posts - 188,comments - 176,trackbacks - 0
               摘要: 關于產品規劃,可以從尋找用戶問題、分析市場/競品/產品數據、明確產品目標/路徑、設計功能矩陣、業務&技術風險評估幾方面開展,即圍繞尋找問題->明確目標->設計路徑形成產品演進。
          1、用戶問題
          用戶對產品反饋有哪些問題?哪些是用戶剛需?哪些是非剛需?外部用戶電話/QQ/微信溝通,內部用戶面對面訪談。溝通前準備問題清單,溝通后將結果分類(如:功能操作易用性/手冊幫助指導/客服溝通渠道/產品賦能力度),每類形成TOP3~5。

          2、市場/競品/產品數據
          市場數據,可以通過企業收錄平臺、咨詢報告平臺獲取,了解產品領域的用戶群規模、用戶群領域分布,掌握產品市場空間。
          競品數據,頁面指標可以通過Alxea統計,系統指標可根據參加線下論壇/沙龍時收集的宣傳數據、競品網站頁面內容反推(如:基于分類目錄的商品列表估算SKU、商品列表頁單價和使用人數估算GMV) 。
          產品數據,針對用戶問題通過報表平臺或開發導表統計關鍵指標。  閱讀全文
          posted @ 2017-06-28 23:48 cheng 閱讀(867) | 評論 (0)編輯 收藏
               摘要: 做產品,每天跟各類人群溝通交流是常態,面對各種需求,我們可以從哪些方面去著手分析和判斷,使產品的解決方案既解決了用戶痛點甚至制造驚喜,又夯實了產品模型,而且沿產品策略又進了一步。下面梳理一些思考點:
          需求是用戶或組織在某個場景下存在的痛點以及訴求。而需求分析就是發現問題、去偽存真、解決問題的過程,分析維度含:
          1、基于產品定位
          在產品的定位和愿景下,需求是否違背產品初衷,是否偏離產品路線,這和產品是先定位出來還是漸進明晰找到定位不沖突,即使產品策略是分階段實現,每個階段的需求也都應該圍繞產品定位去分析。  閱讀全文
          posted @ 2017-02-19 23:15 cheng 閱讀(1409) | 評論 (0)編輯 收藏
               摘要: 產品工作過程這個話題,做過的同學想必不陌生,經歷一些產品及功能的設計后,也梳理和總結產品工作過程,都有哪些工序,設計過程是怎樣的,如何合作去完成產品以及過程中的一些感悟。
          一、產品前期的那些工序
          二、產品中期的設計過程
          三、產品后期的工種合作
          四、產品經歷的一些感悟  閱讀全文
          posted @ 2016-11-20 20:01 cheng 閱讀(1521) | 評論 (0)編輯 收藏
               摘要: 最近牽頭的一個項目上線發布,涉及外部合作,除了一般的需求調研溝通、產品設計評審和研發過程管理之外,還多了對運維實施和合作方的溝通協調。過程中經歷的一些場景和腦海里項目管理思路反復在碰撞,把它們梳理和提煉出來,分享和自勉,以更好地開展以后的產品工作。
          對于兼容產品經理和項目經理的情況下,產品層面需要快速學習業務并結合產品現狀整理業務點,為產品設計做鋪墊。項目層面需要充分了解業務方期望以及項目任務(市場、運營、產品、開發、測試、運維方面)的進展現狀及約束條件,為項目管理做鋪墊。  閱讀全文
          posted @ 2016-09-25 00:06 cheng 閱讀(2013) | 評論 (0)編輯 收藏
               摘要: 產品從0到1上線運行了大半年,上線初期為了里程碑、KPI,項目組難免會存在完成任務式的心態,尤其是項目成員由各方技術團隊抽人拼湊而成、某些業務性強的模塊開發過程中,技術在驅動產品的情況,產品可擴展性和健壯性的設計情況可想而知。在著手產品重構任務時,首先想到的便是了解現狀,含:業務和技術兩方面。技術方面,主要從表結構開始、跑產品的門戶流程,通過門戶流程看數據生成規則和數據流向來梳理產品現狀。業務方面,和運營、用戶溝通了解目前產品存在的痛點,優先級情況。在摸清楚業務和技術現狀后,和市場、運營伙伴溝通業務規劃、對標了解競品業務、與用戶溝通挖掘潛在需求則是下一步要做的工作,該階段需要盡可能收集多的信息輸入,以讓設計可以考慮到更多的業務場景,使設計更加科學、合理和具備擴展性。  閱讀全文
          posted @ 2016-07-24 23:54 cheng 閱讀(1014) | 評論 (0)編輯 收藏
               摘要: 大家都很清楚,互聯網產品功能開發出來只是開始,不斷的運營迭代才是關鍵。產品設計之前,除了我們常說做的市場調研、競品分析外,條件允許的情況下盡可能在設計前期接觸用戶,了解一手需求并做梳理分析很重要。產品設計過程中上除了考慮交互、功能和流程,還需要思考該功能上線后如何積累到需要的數據,為產品迭代提供指導依據,否則很容易陷入經驗主義,走偏方向。產品上線后,定期的看數據、解讀數據,形成潛意識的習慣很重要。
          產品工作沒有成型的套路可以復用和一成不變,相信每個產品人都是在不斷摸索和調整,包括我自己,下面結合實際的經驗,梳理和分享一些設計觀點,不對斧正。
          觀點一:點、線、面,逐步分析完善需求。  閱讀全文
          posted @ 2016-05-29 00:47 cheng 閱讀(1167) | 評論 (0)編輯 收藏
               摘要: 互聯網是一個野蠻生長的環境,面對大眾的多樣化需求、行業的快節奏決定了產品人必須要自我驅動,快速學習、系統思考,積極改變、擁抱變化,除了專業技能,對產品人的心態、觀念和綜合素質要求是比較高的,因為需求來源于用戶的生活體驗,這里的用戶也包括自己。
          經歷過運營商產品工作,需求調研、系統分析、產品設計、需求編寫/管理和交付能力屬于基礎技能,客戶交流/售前/售中/售后支撐與引導能力可以認為是中階,產品規劃和經營能力則屬于高階。而互聯網產品工作,除了需求分析和產品設計,市場/用戶調研、頭腦風暴、數據分析和運營思路也是必不可少的環節,中階則更多是行業認知能力、體系化產品思路、觀點分享能力和產品影響力。高階,應該在于對行業走勢的判斷力、產品定位和路徑規劃能力、方法論輸出能力和新人培養能力。  閱讀全文
          posted @ 2016-03-31 23:58 cheng 閱讀(1848) | 評論 (1)編輯 收藏
               摘要: 最近在做一款前端產品的設計,產品前期的調研相對順利,但在設計過程中掙扎過、糾結過、興奮過也郁悶過,五味雜陳。技術出身的產品經理,設計產品時往往容易陷入技術思維的陷阱,將簡單的功能復雜化、將用戶想象成和自己一樣的思維方式去過度設計,設計出來的原型稿歷經幾輪PK討論下來,精疲力盡之余不斷在反思和審視自己產品觀念中的那些劣根,拔掉方能成長。
          中/后臺產品的設計從事較多,而在做過幾輪前端產品設計后也逐漸發現它的可愛之處。于是想梳理一些對前臺、中/后臺產品設計方法上的區別之處,以更加全面的視角去看待產品的規劃和設計。  閱讀全文
          posted @ 2016-02-29 23:10 cheng 閱讀(3205) | 評論 (1)編輯 收藏
               摘要: 2015年初,從原來的虛擬運營商跨進云計算這個業務,領域的轉變讓自己在工作過程中逐漸了解云計算、開放平臺這些以前不曾接觸過的對象。產品工作不像開發、測試這類,相對來說沒有通用的學習范本和標準,產品經理唯有在工作中結合實踐總結工作方法并且根據新的實踐不斷反思和修正,才是正確的成長之道,他人的知識終究是他人的,你永遠無法了解那些知識背后的邏輯,所以不能盲目借鑒,要善于辨別和吸收。
          這一年集中閱讀了《全新思維》、《學會提問》、《金字塔原理》、《浪潮之巔》、《社會心理學》、《影響力》,在工作過程中重讀了《啟示錄》、《產品經理修煉之道》、《網站數據分析與實踐》。思維方式的鍛煉是這一年的重心,現在的產品工作和以前的研發、系統分析與設計工作相比涵蓋面廣、綜合性強、要求全面,對個人思維中以前行業固有認識必須打破,學習和接收新的思維方式是首要任務。  閱讀全文
          posted @ 2016-01-03 23:35 cheng 閱讀(3286) | 評論 (1)編輯 收藏
               摘要: 最近在做一個前臺網站的產品改版設計,設計之前后將以前的產品筆記翻出來重新閱讀了一遍,開展新產品的設計過程中,也來梳理一些心得體會。
          一、設計任何一款產品之前,我習慣先用腦圖將產品思路進行梳理:
          1、思考
          1)產品的用戶群是什么?有哪些行為特點?
          2)之前用戶調研的痛點需求?運營反饋的痛點需求?
          3)競品都有哪些優缺點?
          2、回答:
          1)產品核心功能清單有哪些?
          2)根據核心功能歸納產品定義的一句話描述?  閱讀全文
          posted @ 2015-11-30 00:47 cheng 閱讀(2812) | 評論 (3)編輯 收藏
               摘要: 最近圍繞平臺產品開展需求調研、產品定義和產品設計的過程中,也在思考對于產品子系統間的規則約定和遵守,即如何設計產品規則并讓各子系統共同遵守,從而更加合理地完成產品子系統間的交互&協同設計。
          平臺產品設計需要緊貼組織的業務定位,形成產品的定位,再結合現有的應用架構去進行產品定義和設計,這里不過多談論理論方面的內容,只是結合這段時間的經歷,分享自對產品子系統間如何交互&協同的一些看法:
          1、業務場景規則
          在設計產品子系統間的交互&協同時,從用戶使用場景出發是必須的,但用戶和數據流為何要經過子系統?有哪些用戶和數據會經過子系統?用戶和數據流經過子系統后都流向了哪些子系統?最終給用戶提供什么樣的數據輸出?這些思考在做業務分析時開始考慮,定義好業務場景才能為產品子系統間的交互&協同規則提供規則約定。  閱讀全文
          posted @ 2015-10-14 22:33 cheng 閱讀(5409) | 評論 (1)編輯 收藏
               摘要: 產品生命周期的概念都很熟悉,加入這個圈子前也做過大小各類項目,也負責過項目的從無到有直至上線。但嚴格意義上來講,互聯網產品從無到有的生命周期體驗,還是首次接觸。在這里不探討產品方法,只記錄和分享自己在產品不同階段經歷中的一些感觸。

          1、產品調研期
          集中辦公,各產品人員分工調研,編寫和評審調研報告,隨時頭腦風暴,早晚溝通討論(回答市場有什么)。一天下來的工作重點側重在:調研、討論、講解。一天的時間基本都泡在各大市場分析網站和競品上面。
          其中,注冊帳號使用競品的過程中一般是結合業務咨詢,做抽象歸納。

          2、產品需求分析期
          集中辦公,各產品人員根據調研成果進行業務需求分析和討論(回答產品要做什么),根據業務需求梳理出產品需求,最終輸出產品需求說明和原型。一天下來的工作重點側重在:討論、方案PK、匯報。  閱讀全文
          posted @ 2015-07-21 22:57 cheng 閱讀(6382) | 評論 (0)編輯 收藏
               摘要: 在大公司工作,首先要面對的是公司現有的流程、規定和條框。其次,基于成本考慮,多數大公司都采取矩陣式管理,核心部門都是共享資源,產品經理要確保爭取到足夠的資源才能研發出產品。作為一名初來咋到的產品經理,更是要理解這兩點才能高效地開展日常工作。

          對于公司現有的流程、規定和條框等硬性政策可以自主去學習了解,但對于如何在矩陣式架構中充分開展工作,在與Leader、伙伴的學習之余,更多還是要結合個人情況去揣摩、理解、總結和反思,形成一套自己的工作方法。日常工作中,大部分時間都在與市場部、UED部、開發部、測試部、運營部的伙伴進行產品溝通、需求評審及問題跟蹤,不同部門承擔的職能不同,使得產品經理在與這些伙伴的工作配合中除了發揮自身專業之外,對于軟技能的運用也是非常重要的。  閱讀全文
          posted @ 2015-07-05 08:12 cheng 閱讀(5651) | 評論 (0)編輯 收藏
               摘要: 需求分析能力是開展產品工作的基礎技能,也是產品經理的立身之本,需求分析方法論的指導固然重要,但更多還是要去實踐和思考。
          最近在做平臺型的產品工作,相對于垂直類產品的小而美特點不同,平臺型產品更加注重生態建設,根據公司自身特色,依托現有平臺資源,瞄準服務對象,從而推出一整套的解決方案。同時,相對于以前做運營商產品規劃不同,互聯網產品規劃側重競品分析,業務討論,主動規劃。沒有人告訴你需求是什么,BOSS定方向,產品經理基于大方向開展一系列調研、分析、頭腦風暴、評審、匯報工作,最終在規定的時間產出業務和產品需求。
          結合實際工作中的一些經歷和體會,分5個部分談談對產品需求分析思路的理解,和各位交流學習,同時附上指導自己開展需求分析工作的一些方法論。  閱讀全文
          posted @ 2015-06-07 21:38 cheng 閱讀(3556) | 評論 (1)編輯 收藏
               摘要: 加入互聯網產品圈子之前看過一些互聯網產品書籍,對于產品思維的感觸,在自己真正踏入這個圈子的實際工作中才有了一些切身的體會和感受。下面在寫給自己的同時,希望也能對準備轉到這個行業的同學有一些幫助:
          1、工作方式
          1.廣泛傾聽
          互聯網產品面向大眾用戶,在做產品規劃和設計時,需要廣泛吸收各方意見,不管是公司內部各部門同事還是外部用戶,學會主動宣傳、推廣和傾聽用戶聲音是一項基本能力。
          2.積極參與
          和做企業級產品面向企業內部用戶的需求調研和產品設計不同,在互聯網上增加自己的曝光度、提高社交網絡參與度、關注社會熱點事件,參加線下活動認識圈內朋友,這些是以前不曾感受到的。  閱讀全文
          posted @ 2015-05-30 23:21 cheng 閱讀(4983) | 評論 (2)編輯 收藏
               摘要: 產品需求從無到有,經歷了頭腦風暴、調研溝通、業務討論、架構討論、產品評審、開發評審。溝通無處不在,和業務人員、架構師、產品人員、技術人員、領導的各種溝通協調、匯報,一路下來梳理些溝通的方式方法,自勉和改進。
          1、心態:一句很感同身受的話:開放的心態是我們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全局控制的想法其實是錯覺。你不能控制人或者任何事情。你可以影響他們,但絕不是控制。
          2、與業務、產品人員的溝通:
          1.溝通業務背景,了解產品流程背后的原因。
          2.溝通產品故事,了解產品為用戶帶來什么價值。
          3.討論產品方案,建設性提問并帶自己的建議方案。  閱讀全文
          posted @ 2015-04-11 11:20 cheng 閱讀(4586) | 評論 (0)編輯 收藏
               摘要: 因業務方向調整,今年1月開始投入新業務的產品工作,和之前垂直類產品不同的是,這次屬于平臺型產品。經歷了競品調研、業務需求分析、產品需求分析、產品規劃之后,來回顧一些過去工作中的收獲和反思。
          相對于垂直類產品的小而美特點(追求極致體驗、制造運營感、數據驅動、快速迭代)不同,平臺型產品更加注重生態建設,根據公司自身特色,依托現有平臺資源,瞄準服務對象,從而推出一整套的解決方案。
          相對于以前做設備廠商的產品規劃(根據客戶需求推出解決方案、業務規劃成分少系統設計成分多)不同,電商類產品規劃側重競品分析,業務討論,主動規劃,業務需求梳理,產品需求分析。即沒有人告訴你需求是什么,領導定一個方向,產品人員負責基于大方向開展一系列如調研、分析、頭腦風暴、評審、匯報工作,最終在規定的時間產出業務需求和產品需求。  閱讀全文
          posted @ 2015-03-30 01:08 cheng 閱讀(4065) | 評論 (0)編輯 收藏
               摘要: 第一次做互聯網C端產品,可以將以前看過的書籍知識運用和實踐,是很HIGH的一件事。剛開始投入工作時,產品感覺還比較朦朧,經過這段時間的摸爬滾打和同事的支持,思路被逐漸打開了許多。需求從無到有,橫跨多個中心及部門,還涉及外部合作方,在項目溝通協調、業務邏輯分析、需求溝通評審上可以繼承以前的經驗,但面對赤裸裸的產品設計,火候的把握還需要繼續學習。記以此文,希望在接下來的工作生活,能堅持去觀察、思考和總結。  閱讀全文
          posted @ 2015-01-18 17:13 cheng 閱讀(2701) | 評論 (1)編輯 收藏
               摘要: 互聯網產品經理神話這幾年在整個IT行業被各種炒,有發展紅利的大背景,也離不開媒體宣傳的各種產品故事。產品人為了實現自己的產品理想也好,還是為了經理title而趨之若鶩也罷,不可否認,互聯網產品確實很大程度地改變、影響了我們的生活方式,讓我們的生活變得更有愛和有趣。看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或《產品經理修煉之道》的朋友應該都比較了解這個崗位在企業中的定位、職責及發展方向。下面結合自己這半年以來的實際工作,分享自己對該崗位的理解:
          產品經理定義:對產品的生命周期負責,基于公司/中心的業務方向規劃產品的發展路線,管理產品規劃及設計,跟進產品研發上線及運營。
          產品經理職責:負責產品的市場調研、用戶調研、競品分析、頭腦風暴、原型/流程設計、規劃分析、產品匯報、產品立項、產品研發/上線/運營跟蹤,與市場、UED、開發、測試、運營、客服等部門的同事密切配合,在產品發展的不同階段,組織與相關部門同事開展產品溝通、討論、評審、決策,推進產品規劃和設計方案的落地、關注產品研發的迭代節奏,關注產品上線后的運營推廣。  閱讀全文
          posted @ 2015-01-01 22:34 cheng 閱讀(5479) | 評論 (0)編輯 收藏
               摘要: 進入這個互聯網圈子以來,相對容易的是新業務學習、日常溝通以及項目管理,而困難的是要去改變沿襲多年的產品思路。所謂痛則通,對于這個轉變的過程,自己有準備。
          結合自己在通信和互聯網行業做產品經歷,談談它們的差異,主要在組織文化、組織架構、工作流程、日常溝通、需求分析、產品規劃、產品設計、產品運營方面。
          組織文化:傳統行業組織文化偏行政權威,而互聯網組織文化崇尚開放自由,團隊負責人和大家打成一片,言傳身教的同時注重平等開放的合作。
          組織架構:傳統行業的組織架構崇尚垂直式管理,行政級別劃分明顯。而互聯網組織架構崇尚矩陣式管理,淡化行政級別,去中心化,團隊負責人更多關注產品的規劃和發展、團隊的成長和建設,日常行政工作由專門的PMO負責。  閱讀全文
          posted @ 2014-12-11 23:36 cheng 閱讀(402) | 評論 (0)編輯 收藏
          僅列出標題  下一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绿春县| 东阳市| 荆门市| 汝阳县| 永和县| 平原县| 珠海市| 太仆寺旗| 元江| 门源| 天台县| 宁蒗| 鄂托克旗| 华蓥市| 双柏县| 龙胜| 洛浦县| 隆化县| 垣曲县| 桐庐县| 满城县| 宣武区| 句容市| 西平县| 郯城县| 武穴市| 密山市| 基隆市| 衡山县| 双辽市| 德江县| 金坛市| 临朐县| 仙游县| 年辖:市辖区| 三都| 德化县| 永胜县| 志丹县| 涟水县| 江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