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ulwong

          My Links

          Blog Stats

          常用鏈接

          留言簿(67)

          隨筆分類(1392)

          隨筆檔案(1150)

          文章分類(7)

          文章檔案(10)

          相冊

          收藏夾(2)

          AI

          Develop

          E-BOOK

          Other

          養生

          微服務

          搜索

          最新評論

          閱讀排行榜

          評論排行榜

          60天內閱讀排行

          三個人的2012-工作篇

          作者:鄒振文
          初六的早晨,剛從老家回來,坐在出租屋的陽臺上,陽光燦爛,竟然是北京難得的好天氣。距離上次寫年終總結已經過去好久,打開博客,發現上次寫年終總結已經是四年前的事情。上次寫總結的時候還是在東直門溫暖的辦公室里,隨著年齡的增長,覺得時間過得越來越快,四年時間,發生了太多太多的事情:有小孩了,換工作了,最重要的,是三十了。三十,意味著很多事情,古人說,三十而立,對我來說,更重要的是有了更多的責任,不僅僅是家庭,工作也如是。

          年初負責的第一個項目是配置管理組的運維自動化項目,簡單的說就是將之前手工管理的20多臺機器使用puppet管理起來。想一想,命運真是諷刺,就在一年前,在上一家公司,自己還對持續集成工具不太感冒,不愿去學,甚至認為有些太難:機器環境的管理、構建工具、jenkins、puppet/chef、shell,覺得這些東西太瑣碎,一心只想寫代碼。換了工作,陰差陽錯,先到配置管理組工作一段時間,必須學習這些東西,過程就不多說了,只有一個感悟:很多時候,你覺得太難,只是因為你不了解它。用了兩周時間,將整個puppet環境搭建起來,一切皆SVN,一切皆代碼。

          接下來的第二個項目是負責調研搜索新架構的自動化發布方案,這是跨部門的合作項目,大大小小跨越20多個項目組,這其中還包括了運維同事、測試同事和云計算基礎服務的同事,調研一禮拜,實際上事前準備了很長時間,僅僅那一周的調研計劃就修改了四版,系統整理了整個新架構的架構方式,和對方領導達成一致,取得他們的支持,了解大家的期望:開發同事希望能夠更快更有效率的發布代碼,測試同事希望測試的代碼與發布的代碼同源,運維同事希望發布過程能夠遵從規范可控,當大家對共同的目標達成一致時,方案就順理成章了:持續集成服務器負責一鍵編譯測試打包上傳到包服務器,包服務器保存所有的預發布包,預發布包經過測試后才轉為發布包,發布包透過發布系統一鍵推送到Torca集群調度系統,Torca完成最終集群的發布調度。相比老架構,感覺新架構最明顯的提升是:下載、索引和檢索三大模塊被分離成各自獨立的服務,獨立演進;統一的數據管理平臺,以前追蹤badcase很難判定是哪個模塊處理數據出了問題,現在透過數據管理平臺,數據處理過程被可視化可追蹤;統一的腳本執行系統,所有腳本以及執行過程透明可視化;云計算平臺,XFS文件系統、Xcube數據庫、Torca集群調度、mapreduce并行計算,這些服務大大簡化了上層應用的開發。越來越體會到架構的本質:隨著系統的演進,我們需要不斷進行系統的分解,做到服務的獨立演化。當然當時也有困惑:當所有的希望都被壓在新架構身上,畢其功于一役,現網老架構停止開發運營時,項目的風險可想而知。做完這個項目,感悟有兩個:一是機會只青睞有準備的人;二是跨部門溝通一定要找到共同的利益點,一定要多換位思考。

          4月份,準備調回項目管理組,去云計算基礎架構部做項目經理。在配置管理組的最后一個項目是Jenkins的報表系統,只有一周半時間,最開始準備使用scala,考慮到后續維護最后使用了java,好久沒有編碼了,找回久違的感覺:打印出IDE的快捷鍵,搭建開發環境、測試環境和產品環境,jenkins一鍵自動部署,數據庫版本管理,TDD,一周半的時間就上線第一個版本,最后還不得不贊一下jenkins的rest api。感悟是:感謝一期開發時間只有一周半,這使得我們不斷思考到底我們要做些什么,哪些是我們最緊急最需要的,哪些是錦上添花的,一期上線后,唯一也是最大的好處就是:我們再也不用手動統計和發送構建周報了,每個禮拜一再也不用那么忙碌了。時間盒,很重要。

          終于轉回了項目經理,去云計算,牛人聚集的地方。首先仍舊是補課:計算機原理、Linux系統編程、C++ primer,一個都不能少。去了沒多久,出現了一起事故:搜索模塊對云計算SDK的依賴是源代碼依賴,云計算有5個產品,但是一個產品單獨發布時與之前的SDK不兼容,一發布就直接導致了大量搜索模塊的無法編譯。正好由我負責來推動解決這個問題,立了一個發布流程規范化項目:通過規范化發布流程、增加自動化集成測試,減少云計算平臺的發布風險。所有SDK統一打基線發布,發布前必須進行自動化集成測試,server發布時也要與所有SDK版本進行兼容性測試。隨著項目的進行,逐漸融入了這個部門:這是一個工程師文化非常強烈的部門,所有人都在技術上追求卓越,加班到10點以后是非常常見的事情,單元測試覆蓋率令人驚訝的全部達到85%,但是很多同事一聽到規范和流程就頭疼,項目計劃也是比較隨意,延期比較常見,另外因為之前發布版本升級比較隨意,也會經常受到上游兄弟部門的投訴,有很多次出現問題,兄弟部門抱怨云計算平臺不穩定,而仔細檢查后發現很多時候是使用的方式不對,比如查找文件時使用了遍歷。逐漸意識到,部門最大的問題其實是缺少產品運營,大家的關注點全部集中在產品本身上(吞吐量、最大存放文件數、強一致性),或多或少的忽略了用戶。5月下旬,風神項目啟動,項目目標是搭建臺風統一的監控平臺和自動化部署框架,打造一站式的臺風服務。開始在項目中引入項目管理的實踐,WBS是最基本的了,迭代計劃找到開發節奏、回顧、每個迭代結束后都努力向線上發布版本,實現持續交付,工程上則將開發環境與線上環境進行了隔離。效果都還不錯,但思考更多的還是,我們還應該做些什么。產品發布規范化,必須通過自動兼容性測試和周知用戶;集群環境的修改必須可被審計,暫時不能自動化,那么先必須周知部門內同事或結對操作;監控有風神項目,但集群運營、用戶數據、可用率日報也需要發送;開發、測試和線上環境互相隔離;定期和用戶進行主動溝通,了解他們的問題。這段經歷的感悟很簡單:產品的核心在于運營,作為服務部門,我們交付的一定是用戶滿意度而不是產品。

          緊跟著,新架構還未上線,組織結構調整來了,喜歡ls的直率:我現在的任務很簡單,就是看到哪里有山頭就把它給平了,所有人都必須聽我的,所有人的思路必須一致。

          在敏捷中國大會發表了演講《百年歷史看管理》,這個session足足準備了2個月時間,重新思考了流程、組織結構和人之間的關系。從20世紀初到40年代,管理科學完成了從無到有的第一個階段發展,這個階段最重要的成就就是將管理作為一門科學建立起來,發現了管理的三要素:工作流程、組織結構和人,并振聾發聵的告訴所有人:管理是可以學習的。我們可以看到,所謂管理,都不過是在流程、組織結構和人這三者之中進行權衡調節,管理沒有固定模式,只有不同企業根據不同情況在這三者間權衡裁剪罷了。如果說管理科學的第一個階段是在探討如何正確的做事,如何提高工作的效率,那么50到60年代這二十年管理科學的第二個階段則是在探討如何做正確的事:以顧客為中心、做事之前一定要想清楚做事的目的。管理至此也終于有了一個完整的定義:做正確的事、正確的做事。從70年代開始,管理科學進入第三個發展階段,在這個階段,首先提出的思想就是沒有銀彈,管理是一門藝術需要柔性,接下來就是流程的內涵開始延伸,不再是單純的工作流程,而是面向顧客,強調端到端滿足顧客需求的整個過程,這個過程在全球化背景下越來越強調企業之間的協調、強調整個面向交付生態系統的協調,業務流程的概念被提出。進入新世紀,不管是更合理組織結構的思考(扁平化),還是對人的推崇(喬布斯、創新)抑或是業務流程效率的競爭(供應鏈),都明白無誤的告訴我們:管理只有恒久的問題,沒有終結的答案。

          9月份調整到新的部門:搜搜問問。先負責的是后臺組的項目管理。新團隊,老人只有一個,士氣低下,缺少文檔,上百個服務,光維護就非常困難,重寫計劃。從回顧會議開始,持續改進。這段時間的感悟是:提升團隊士氣的最好方式就是幫助大家成功,任何一點成績都值得鼓勵。我們引入了持續集成和自動化發布,鼓勵同事做總結和分享;引入了自動化測試,鼓勵同事做匯報,幫助review ppt;積極的讓大家做有態度的程序員,對產品進行思考和反饋,把團隊精神傳遞到部門經理,讓部門經理進行鼓勵。可以自豪的說,后臺組是現在問問最有戰斗力的團隊。還有一點最重要的感悟是:一定是團隊leader決定團隊是否給力,幸運的是,我們有一個非常優秀的leader。

          12月份開始負責部門的社區化運營項目。這和今年工作的感悟是一致的,產品的核心在于運營,這正是我想做的。項目立項一定要有一個NB的名字,我們就叫黑暗騎士。這個項目同樣面對很多的挑戰,目前最大的挑戰還是在于人,團隊的信心目前還沒有建立,年后可能還會有人提出離職,而招人又是如此的困難,所以,上班第二天的第一件事是回顧會議。團隊年前第一個版本發的很有挫折感,需求反復修改,開發人員都心灰意冷,所以,感悟是:一份優秀的需求文檔是一切合理計劃的起點。

          1月份組織了技術中心的部門年會節目,我們原創的小品《非問勿擾》獲得了二等獎。把新人都變為主角,這也算團隊建設的一部分。

          依然在不停思考,對問問來說,我們還應該做些什么。傳統問答模式作為搜索引擎的補充是否已經走到了盡頭?SNS的問答模式是否值得探索?與微博是否有更深的整合方式,或者,它們本身就是一種產品的兩種展現方式?新浪微什么的探索是否還不夠大膽?在移動端,獨立的app沒有前景,如何和微信更有力的結合。

          終于到了可以結尾的段落,還有一件事情似乎忘了總結,那就是我們寫了長達四年的那本書《流程的永恒之道-一個工作流和BPM項目的實戰》,什么也不說了,一個例子來說明為什么值得期待:當我們把房管局及各委辦局的數據和流程用BPM全部打通后,客戶卻依舊堅持要手動蓋章走人工流程,BPM實施技術根本就不是瓶頸,瓶頸依舊是人啊。今年上半年一定出版。之所以寫了四年,是因為寫著寫著總覺得知道的越來越不夠,不斷讀書和補充內容,真是,那時年少,無知者無畏,唉。

          2013,黑暗騎士崛起!
          本文為轉載:原創地址http://www.software8.co/wzjs/cxyyg/2953.html

          posted on 2013-02-20 00:07 paulwong 閱讀(247) 評論(0)  編輯  收藏 所屬分類: Project Management

          主站蜘蛛池模板: 甘孜县| 富蕴县| 开江县| 兴文县| 田东县| 五原县| 洛宁县| 吴堡县| 崇文区| 德安县| 崇州市| 嘉峪关市| 金华市| 西和县| 扎兰屯市| 泰顺县| 金寨县| 赤峰市| 新晃| 铜川市| 两当县| 宝丰县| 景东| 巩留县| 古丈县| 正阳县| 唐海县| 平泉县| 溆浦县| 哈巴河县| 绵阳市| 深泽县| 恩施市| 沙田区| 黑龙江省| 广德县| 永城市| 怀化市| 西华县| 蒲江县| 石阡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