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寧波大學信息學院電信系,315211   2寧波市土地信息中心, 315012

           

          摘要:通過對土地利用規劃管理信息系統的建設的分析,提出了建立在工作流基礎上的土地利用規劃管理信息系統建設的實現方法和功能要求,系統建設的總體建設目標、技術路線和設計方案。

          關鍵字: 工作流   土地利用規劃 管理信息系統

          一.     引言

          適應國土資源管理和社會經濟發展的客觀需要,新一輪土地利用規劃修編試點工作正在全國進行土地利用規劃管理信息系統建設也正相應展開。建立基于工作流的土地利用規劃管理信息系統建設是為了滿足土地利用規劃管理信息化的需要,優化管理模式,提高工作效率和土地利用規劃管理水平,促進土地利用規劃管理措施的落實。

          二.    系統設計分析

          針對土地利用規劃編制和實施管理各個環節的業務需求,建立基于工作流的土地利用規劃管理信息系統,完成土地利用規劃數據庫建設,基本形成土地利用規劃管理信息系統,實現規劃編制、規劃成果管理、規劃實施等規劃工作的信息化、規范化管理;輔助支持日常工作流業務及提供輔助決策,實現日常規劃辦文業務自動化;加強和改進土地利用規劃實施管理,強化土地利用計劃管理,完善建設項目用地預審和土地利用項目規劃審查,進行土地利用動態監測服務,為規劃動態實施和實時管理提供科學保障。

          系統建設以促進土地利用規劃管理從傳統的手工工作方式向現代化的工作方式轉變為主要目標,應用網絡通信技術、工作流技術、數據庫技術、GIS技術建立與土地利用規劃管理信息化相適應的土地利用規劃管理體系,實現土地利用規劃管理業務的流程化、信息化、網絡化、規劃化管理。

          2.1 系統設計原則

          1、 可操作性。土地利用規劃管理系統應滿足土地利用規劃管理的需要,特別是滿足對土地利用規劃信息的輸入、查詢、統計、輸出的要求,系統應操作方便、界面友好、結果直觀,便于非計算機專業人員使用和操作。2、 先進性。土地利用規劃管理系統的設計,應采用目前先進的技術和方法,如網絡通信技術、GIS技術、數據庫技術、Internet技術,Web技術和工作流技術,使土地利用規劃管理系統建設能符合技術發展的要求。3、安全性。系統安全性首要的是數據的安全性。為防止系統在運行過程中出現數據丟失,非法修改、添加等情況,保證系統的穩定性、可靠性和抵抗病毒侵害的能力,必須為系統建立可靠的安全防護措施,如以不同的用戶身份和權限進入系統只能進行對不同的數據操作,屬于一個用戶的數據,另一個用戶無權進行處理和匯合服務器外端設置防火墻等措施。其次是系統自身的堅固性,及系統應具備對不同類型和規模的數據和使用對象都不能崩潰的特質,以及靈活而強有力的機制。4、 可伸縮性。計算機技術在不斷發展,任何一個信息系統都不應該是孤立和停滯不前的。在系統設計和規劃之初,就應該從宏觀、從長遠的來統籌考慮。系統所采用的軟件開發程序、數據庫等技術應符合當前信息技術的主流發展方向,能持續擴充和升級。特別是土地利用規劃管理系統與土地利用現狀管理系統,及其它土地信息系統之間能有較好的接口,能與其它系統有機集成。5、 圖數一體性。土地利用規劃管理系統的規劃信息能實現圖形信息和屬性信的互聯互查。6、 經濟性。首先,軟件平臺選型應該經濟實惠,選擇性能價格比高的軟件是系統建設的重要基礎。其次,系統數據建設成本低,系統的空間數據格式要符合面向對象空間數據庫標準,屬性數據符合關系數據庫標準。GIS軟件的數據結構要求有開放的數據格式,有標準的外部數據交換格式,能夠支持各種數據格式的轉換,這樣各種數據錄入操作簡便,效率高意味著成本低。再次,系統開發成本低,系統技術方案可操作性強,系統所選擇軟件能充分實現功能,從而能縮短開發周期,節約開發成本。最后,系統維護成本低,系統的數據更新容易實現,軟件升級成本低廉,系統升級擴展容易實現。

          2.2軟件平臺的選擇

          軟件平臺的選擇基于以下幾方面的考慮:(1)系統的功能需求。根據以上的系統設計分析,系統能實現土地利用規劃信息的圖、文管理和圖文互查,需采用GIS基礎軟件,可以為ARC/INFOMAPGISSUPERMAP等。2)數據存儲與共享。全國土地利用規劃數據分為四級,即國家級、省級、市級、縣級,其中縣級規劃數據是規劃實施管理的基礎。根據規劃審批權限,縣級土地利用規劃數據需經省或市主管部門審核同意,才能實施。所以縣級土地利用規劃數據需存儲在市級土地利用規劃數據庫中,同時對規劃的實施進行管理;縣級國土資源管理部門共享、利用規劃數據。規劃數據的更新或修改需經所屬省或市級主管部門審核同意并授權才能進行。因此市級土地利用規劃管理系統的建設,必須是基于網絡的。縣級管理部門可作為市級系統的一個應用終端,或根據縣級管理部門的條件,構建一個與市級系統可進行數據交換的縣級系統;上級規劃數據同時包括下級規劃數據,以利于規劃的實施管理和審批。(3)數據規模。由于規劃管理系統是以2002年的土地利用現狀圖作為工作底圖,加上規劃信息,數據量相當大,一般在10G-100G,市級系統數據庫建設需采用大型數據庫管理軟件可以為OrcaleInformixSybaseDB IISQL Server等。

          2.3 數據庫設計

          土地利用規劃管理系統數據庫建立在土地利用現狀數據庫的基礎上,數據庫包括土地利用現狀數據庫、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庫、基本農田保護區規劃庫、土地整理復墾開發規劃庫、辦文信息數據庫和其他規劃專題規劃庫等。其相互關系可以通過圖(1)來表示。

           

          2.4 系統網絡傳輸設計

            由于系統建設是基于網絡運行的,系統在運行時需進行并發的實時傳輸,所以必須對系統的網絡傳輸進行設計。考慮數據的安全性、數據的傳輸量、網絡發生故障的可能性,建議采用租用數據專線方式進行數據傳輸,同時可采用復制服務器技術,在網絡發生故障時,所有的工作內容信息都保存在各用戶終端服務器上,一旦服務器檢測到網絡已經通了,立即把保存在復制服務器上的信息上傳到中心服務器上

           

           

           

           

          2.5 系統總體設計

           三.系統實現

           3.1 系統建立流程  

              土地利用規劃管理系統的實現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1)業務工作流程需求分析,流程設計及編程。(2)規劃數據采集,建庫。(3)網絡通信、硬件設計,服務器的安裝與配制。(4)應用軟件的程序設計與編寫。整個系統建設流程如如圖3所示。 

              

           3.2 系統建設總框架

          土地利用規劃管理系統以縣級110000(或1200015000)的土地利用現狀數據、規劃數據為的數據源,以網絡為通信載體,以國家土地利用規劃數據庫標準和土地利用規劃管理系統建設指南為依據,建立全國四級(國家級、省級、市級、縣級)土地利用規劃數據庫,提供上、下級可交換的數據,為土地利用規劃管理信息化服務。

           

          33系統主要實現功能

          系統功能主要包括規劃工作流程管理、系統基本功能和業務管理功能三部分。規劃業務流程管理規劃業務的申請、初審、復審、批準等一系列辦文流程管理。基本功能包括數據輸入、數據編輯、數據輸出、查詢分析、統計分析、數據交換和系統維護等。業務管理功能包括規劃輔助編制功能、規劃成果管理功能及規劃實施管理功能等。

          331規劃辦文工作流設計

          無論從土地利用規劃數據庫的建立、調整、實施、管理整個過程來看,每一項業務都由不同的用戶角色來承擔,每一項業務都涉及業務的申請、初審、復審、批準等一系列辦文流程管理,并且每項任務間都有嚴格的邏輯關系,可以以直線串行或折線并行的方式進行,每項任務都有明確的工作內容和不同的權限,是一種工作流的業務管理模式。系統規劃業務辦文流程設計應采用基于角色的工作流驅動技術,實現可視化的流程自定義和工作流表單定制。這樣可以方便動態地調整業務工作流程和業務表單內容,可視化地表現規劃業務工作流程和業務邏輯關系,于有利于規劃辦文業務的管理。目前工作流引擎平臺產品比較多,如北京安圖公司、杭州網新超圖、上海華峻公司等自主產權的平臺可供選擇

          3.3.2 系統基本功能

          1)數據錄入:從錄入內容上看,包括土地利用的規劃圖形和屬性信息,數據的輸入建庫與數據更新等;

          2)數據編輯:可對錄入的規劃信息進行增加、修改與刪除等,在變更過程中實現屬性繼承和自動計算等;

          3)數據輸出:可輸出自定義比例尺、范圍的土地利用圖或土地利用規劃圖,自動生成圖廓,及經緯網、公里網坐標和圖例等。各種流行圖形格式(包括矢量和柵格)、圖表、文檔(包括查詢結果)的輸出等;

          4)查詢分析:可對規劃信息查詢,有單條件、多條件、模糊查詢功能。空間查詢(包括圖形和屬性)、緩沖區分析、疊加分析等;

          5)統計分析:包括對規劃信息,土地利用現狀信息,建設項目占用農用地面積、占用耕地面積;土地開發補充耕地面積;土地整理復墾補充耕地面積、計劃指標統計專題圖、業務統計報表制作等;

          6)投影轉換:國家54坐標和獨立坐標系之間的轉換等;

          7)數據交換:與上級管理系統的數據交換和向上級系統上報、更新數據等;

          8)系統維護:系統的正常運行維護、數據庫維護、用戶權限設置,包括用戶角色管理、用戶密碼管理等。

          3.3.3 業務管理功能

          規劃輔助編制

          規劃輔助編制是指利用計算機輔助編制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和專項規劃,以及在規劃實施過程中根據實際需要,按照法律程序對規劃進行局部調整和修改。輔助編制包括規劃的方案擬定、方案比較、成果輸出等;規劃局部調整和修改包括對規劃指標、用地布局等的調整。包括(1)編制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圖。系統以土地利用現狀圖為規劃底圖進行規劃信息建庫。(2)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修編。在總體規劃編制功能的基礎上添加輸出修編前總體規劃圖、記錄修編前后圖形及屬性變化的對應關系、修編圖斑、屬性的歷史回溯查詢、打印輸出修編后總體規劃圖功能。(3)規劃局部調整,具體可以劃分為圖形變更和屬性變更,通常圖形變更伴隨著屬性變更。其中,圖形變更主要可以歸結為地塊合并、地塊分割和邊界變更。提交變更后即時刷新現有規劃圖層,同時在數據庫中保留原有地塊信息以備歷史回溯。(4土地利用現狀及動態分析。系統能夠提供對基年土地利用現狀進行分析統計,生成各種地類統計信息。主要包括以下:統計生成《土地利用現狀表》、統計生成《土地利用結構表》、系統能夠提供對土地利用現狀數據按時間進行統計分析,生成利用現狀面積變化對比表、輸入統計時間,包括開始年月和終止年月。

          規劃成果管理

          規劃成果管理是指對經批準的土地利用規劃成果及在規劃實施中形成的相關規劃成果的管理,包括圖件成果和文檔成果管理。縣(市)級規劃數據庫包括縣級規劃成果和鄉級規劃成果。(1)圖件管理。圖件成果包括土地利用現狀(基期)圖、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圖、土地利用規劃專題圖或專項規劃圖及土地利用規劃管理中產生的其他圖件、影像資料等。規劃基期土地利用現狀圖和各年度土地利用現狀圖的調閱、查詢和統計;總體規劃圖和專題圖的調整、修改、更新;總體規劃圖和專題圖按項目、土地用途等的查閱、統計。可即時查閱、統計規劃各項指標(一般農田、基本農田、待置換用地、建設留用地等)的使用情況,提供指標使用、剩余情況一覽表,實現圖形和屬性及一覽表的交互查詢,方便項目預審選址。總體規劃圖和專題圖任意區域、任意比例尺的輸出;刪除圖件;

          2文檔管理。文檔成果包括土地利用總體規劃文本和說明、土地利用規劃專題研究報告及其它相關文字資料等。文檔成果管理的功能包括:文檔的存檔、文檔的查閱、文檔的輸出、文檔模板的管理、更新和擴充。

          334規劃實施管理

          1)土地利用年度計劃管理。1)計劃輔助編制:根據《土地利用年度計劃管理辦法》的規定,輔助編制土地利用年度計劃建議(供上報審批),土地利用年度計劃建議的數據內容如下:地區、建設項目占用農用地面積、建設項目占用耕地面積、土地開發補充耕地面積、地整理復墾補充耕地面積、委托造地補充耕地面積。

          2)計劃實施方案輔助編制:根據上級部門下達的計劃指標(包括追加計劃指標),輔助擬訂土地利用年度計劃實施方案;

          3)計劃使用核算管理:核減每一宗農用地轉用項目的占用農用地面積和耕地面積,形成現時計劃使用剩余指標,供查詢和制表輸出;

          4)計劃臺賬管理:自動生成縣行政區域計劃使用臺帳,供查詢和制表輸出;

          5)年度剩余計劃結算:統計、核算本行政區域內上一年度土地利用計劃執行情況;計算上年度節余指標。

          2建設項目用地動態管理

          1)輸出申報圖

          系統能根據外業采集數據,生成宗地圖,計算面積,繪制建設項目用地申報圖。并且對劃定的選址范圍進行分析,統計選址所占用的各地類的相關信息,并實現圖形和屬性的交互查詢。

          申報圖件包括項目擬建位置的現狀、規劃局部圖(比例尺一般為110000,如轄區面積過大或過小,可適當縮小或放大比例尺),在現狀圖和規劃圖上標出項目的位置。圖件上除了標準分幅圖的規定內容外,還要有項目名稱及項目擬用地總面積、占用農用地面積、占用耕地面積及項目位置標注圖例、經緯度、繪制時間等內容。

          2)規劃實施后即時變更現狀庫數據

          應提供單獨的完成供地操作,確認項目已供地。即時修改現狀庫圖形和屬性信息,并保留原地塊信息,以備歷史回溯和統計查詢。

           

           

          結束語

          建立基于工作流的土地利用規劃管理系統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它不僅涉及到數據庫技術、網絡技術、GIS技術、工作流技術,還涉及的多部門的業務信息共享及規劃管理業務的多層次,所以系統建設宜先在局域網環境下運行某一、兩個縣(市)規劃數據的基礎上,在有計劃地在廣域網環境下推廣運行實施,保證系統建設的順利完成。土地利用規劃管理系統的建立,將規范規劃管理工作的程序,保障了規劃管理實施措施的落實,提高工作效率,增加工作的透明度。

           

           

          1.    吳洪濤,申勝利等.面向規劃實施管理的土地利用規劃管理信息系統[A],見:21世紀中國土地科學與經濟社會發展[C],中國大地出版社2003

          2.    李滿春,等.縣級土地利用規劃管理信息系統的分析與設計[J].國土資源遙感.2003.1

          3.    張蕓,等.縣級土地利用規劃管理信息系統的建設[J].浙江國土資源.2003.4

          4.    錢強.工作流與企業經營管理,http://www.jssoft.com.cn/.

          5.    趙小敏,. 土地利用總體規劃計算機輔助系統的研究[J].中國土地科學,19979

          6.    國土資源部. 《縣(市)級土地利用規劃數據庫標準》(試行),2002.6

          7.    國土資源部.縣(市)級土地利用規劃管理信息系統建設指南,20026

          posts - 57, comments - 3, trackbacks - 0, articles - 1

          Copyright © 黎民

          主站蜘蛛池模板: 枝江市| 淮南市| 海南省| 沂水县| 娄烦县| 永济市| 绍兴县| 恩平市| 祁阳县| 沅陵县| 临泉县| 瓦房店市| 乌拉特后旗| 桦川县| 丰镇市| 永胜县| 西峡县| 大石桥市| 武定县| 开鲁县| 德江县| 二手房| 南安市| 扎囊县| 枣强县| 黑龙江省| 城口县| 武功县| 手游| 峨山| 阿拉善左旗| 蕲春县| 崇州市| 东兰县| 怀化市| 清丰县| 尚志市| 平泉县| 芮城县| 固原市| 商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