戶外運動是個新興的活動。而這個新,主要是針對城里人來說的,而對于我這種從農村來的人來說,戶外運動只是一種憶苦思甜,感受父輩生活的一種方式。而戶外運動的所謂級別,即使是3級4級強度,對我來說也是比較輕松的,對我的父輩來說,可能更是家常便飯。
先說徒步。小時候常聽父母講,他們十多歲的時候因為沒有糧食,需要步行到幾十上百公里之外的地方去挑糧食。為了能換點錢,往往會從家鄉挑幾十上百斤的東西去挑糧地,換了錢或者糧食再挑回家。如此一來一回上百公里,歷經好幾天。條件好一點的偶爾會找個地方落腳睡上一晚,條件不好的為了讓家里人能早點吃到糧食,則會日夜兼程。而記得我小時候,第一次遠行是5歲左右,跟我爺爺去姑姑家,從早上走到太陽下山之前,全程四五十里。第二次則是小學四年級去區里競賽,從早上八點出發,走到下午5點。全程翻山越嶺幾十里。因為大家都沒有帶吃的,路上都餓得不行了。
說完徒步,就想說露營了。小時候經常聽父親說他十多歲守野豬的故事。父親十多歲的時候,正是家鄉那邊野豬鬧得最兇的時候,偶爾還會有華南虎出沒。每每到了秋季,紅薯熟的時候,野豬就成群結隊的出沒在紅薯地。為了能讓耕種有所收獲,每家都會派人上山守野豬,一守就是半個月一個月。有時候因為同伴要回家趕糧,會出現一個人守野豬的情況。這個時候往往是最害怕的時候,一個人呆著臨時搭建的小草棚里,聽著野豬叫,偶爾還能聽到虎嘯,其狀況可見一斑。等到我小時候,野豬已經只能偶爾聽到或者見到,老虎就更不知道去向了。而父親的經歷也就成了故事和神話。
我為了能感受父親的經歷,所以也愛上了戶外,所以購置了一些簡單的裝備。我希望我能用盡量簡單的裝備去模擬出父輩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