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內求法

          制心一境,住心觀性,澄心外照,攝心內證

            BlogJava :: 首頁 :: 新隨筆 :: 聯系 :: 聚合  :: 管理 ::
            37 隨筆 :: 0 文章 :: 120 評論 :: 0 Trackbacks

                   經濟發展需要兩種因素的推動,一個是“同質性”,一個是“異質性”,二者互相矛盾又互相制約,共同推動經濟發展。

                   “同質性”表現在經濟要處于一個相對公平的環境。這種公平的環境會促進競爭,調動人們的積極性,使經濟發展活躍。

                   “異質性”表現在整個經濟系統各個地方要有不同,各有優勢。我們知道經濟的本質其實是交換,這種差別恰恰是促進交換的原動力。如同熱力學第二定律表述的,一個完全同質化的系統(熵最大的系統)意味著無序和混亂,意味著系統沒有生命力。所以在同質性的基礎上,經濟發展還依賴于異質性。

                   那么異質性如何產生呢?我認為是來自知識和創新。不同的知識聚集產生不同的創新,這種不同的創新帶來經濟系統中各部分的差異,從而促進流動——交易的發生。

           

                   我國一開始實行“計劃經濟”,實際上各個經濟實體在地位上并不公平:國有企業優越于集體企業,集體企業優越于民營企業(可能當時并沒有真正意義上的民營企業)。這種不公平挫傷了經濟實體的積極性,不利于公平競爭環境的形成,實際上制約的經濟的發展。所以鄧小平提出了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

                   在發展市場經濟的初期,也不可能實現完全的同質性,這需要一個逐步的過程,急于求成會出亂子。所以當時提出的是建立“改革開放的試點”。事實證明,這些試點是成功的,起到了積極的作用。但是從經濟學的角度來看,這些試點享受的優惠的政策,這本身是一種不公平,即“異質性”。這種政策上的“異質性”導致了財富的單項流動。我想國家正在逐步消除這種人為的,或者說是政策性的異質化,而且范圍在不斷擴大,目前已經發展到“發展農村經濟”,在中國,這應該是最徹底的同質化,從此中國的經濟將會步入真正的市場經濟。

           



          本人的最新博客遷移到http://thinkinside.tk,使用GitHub Pages建立。
          我會陸續將所寫的文章遷移過去,并進行補充和修正,
          歡迎過來圍觀。
          posted on 2006-10-19 22:39 心內求法 閱讀(294) 評論(0)  編輯  收藏 所屬分類: 已廢棄
          我常用的博客搜索
          主站蜘蛛池模板: 屯留县| 青州市| 米易县| 屏边| 文昌市| 大洼县| 宜兰县| 茂名市| 大足县| 海晏县| 石楼县| 漾濞| 隆德县| 焉耆| 休宁县| 龙泉市| 黎城县| 沁源县| 邢台县| 喜德县| 姚安县| 双牌县| 隆尧县| 长宁县| 溆浦县| 盐山县| 许昌县| 金华市| 汉阴县| 友谊县| 江津市| 隆德县| 云和县| 韶山市| 杭锦旗| 樟树市| 衡东县| 新乡县| 昌都县| 南岸区| 云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