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s - 80,comments - 749,trackbacks - 2

          [什么是芒果軟件?]
          芒果軟件,全稱“北京市朝陽區芒果軟件研究所”,是依法成立的民辦科技類非企業法人。。。。。。

          這個話怎么說的這么不順啊,換種說法。芒果軟件,是一群技術精英的名字,我們來自四面八方,為了一個共同的前途走到一起,開始了一款軟件從創意、設計到開發、測試、上市、銷售,以及未來將成為國產軟件之驕傲的傳奇之旅。。。。。。

          我們所說的這段軟件,就是XMIND!它是第一款可視化思維工具,也是目前市場上唯一的同類產品。登陸我們的網站可以看到它的介紹和截圖:
          http://www.mango-software.com/
          以及免費下載beta版:
          http://www.xmind.cn/

          [什么是可視化思維工具?]
          很多管理咨詢公司和培訓公司,以及很多中學和大學的教師,他們在傳授一類方法,或開設一門課程,題目可能是“如何提高你的工作效率”。 這類課程80%的內容是很無聊的,學員也不太喜歡,但是有20%的內容是激動人心的。我們發現這激動人心的提高工作效率的方法就是用形象的思維工具幫助思 維。比如很多管理咨詢公司和培訓公司會開設名為“思維導圖”的課程,課上要求學員們用紙和筆把自己腦海中隨時冒出來的創意隨時記錄下來。

          記錄的方法是在紙的中央畫一個橢圓,里面寫上中心主題,從這里發散出去想,想到的內容標為分支主題,每個分支主題還可以再發散,字寫在線上,線劃到 哪兒都要多劃一點,這樣就促進了自己的思維,這種思維方式比寫文章要快很多倍(如果你沒試過是無法想象的快),很快你就寫滿了整張A3紙!

          即為別人培訓又會做軟件的我們就想到用軟件來實現這一切!因為軟件繪制思維導圖,可以大大提高繪圖制品的價值,不僅可以自己看,還可以與別人分享, 最重要的是即使修改。如果在紙上繪制的時候把一個分支錯誤的連接在了另一個分支的后面,就無法修改了,如果是重要的圖,就必須重新繪制,但是軟件就不怕 了。另外,軟件還可以排版,或者將某個思維導圖導出成Word/Powerpoint的格式,再進一步利用,這就延長了辦公軟件的流程,從用戶腦子里想的到紙上打印的完全的連接了起來。

          作為補齊最后一公里的軟件產品,可視化思維工具還是跟其它Office軟件有很大的不同,首先,Word和Powerpoint幾乎都是以線性的方式組織文字和內容的,這和人腦的結構有很大的不同,因為人類都是以發散的方式思 考問題的;其次,Word和Powerpoint在調整篇章結構上太繁瑣也不直觀,很多用戶都反映,他們在寫文章或制作幻燈片之前都先用XMIND列提 綱,以便于謀篇布局,然后再為每個分支填入內容,之后還可以持續優化篇章結構,完全確定了以后,再用XMIND導出成最終需要的格式,修改錯別字和最后排 版。

          除了繪制思維導圖以外,XMIND還包含了很多其它符合人類基本思維方式的圖形,我們將這類圖形統稱為“思維圖”。XMIND提供了在線更新的功能,XMIND的用戶還可以從芒果軟件的網站上源源不斷的下載更多的思維圖的種類。當然,我們只作最重要的,適合大多數人的,具有個性化的圖形還是要靠用戶自己用XMIND豐富的個性定制功能自己設計,并提取模版,相互交流。

          可視化思維工具的另一大類用途是與他人交流思想。我們有很多客戶是大企業的銷售經理,他們在向客戶演示自己產品和服務的過程中引入了XMIND,并獲得了很好的反饋效果。因為它的形狀是最適合人腦思維的,所以能表達的信息也最多最精確,也最容易被別人接受。XMIND的圖標庫也為用戶繪制的思維圖提供了額外的亮點,圖形+圖標所具有的表達能力是非凡的。此外,咨詢公司和培訓公司還輔導學員們利用XMIND幫助記憶和會議記錄。最后,XMIND可以將同一個主題的所有思維圖整合在一個文件里,因為用戶愿意將“晨會計劃”、“晨會內容”、“參會人員”和“會議反饋”等主題放在一個文件里,便于發給自己的boss。

          上面這些就是可視化思維工具的主要功能,了解一下XMIND 2007就會發現它的功能還遠遠不只這些。芒果軟件的宗旨就是為廣大用戶提供最適合思維的軟件,而XMIND的宗旨就是整理您的思維、發掘您的潛意識、激 活您的創意靈感,最后,幫助您繪制漂亮的圖形。讓Google去搜索網絡吧,我們搜索的是您的大腦!

          [誰將會是XMIND的用戶?]
          XMIND有兩類大的用戶群:

          1。高層經理、白領精英、辦公室一族、政府公務員
          特征:每日工作用腦量很大,處在現代辦公環境中,常常需要計劃、決策、記錄、創意、演示、與人交流等等,工作節奏很快,工作時間中使用電腦占一定比重。

          2。中學生、大學生、中學教師、大學教授
          特征:每日學習、工作用腦量很大,常常需要記錄、總結、歸納、綜合、交流等等,工作、學習繁忙,使用電腦占一定比重。

          posted @ 2007-01-16 19:36 Brian Sun 閱讀(6315) | 評論 (16)編輯 收藏
          [名稱和商標]

          我們和芒果網不是一家,一個是“芒果軟件”,一個是“芒果網”;一個是“Mango Software”,一個“MangoCity”,將來也不會有商標權力上的問題,請大家放心。我們的中文全稱是“北京市朝陽區芒果軟件研究所”,目前的項目研發代號是“Brainy”。

          [不是漢化軟件]

          我們不是MindManager的漢化版本,也不是其它國外軟件引入國內的成果。我們是完全自己開發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軟件產品。

          說起MindManager,我們不得不說它是一個強大的競爭對手,它已經得到了我們全部的重視,芒果軟件的戰略層視MindManager猶如百事可樂看待可口可樂一樣。我們的技術目標是比MindManager做的更專業,就芒果軟件目前的實力來說,這個目標是可以實現的;我們的商業目標是首先在國內站穩腳跟,因為我們是國內第一家,同時在國際市場上分得MindManager的一杯羹,進而和它平起平坐,最后超過它的市場份額。但這個目標并不表明我們是先做國內市場后做國際市場的。

          [15%的問題]

          我們的推廣材料上說“以15%的成本為用戶提供15%的解決方案”,導致了很多不必要的誤解。其實國內很多企業都宣稱他們的解決方案是“100%的”、“完全的”或者“全套的”,我們從心底反對這種說法,這是在欺騙消費者,目前為止人類還沒有一種軟件能滿足消費者的100%需求哪怕這種需求只是一個方面。(任何一款汽車也不行)。我們的產品是面向商業用戶和教育用戶的,拿前者來說,一個商業用戶在辦公的過程中需要一個軟件來幫忙他整理思路,這是他完全可以使用Brainy,但很有可能并不僅僅使用Brainy,他用Brainy快速記錄腦海中所想到的信息,用Quicktime錄下自己的聲音,再用Firefox通過Google搜索自己需要的圖片,把圖片加入到用Brainy繪制的思維導圖上,再導出成Powerpoint文件,經過修改以后交給領導。

          我們所說的15%成本,其實是在說為用戶在思考問題的總成本降低了85%,很多企業在提高員工的辦公效率方面投資不少,但收效甚微。而國外很多學者論證過,思維導圖確實是符合人的思維模式一種圖形,它的效果說是說不清的,用了才知道。此外還有一層含義,是說我們的產品在面市之后,價格會很便宜。

          [“符合中國人思維”的問題]

          很多朋友發來消息說他們期待我們能推出“符合中國人思維”的思維導圖軟件,我們非常感謝這些朋友的關注,但我認為這種說法不妥。首先我們要研究一下中國人和外國人的思維方式是否有不同?如果有,那么不同在哪里?我不想長篇大論,但我想說中國人和外國人思維方式的不同,是在于我們的文化,而不是我們大腦的結構。思議這種差異在我們的“芒果可視化思維工具”里是體現不出來的。

          [“技術狂人”問題]

          很多很熱心的朋友擔心我們作為一個企業的方向問題。事實上,我們不是由“技術狂人”組成的,(哈哈,大笑,作狂人狀),我們是一些有想法有熱情而又時刻叮囑自己保持清醒的年輕人。作為我的Blog讀者的你,應該清楚這一點。我們注重市場,我們是從去年上半年開始思考這個創業方案的,但是直到今年5月份才開始著手去做。在開始創業前的一年的時間里,我們都在思考,思考市場、思考客戶、思考營銷、思考人員管理、思考國外的軟件行業、思考國內的同行、思考產品、思考渠道、思考銷售模式、思考市場合作與活動,甚至思考定價和折扣!而后,我們決定去做!事實上,我們直到現在也不是很成熟,但是讓我們成熟起來的唯一途徑就是大膽去做,我們已經感覺比國內的很多同行都要成熟了。

          在廣泛的和朋友共享我們的創業思路的過程中,我發現了有趣的現象。當我和技術精英介紹我們項目時,他們往往擔心這個東西做好了以后賣不出去,而絲毫不會擔心這個產品能否面市;而當我和軟件銷售人員聊這個項目時,他們往往會擔心這個東西做不出來,而絲毫不會擔心做出來了以后能否賣的掉。這可能就是領域思維吧,當每個人談及自己很擅長的領域時,都對我們贊不絕口,但也都表示,對他們不擅長的領域,十分擔心(幸好情況不是反過來的)。我非常感謝這些朋友,也請你們相信,我們不會讓你們失望!

          [“盜版軟件”問題]

          國內軟件行業的版權問題確實不容樂觀,作為進入這個行業的創業者,我們絲毫不會粉飾太平,也不會掩飾我們對于這個問題的擔心。事實上,我們要正視這個問題,盜版是個大問題。但是擔心終究要轉變成一個解決問題的思路,如果你不想轉行的話。我們對待這個問題有一套完整的想法,那就是“戰略上輕視它,戰術上重視它”!什么?具體一點?那就請聽我娓娓道來。

          從戰略上講,盜版軟件并不可怕,著名的Microsoft軟件公司,盜版橫行,據說,全中國只有3%的微軟軟件是正版的,但是微軟公司在中國區的利潤仍然很高,是全球利潤最高的一個地區。國內的金山軟件,其金山詞霸和金山毒霸兩大產品線都同時是盜版猖狂和利潤豐厚的。

          從戰術上講,微軟和金山這樣的產品型企業為什么會在盜版橫行的今天才能掙到這么多錢呢?原因有三:其一是抓大客戶,主動向大客戶推銷,并保證大客戶不在使用盜版,多數大企業尤其是跨國企業是不愿意使用盜版軟件的。有些中型企業如果已經在使用盜版了,那就說明他們需要我們的產品,再可以由銷售人員以贈送培訓或打折的形式將正版軟件推銷出去。如果對方仍然執意不聽,那么就只能用律師函的形式警告之,綜合起來,就是“以法律為依靠,以談判為途徑,以價格為手段”。

          其二是技術反盜版,矢志不渝。上面所提到的這些手段,如果沒有技術支撐就毫無疑義,你無法知道誰在用盜版,甚至給盜版軟件提供正版的服務,這些沒有技術上不斷的進步是很有可能發生的,在這個方面,有很多做的很好的第三方技術可以被我所用,比如在線激活等等。

          其三,是商業手段和技術手段的聯合使用。比如正版軟件帶有大量的資源光盤,這使得盜版的產品體積非常大,不易傳播,很多盜版商為解決這個問題會精簡產品,這違背了很多用戶的意愿,導致這些用戶不得不去購買正版,金山詞霸就是這個策略。再比如版本混淆,很多軟件產品出很多版本,每年每個系列都再出一個,盜版商往往只盜版其中的一個版本,然后以欺騙用戶的方式把這個版本以多個版本發放,這使得用戶常常得不到自己想要的版本,只好購買。還有一個更高級的策略就是在線升級,因為不斷的更新正版軟件的鑒別方法,且在升級時必須檢查軟件的合法性,所以導致很多用戶使用了盜版軟件之后不能自動更新,殺毒軟件廠商,多數都是這個辦法。

          [“通用軟件和盒裝軟件”問題]

          當我在網上公開這個想法時,很多朋友,甚至是軟件界的朋友,表現出了他們對“通用軟件和盒裝軟件”的前途的不信任感,他們認為這樣的產品可能沒有出路。很高興這些朋友能夠提醒我們這個問題。當我在思考該如何回答他們時,我發現可能由于一種“恨屋及烏”的作用,他們真正的想法并不是這樣,而應該這樣表述:“如果一種軟件,僅僅通過零售渠道來銷售,那么他們是沒有前途的”。我非常及其已經特別的支持這種觀點,因為通用和盒裝軟件的銷售如果只有一種渠道的話,確實不太好做,況且現在個人軟件零售市場還相當不健全。但是如果將它錯誤的表述為“通用和盒裝軟件沒有前途”,那就大錯特錯了,縱觀現在的軟件界哪個領域不是通用軟件在打頭陣?哪個領域不是盒裝軟件的利潤率最高?哪個財富500強企業不是通用和盒裝軟件的客戶?不用說國外的微軟國內的金山,單舉數據庫的例子就可以了,DB2主要的利潤源是“通用數據庫”而主要的競爭對手是Oracle的什么什么i和微軟的SQL Server。


          芒果軟件的泡泡


          posted @ 2006-09-24 11:27 Brian Sun 閱讀(3689) | 評論 (3)編輯 收藏

          很久沒有寫Blog了,與其找理由說“沒時間”,不如老實交代說“沒心情”,更不如發覺一下潛意識說“沒感想”。

          昨天晚上,溫習了闊別很久的夜生活,和一個演藝圈的著名主持人,一個微軟亞洲研究院的實習生。所以,我的感想,也分成兩個截然不同的部分。

          我不得不在徹夜長談之后對微軟亞洲研究院頂禮膜拜,即使是一個像我這樣嘴上沒德的評論者,也難以抵擋這種情感,就像學生總是對自己的老師心存敬畏一樣,我為亞研院設在北京而感到臉上有光。但話也說回來了,這樣的新認識并沒有改變我們對于微軟在走下坡路的判斷,我們只是說亞研院不會跟隨微軟走下坡路,只要M$還有$就可以了。在“比爾一路走好”的情感和深思中,我們期待著微軟能更多的更快的將亞研院的一些研究成果產品化,畢竟,用技術上的東西來改變人類的生活,這才是微軟存在的唯一理由。而我們,又何嘗不是呢。

          盡管我們一個做研究一個產品,但還是有太多的話題可以聊,主持人對我們的行業很陌生,但是也喜歡看熱鬧。當她加入到我們的話題中來時,我們已經開始散扯了。在星巴克打烊之后,我們又一直坐到一家酒吧打烊,因為我們都很喜歡并擅長散扯,所以我們聊的很hi,但是到了最后10分鐘,散扯的氣氛陡然消失,從主持人的心底發出了幾句肺腑之言。我立即被感動了,一種酸酸的東西涌上心頭。我很真誠的望著她真誠的眼睛,晚上剛見面時想大聲喊美女的心情已經漸漸的漸漸的轉變成了另一句話,她還是我的初中同桌!雖然都出來混不久,但是平時的生活中已經很少再說肺腑之言了,假大空占領了我們的語言,做秀占領了我們的生活,我們必須帶上面具,把從心底發出的呼喚封在咽喉。況且,她所處的環境和行業,比我們的壓力要大的多。

          我們都談到自己是技術員工,連主持人也是,作為腦力民工的我們,更要用今天清醒的頭腦來面對明天所可能發生的一切。你沒有權力選擇明天的命運,但是你可以選擇今天的頭腦。謝楠,作為粉絲,無論你走怎樣的路線我都會支持你;但是作為同桌,我還是希望能成為一個散發知性光彩的女主持,可能是我只看CCTV2的緣故,我一直覺得這樣的人才太少太少了,太需要太需要了,而偏綜藝的主持人一抓一大把。

          同樣的忠告也給看我Blog的其它朋友,我相信我們中的多數都是腦力民工,把握自己唯一的、終身的、天賜的、永恒的權力——選擇你的心態!

          posted @ 2006-09-14 11:09 Brian Sun 閱讀(2092) | 評論 (1)編輯 收藏

          芒果軟件實驗室(Mango Software Labs)是國內首家從事可視化思維工具類軟件開發的機構。我們由一群技術精英組成,致力于使用先進的軟件技術幫助用戶真正意義上提高生產率,以15%的成本為用戶提供15%的解決方案。

          芒果軟件實驗室正在研發中的項目Brainy(利用盛行于歐美,風靡于全球的思維導圖理論)將會成為未來人類離之不得的全腦思維伴侶,它利用計算機軟件技術和全腦思維藝術將人們的大腦和思維帶入一個積極、高效的全新領域,Brainy將會在人們日常辦公和生活中幫助用戶增強記憶、規劃寫作、促進團隊合作和內部溝通,在客戶演示、會議記錄、個人計劃、項目管理、青少年教育等方面更是發揮著不可估量的作用。

          Brainy不能取代任何Office 辦公軟件,卻能和當前的Office緊密集成,成為辦公軟件生態環境中的一員,Brainy存在的目的是為了填補用戶的大腦和辦公軟件制品之間的鴻溝。多數用戶可以在五分鐘之內上手,并在第一次試用之后就離之不得。尤其對于英文區國家的從小在這種氛圍中長大的用戶而言更是容易接受這種理念。也正因為如此,芒果軟件實驗室從成立之初就把國際市場當作最重要的市場來看待。

          目前Brainy仍在開發階段,芒果軟件實驗室需要有理想有抱負有能力有信心的“四有”技術骨干和創業精英的加盟。我們以Eclipse RCP為產品的運行平臺,以測試驅動為產品的開發過程,以大量開放標準和開源軟件為降低產品成本的有效手段,以全球第一的思維導圖軟件為產品的戰略目標。

          芒果軟件實驗室在技術上重視重構和復用,在經營上重視產品化和全球化,在管理上重視“團隊綜合能力”和敏捷開發,實驗室還會定期聘請“武林高手”現身講座,讓每位員工每周都有培訓的機會,每月都有培訓別人的任務,定期參加Code Review,量身訂做技術課程。

          思想為箭,芒果做弓。一群充滿激情和個性的年輕人正試圖通過他們的努力去改變人們的思維方式,乃至改變整個世界。

          加入我們,你一定會大開眼界!


          公司主頁: ?http://www.mango-software.com

          有意者請聯系(郵件請包含個人簡歷):hr.mangosoft@gmail.com

          (申請職位請注明信息來自BlogJava,將會得到更多的關注)

          招聘職位1:
          【軟件設計師:RCP方向】

          職位描述:
          通過重用Eclipse組件搭建桌面應用程序,完成所有的設計要求,將產品的易用性提高到專業水準。全部代碼使用Java5.0。(同時招全職/實習研究生)

          職位要求:
          1。精通Eclipse RCP,Eclipse插件開發,SWT/JFace架構。
          2。精通設計模式,熟練使用重構優化軟件設計。


          招聘職位2:
          【軟件設計師:ODF方向】

          職位描述:
          擔任Brainy的核心模型的主要開發工作、文件格式設計、導入導出等。全部代碼使用Java5.0。(同時招全職/實習研究生)

          職位要求:
          1。了解ODF。
          2。精通JCE者優先。
          3。精通設計模式,熟練使用重構優化軟件設計。
          4。熟練使用Eclipse開發環境,了解測試驅動開發的開發流程。


          招聘職位3:
          【Java程序員】

          職位描述:
          擔 任Brainy項目組的開發人員,從開發開始做起,逐漸參與設計、測試、需求等環節。全面認識并使用Java5.0、Eclipse3.2、 Graphical Editing Framework、Apache Ant、Jakarta Commons、iText、TrueZip、BouncyCastle等開發平臺和編程環境。適合立志在軟件行業發展的同學。(同時招全職/實習研究 生)

          職位要求:
          1。精通Java語言。
          2。有繪圖軟件開發經驗者優先。
          3。有桌面應用程序開發經驗者優先。
          4。精通設計模式,熟練使用重構優化軟件設計。
          5。熟練使用Eclipse開發環境。
          6。了解測試驅動開發的開發流程者優先。

          ?

          posted @ 2006-09-09 12:34 Brian Sun 閱讀(4169) | 評論 (8)編輯 收藏

          北京,創業型軟件公司,走商用化產品化路線,目前正致力于開發某商務軟件套件,特別需要以下人才,有意者請聯系:

          Brian Sun
          ?briansun.vip@gmail.com
          ?13811410545

          郵件請包含個人簡歷,歡迎暑期實習。

          【軟件設計師:UI方向】
          兼職全職均可。
          要求:
          1。了解什么是輕量組件架構,熟練使用其中的一個(最好是Swing或Draw2D)。
          2。精通GEF者優先。
          3。了解基本的圖形學算法。
          4。精通設計模式,熟練使用重構優化軟件設計。
          工作簡介:
          使用Draw2D編寫一個類似GEF的100%MVC架構,并用該架構編寫并維護一個編輯器。全部代碼使用Java5.0。
          需要人數:2人

          【軟件設計師:RCP方向】

          兼職全職均可。
          要求:
          1。精通Eclipse RCP,Eclipse插件開發,SWT/JFace架構。
          2。精通設計模式,熟練使用重構優化軟件設計。
          工作簡介:
          通過重用Eclipse組件搭建桌面應用程序,完成所有的設計要求,將產品的易用性提高到專業水準。可能需要對插件進行分拆、替換或重寫。全部代碼使用Java5.0。
          需要人數:2人

          【軟件工程師:Java方向】
          兼職全職均可。
          要求:
          1。精通Java語言,具備一定的Java5.0知識。
          2。精通設計模式,熟練使用重構優化軟件設計。
          3。熟練使用Eclipse開發環境,了解測試驅動開發的開發流程。
          工作簡介:
          擔任某桌面應用程序的主要開放工作。
          需要人數:2人

          posted @ 2006-08-01 16:55 Brian Sun 閱讀(2737) | 評論 (7)編輯 收藏
          我喜歡喝咖啡,但每周最多只能喝兩杯,過量飲用總是導致身體不適,尤其是胃。一個醫學界的朋友告訴我這是由于中國人的胃是為茶而進化的,西方人的胃是為咖啡而進化的,所以中國人不適合多喝咖啡。由于抱有個人感情色彩,我總是試圖反對她的這種觀點,但苦于沒有合適的理由,最近,我終于想通了這個問題。中國人喝茶的歷史不過幾千年,在幾千年的時間里迅速的進化一個器官,即使達爾文的進化論毫無毛病可挑,這也在數學概率上難以圓說。也許這個問題剛好相反,我的意思是,反過來想就對了。事實上,是中國人在幾千年的茶葉種植中不斷的精選和改良品種,使得茶葉總是在向味覺和營養兩個方向上發展,是中國人創造了適合中國胃的茶葉。所以,進化了的是茶,而不是胃。

          當然,這只是我的一個猜測,因為我不是醫學工作者,也不是進化論專家,所以對這個問題沒有發言權,而我想說的真正主體是:軟件。

          在過去的20年中,人們眼睜睜看著微軟從一個小企業成長為軟件帝國,很多人把這種變化歸功于微軟的商業技巧和蠻橫的霸權主義,我對這一觀點十分非常以及相當的贊同,但也該想清楚的是,全世界的人們不會在短短20年中進化到額頭上有個“M”,就像老虎的額頭上有個“王”一樣。真實的情況應該是,忠實的用戶調教出了微軟,而不是微軟培養了廣大的用戶群。成功的軟件總是在人們心里最癢癢的地方狠狠撓了一下。

          很多M打頭的軟件在易用性方面有太多值得我們學習的細節了,我們完全有理由比微軟做的更好那是因為我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例如我非常喜歡的IE7,盡管它在很多方面仍然不如Firefox,但在其它一些方面卻很快將成為標準,比如合并在一起的前進后退按鈕,會不會又是一個進化的結果呢?又會不會對其它軟件的Undo/Redo功能產生影響呢?

          在軟件開發領域亦是如此。比如很多軟件都需要瀏覽的功能,其中多數軟件會選擇使用一個成熟的瀏覽器產品來達到這個功能,IE對大家說的一句話是:“請將我嵌入您的應用程序!”,而Firefox對大家說的一句話是:“請和我一起組建您的應用程序!”人們更容易接受哪一種呢?我們同樣看到的是“為軟件開發人員進化”和“讓軟件開發人員為我們進化”兩種力量。

          請將我所提及的觀點同“面向”分開,我拒絕說“面向用戶”,因為這會導致將責任推給用戶。我建議很多軟件企業(尤其是那些正在為自身軟件的易用性發愁的企業——比如:用友)將內部宣傳的口號改為“為用戶進化”,因為這是一個動態的概念,區別于“面向用戶”;也是一個自主的概念,區別于“用戶驅動”。

          也許全世界最應該得到我的這些建議的是Google。Google正企圖從零開始創造另一個物種,也許我應該把它比喻成中式咖啡,在這個過程中,創新并不是最重要的,無論我們要談論的是態度還是方法。要知道,用戶一時的激情只能讓你一夜暴富,卻不能讓你稱王稱帝。

          posted @ 2006-08-01 16:16 Brian Sun 閱讀(2325) | 評論 (4)編輯 收藏
          先做一個過期的廣告,前些日子有幸參加了世界可用性日(WUD)北京站的活動,這是世界可用性日的第一年,活動在多個國家同時舉行,今年北京站的活動是一 次半講座形式的聚會,來講的除了主辦方UIGarden的人外還有一些可用性行業里的著名人士。Windy沒來是個遺憾,IBM的趙晨博士來了是個驚喜。 有些不足的是在下面聆聽的很多人是學生,因此一互動起來,整個活動的基調就略微有些稚氣了。

          會上一個問題引發了很熱烈的討論,問題是這樣的:

          我們現在所能接觸的多數ATM機,都是采用先吐錢后吐卡的工作流程(取款業務流程的后半部分),但是現在,全世界的ATM機正在經歷一場變革,把這個順序改為“先吐卡后吐錢”,理由是占信用卡丟失原因排行榜和丟失危害排行榜雙第一的是“取款時忘了取卡”!

          問題拋了出來,兩方面的聲音也同時響了起來。支持變革的一方把這個問題歸結為國內多數ATM機的可用性問題太差,尤其是一些海龜們,認為這是不可理喻的事 情——全世界都在改為什么中國沒有改。很多人認為“危害大”是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因為在后面排隊的人可以不費吹灰之力取道前面那個人卡上的所有錢,如果不 幸的事發生的話。另一個理由是“拿到現金”應該標志著此類交易的完成,因此它應該是最后一個環節,在此之后應該沒什么事輪到用戶做了。

          反對變革的人認為,為什么不會有人在取卡后忘了拿走現金呢,那樣危害不也是很大嗎?況且很多人已經習慣了這個順序,如果突然發生改變,肯定會有人出錯。這 些人通常認為,只要ATM機在吐錢后給出類似“請不要忘記信用卡”的視覺和聽覺的雙重提示就可以了,沒必要為此而變化交易流程,后者對全社會的成本遠遠高 出了丟卡人的成本。

          我個人在下面坐的時候,比較同意后者的觀點,尤其同意“記得卡卻忘了現金”的那種說法,但我有自己的原因。<<事務處理>>這門 學科不僅僅是為軟件從業人員準備的,這門學科里有這么個概念就是“事務的原子性”問題,在用戶的潛意識里,ATM機吐出現金和從信用卡上劃走相同數量的金 額是同一件事情,同一個事務,因此應該是同時發生的事,吐錢了卡沒劃和劃卡了沒吐錢都是不可以被接受的事情。。。(阿,等等,前者好像可以被接受)。。。 先吐出卡往往給人的心理暗示是已經把錢劃走了,接下來用戶們擔心的就是如果ATM機壞了不吐錢怎么辦?!要知道機械設備的可信度要遠遠低于電子設備。

          當然,我這么想并非不支持變化。作為軟件從業人員,我相信變革以后的流程事實上比之前的流程安全性要高了很多。因為這給了ATM的軟件以更多處理安全性的 機會,比如先通過卡號和密碼獲得本次交易的“憑證”,吐卡,然后憑該憑證向服務器端申請劃走卡上的金額,這時,問題已經變為原來的交易流程了,ATM機只 要保證該憑證在服務器端的生效和ATM的吐錢在同一個事務內就ok了。

          可用性泡泡
          (轉載本文需注明出處:Brian Sun @ 爬樹的泡泡[http://www.briansun.com])

          posted @ 2005-11-18 09:37 Brian Sun 閱讀(3513) | 評論 (22)編輯 收藏
          這是一篇寫給初學者看的文章。在前一段時間的招聘軟件設計師的過程中,我對每一個看似初學者的人都會問這個問題,“您覺得平臺相關性和平臺無關性哪個更好 一些”,呵呵(偷笑),其實這是唬人的,多數回答者都會順著出題者假裝的思路回答“我個人認為平臺無關性比較好”,可是只要有點軟件設計經驗或是對這個問 題有所思考的人都知道其實這個問題不只兩個標準答案。

          關于平臺無關性,我不想說什么,說什么也沒用。大量軟件設計或軟件架構以此來標榜自己的優秀和出眾,其實這沒什么,因為大部分平臺無關性的工作不是由你來 做的。如果你正在寫一個Java程序,并依照Sun的100% Pure Java的要求來做,那么應該就是平臺無關的,如果你正在寫一個Eclipse應用或直接用SWT/JFace組合來寫應用程序,那么也是平臺無關的,如 果你喜歡C/C++,并在用wxWidget寫應用程序,那么也是平臺無關的,如果你實在是很牛,在依照OSGi的規范寫代碼,那么ok,你的程序已經可 以從微設備到大型機統統可以用。

          平臺無關也是一個相對的概念,在多個操作系統上運行可以稱為平臺無關的,以往在多個不同品種的CPU上運行可以稱為平臺無關性,還有一件搞笑的事情,某個 公司出了一套系統,可以在Java和.NET兩個平臺上運行,但卻只能依賴于Windows系統(因而只能依賴于x86芯片),居然還可以稱平臺無關性, 可見這個概念有多么混亂。我個人評價是不是平臺無關的僅有一個標準,那就是——你有沒有為平臺無關做出貢獻!如果你為了能在多個平臺上跑出你的代碼而做了 很多工作,那么你就可以稱自己為平臺無關的,而如果你僅僅依賴SWT工作,那就不能稱自己為平臺無關的。不過話又說回來,如果你把SWT包含在自己的軟件 中,并為此出了該軟件的多個版本(每個SWT的版本是一個發行包),那么你也可以稱此為平臺無關的,雖然這個貢獻并非出自你手。

          平臺無關也不見得總是個優點,很多系統為了堅持平臺無關而犧牲了很多特性,或不必要的提高了成本。比如前幾年很多系統原意搞WEB界面,導致了很多易用性 方面的問題,Cooper說Web使人機交互技術倒退了10年,的確如此。我還讀過一段源碼,大概是一個單機版個人軟件的源碼,令人驚奇的是,該軟件很 小,卻把很多筆墨花在了業務對象和JDBC訪問層之間的一個“抽象數據存儲層”,理由是便于將來移至非JDBC平臺,天哪!會有多少用戶有機會使用不支持 JDBC的數據庫??!!這種設計和下面一種設計是一樣的效用:“為了讓這段代碼支持非OO語境,我決定整個軟件只用一個類!”。這種追求可以用四個字來 表述就是:“過渡設計”或者“吃飽撐著”!

          相反,這個世界上有80%的軟件是平臺相關的,這沒什么不能理解的。就像“民主和專制的TCO哪個高”這個問題的答案一樣,如果我現在要招聘的是部門經理 或副總裁,我很可能會問這個問題。事實上是,在整個人類的發展歷程中,總成本最低(即總效率最高)的幾個“社會時期”,幾乎全是專制,但如果你不假思索,你的 答案一定是民主!當然,平臺相關也是相對的概念。

          說到這里,有興趣的讀者可能會說結合二者是最好的選擇,我不喜歡這種說法,因為太辨證了,我喜歡的是首先考慮依賴于哪個框架,再找尋該框架的平臺無關性, 如果沒有必要,盡量不要為平臺無關(實際上是一種優先級非常低的非功能性需求)做任何事情,但如果有必要且成本允許,再做少許考慮,最好還是能夠重用開源 世界的產品。

          仍以OSGi為例,這個例子很好,它對Java語言本身(還不是面向對象的公共語義)非常依賴,直接依賴至VM的spec,當然也寫了些代碼以避開 ClassLoader的個性,即使如此,OSGi事實上實現了從微設備到大型機全套支持,借助Java的平臺無關性,既沒有易用性、性能和成本方面的絲 毫損失,也為上層平臺提供了平臺無關的環境。同樣,為Mac OSX設計的很多非常優秀的軟件都沒有考慮平臺無關的問題,而是用在PC上再做一套的方式來解決,這些都是值得思考和借鑒的解決方案。

          有點忙的泡泡
          (轉載本文需注明出處:Brian Sun @ 爬樹的泡泡[http://www.briansun.com])


          posted @ 2005-11-17 09:19 Brian Sun 閱讀(6205) | 評論 (10)編輯 收藏

          重溫2005年1月期的《個人電腦》,一篇文章引起了我的思考,這篇文章的思想是說雖然每種電子產品都努力成為未來時尚,但任何電子產品都不會成為 未來時尚,因為在它們被普及之前它們就已經被淘汰了。(我認為作者是這個意思,但如果不是,請原諒)。文章以iPod為例,iPod?我沒用過,但是我身 邊這位同事,正在使用。

          事實上這個世界上所有絕對創新的產品——注意,是絕對創新——都是超前的,不易被人理解的,流行不流行都是它的表面現象,它的本質是顛覆了人們之前 的某種理念。歷史證明這種創新很難成功,想要舉出一個偉大的發明因不合時代要求而飽受磨難的例子非常容易,找個小學生就可以了;歷史證明這種創新很難成 功,但iPod不是失敗者中的一員;歷史證明這種創新很難成功,除非。。。。。。

          除非什么?先看看我常說到的三個例子。

          iPod是人類歷史上的一個歹怪的東西,它違反了人們之前對MP3播放器的要求,它既不輕也不小,沒有擊中人們對隨身聽的主流需求;但是iPod引 入了另一些優點。。。可以播放很久。。。你都不知道自己想聽什么。。。華麗的外觀。。。等等等等;事實是iPod取得了市場的勝利,傳統MP3廠商推出了 大量模仿iPod的產品也絲毫未能撼動它的地位,iPod嘲笑別人“你們不了解客戶的真正需求”,抨擊iPod的人則說“iPod將用戶導向了一個錯誤的 領域,用戶是缺乏理性的,他們并不了解自己的需要”,這就像辯論賽的雙方,正方說反方沒有讀懂辯題,反方則說正方在歪曲辯題。

          另一個例子來自Google Talk,現在我已經基本離不開它了,雖然在幾個月前我曾揚言“聊天工具我只要QQ”。Talk的出現來自對傳統及時通訊工具(IM,Instant Message)和“因特網實時聊天”工具(IRC,Internet Realtime Chat)的反叛,這些工具經過近10年的發展已經越來越趨向復雜和娛樂化,互聯網上隨處可見“QQ大戰MSN”之類的帖子,評價它們娛樂功能之間的差 異,但是Talk卻以簡潔的外觀和幾乎可以稱為“功能不全”的軟件設計殺入市場。與前一個例子相比,Talk并未取得什么可以稱道的成功,但它的成功是必 然的,我有我的理由。

          問題出在哪里?為什么會有些違反市場原理的所謂絕對的或徹底的創新取得勝利了呢?問題場出在我們的意識上。這就好比你遇到一位美女,你把她跟老婆做 了一個簡單的比較后發現她比老婆更性感,但沒有老婆可愛賢惠,這時美女向你表達了愛慕之心,怎么辦?哈哈。我用腳趾頭想一下也知道會有兩種結果發生,一種 是在猶豫痛苦了很久之后終于還是回到老婆的懷抱,讓美女失望即使她取得過短暫的成功,另一種可能是和老婆之間產生了越來越多的隔閡(不知道這些隔閡是從哪 來的)最后“不得不”分手,然后在痛苦了一小段時間之后又找到了新的歸宿。而我要表達的觀點是,這兩種結果產生于兩個不同的隱喻。在前一種情況里,美女向 你示意的結果是你認為她可以成為你的老婆,也就是說,她的目的是老婆,她的競爭對手是老婆,你必須在她和老婆之間作出選擇。而在后一種情況里,她為自己設 定的隱喻是“情人”,她的目的是成為你生活中的另一個角色,因此你很快就接近了她并在不經意間幫助她取得了最后的勝利。

          這個例子足夠夸張了吧?再看看前面兩個例子,開頭那篇文章引起了我的注意,因為作者的觀點是iPod的隱喻并不是一個MP3隨身聽,而是一個晶體管 收音機的替代品。(做驚訝狀)試想人們為什么聽收音機,是為了隨時隨地可以聽到已經錄制好了的節目,這些節目包括多數具有聽覺享受的聲音內容,并可以隨意 切換,而現代收音機的缺點是這些節目不能隨意組織,有時還會被地理位置影響收聽品質。iPod沒有地理位置的影響,節目可以隨意組織,(也可以 Shuffle),更重要的是,現在的互聯網和BT下載等技術已經可以很方便的找到所以你喜歡的節目,除非你喜歡某個電臺的DJ,或者喜歡打熱線電話參加 互動游戲,否則iPod都可以勝任。此外,我們應該對網上可以下載的聲音內容越來越豐富充滿信心,我之前的一個室友一直以聽mp3的評書為殺時間的主要方 式。

          我已經離不開Talk了,自從我跟一個武大的MM常用Talk聊天之后,現在跟老婆也總是用Talk聊天,Talk的好處是輕磅,速度快,窗口小, 不占空間(桌面空間和內存空間),沒有亂七八糟的提示和廣告。與Gmail良好集成,最近還發現它的一個好處是使用開放協議,所以在我剛買的iBook上 沒有Talk我還可以用Google帳號跟Talk用戶聊天(用iChat),這樣又充分利用了iChat的優點。上次見到dudu(很久了)的時候還談 起Talk,很多人認為Talk的優點在于跟Gmail的良好集成,這意味著Talk存在一個很有競爭力的隱喻:“能聊天的郵件提醒器”。如果你大部分的 網絡生活都跟Gmail聯系在一起,那你真的會離不開它。

          隱喻的魅力是可以讓一個不易被人理解的創意變得易于被人接受,不理解不要緊,感情上的接受是最重要的。事實上,隱喻并不是對事物表面現象的某個概括 或總結,而是對事物本質的歪曲的描述。雖然歪曲,但畢竟是體現本質的。不僅不同的隱喻可以導致不同的后果,同一個隱喻也可以導致不同的后果。最初老師在課 上講“菜單”,很多學生都笑,“此菜單非彼菜單也”。Windows中提到的主菜單有很多,每個窗口都有一個,優點是菜單的內容與窗體(甚至窗體的內容) 相關,在同一個桌面上可以看到主菜單的比較,缺點是帶來了大量的視線轉移,且存在菜單被遮蔽的可能性。Mac系統上的主菜單是全局唯一的,隨當前激活的窗 體的改變而改變,優點是為不會出現用戶“找菜單”的局面,缺點了降低了菜單在應用程序功能中的地位,好在多數用戶在從“初級”向“中級”的轉變中,對菜單 的依賴越來越少,對快捷鍵(Mac上稱“鍵盤迅捷”)的依賴越來越多。

          泡泡很久不見

          posted @ 2005-11-15 16:54 Brian Sun 閱讀(3062) | 評論 (8)編輯 收藏

          首先要做個廣告,UMLChina(http://www.umlchina.com)是一家致力于在國內普及UML工具和方法學的一家網站,UMLChina目前已經舉辦過17期公開課,第17期于上周六周日在北京舉行,主講是國內第一批該領域的先行者潘加宇,熟悉<<程序員>>的朋友們應該非常熟悉這個名字。我有幸去聽了這次公開課,雖然課程的內容多數對我來說是很熟的了,但是課程的形式上還是讓我感受到了一絲震驚,我已經很久沒有認真聽過課了(大三的時候我喜歡學校里幾個教管理學的教授,挺的很認真,此后就再也沒認真聽過課了),但是這次為期兩天的課程還是給我感覺吸取了很多能量。作為一個學生的觀點,我認為能吸引學生是合格的老師的第一道門檻;作為一個老師(我偶爾也走上講臺),我認為一節課能讓學生領悟到一個或兩個道理就已經很了不起了,而老潘就是這種講師。(本條廣告不收費)

          第二件事還是做廣告。在上課的空余時間里,我看了<<UML Distilled>>這本書,最新的版本是第三版,里面涵蓋了UML 2.0的主要內容,Martin Fowler的書我全買了,也全看了,每一本都是經典,沒有一句廢話。可是令我有些不爽的是這本書的翻譯。這本書的翻譯者和本書第二版的翻譯者是同一個人,可能這位翻譯者在翻譯上一個版本的時候UML界的一些術語的譯法還沒有統一,所以用的詞和我們后來看到的多數關于UML的主流文檔和書籍中不太一樣,為個人閱讀帶來了一些不便,這一版他還沿用了上一版的譯法,可能是譯者很滿意于自己以前的作品的緣故吧。(本條廣告也不收Martin Fowler的錢了)

          最后一件事是想討論一下這本書里的一個譯法:譯者把所有的Use Case都翻譯成了“用案”,而不是我們閉著眼睛也能說出來的“用例”。事實上China-pub上曾經還有翻譯成“用況”的,并且討論也十分激烈。關于這個詞的翻譯我想了很多,(沒有利用上課的時間想,呵呵),最后我還是覺得可能“用案”更貼切一些。我的理由是這樣的:case一詞在國內用的最多的地方一般都翻譯為“案例”,主要出現領域是管理咨詢業和大學教育,所以為了保持其字面意思,還是翻譯成“用例”或“用案”比較好,至于“用況”,不容易讓人聯想起Case來,要知道技術翻譯最重要的一點就是“隱喻”,任何翻譯都應該保證“Use Case”和“Test Case”在本質上是一種東西,二者的差別應該體現在用途和形式上。就像男人和女人的本質都是人一樣。如果Test Case能翻譯成“測況”的話,那我就實在佩服這位譯者的想象力和勇氣了,因為“測況”很容易讓人聯想起“測試實況”。接下來比較“案”和“例”,因為案有書面表示的意味,與公文打叫道的工作常常被稱為“文案”;而“例”既有依據的意思,又有規定的含義。我認為使用“用例”一詞的譯者認為用例既是一種依據也是一種規定,所以應該用“例”。但事實上使用Use Case一詞的老外也許并不是這種看法,他們可能既不是想要依據,也不是想要規定(Specification),而僅僅是想要一種結構化的文檔,該文檔以定義角色和封裝角色的目標為表現手法,很好的為需求的描述和特征的枚舉提供了。所以,“案”更能表示其英文原意。而Test Case則可以翻譯成“測案”,如果不舒服,就叫“測試案例”好了。下面附上<<國際標準漢語大詞典>>對這兩個字的分別解釋。


          1.長形的桌子或架起來代替桌子用的長木板:~子。~板。書~。條~。拍~而起。
          2.提出計劃、方法和建議的文件或記錄:檔~。備~。議~。提~。方~。有~可查。~卷。~牘。
          3.事件,特指涉及法律問題的事件:慘~。血~。~件。~例。~犯。破~。
          4.古代有短腳盛食物的木托盤:舉~齊眉(形容夫妻相敬)。


          1.可以做依據的事物:~證。~題。舉~。~句。~如。
          2.規定:~外(不按規定的,和一般情況不同的)。體~。凡~。條~。破~。發凡起~。
          3.按規定的,照成規進行的:~會。~假。~行公事。
          4.調查或統計時指合于某種條件的具有代表性的事情:事~。病~。案~。

          我本人英語水平很爛(不是謙虛),所以對于翻譯也沒什么發言權,更不想跟技術翻譯精英們叫板,這篇隨筆僅是隨便聊聊,彌補一下中秋之夜沒有寫blog的憾事罷了。

          posted @ 2005-09-19 14:37 Brian Sun 閱讀(3032) | 評論 (7)編輯 收藏
          僅列出標題
          共8頁: 上一頁 1 2 3 4 5 6 7 8 下一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大理市| 紫金县| 来安县| 南皮县| 疏附县| 进贤县| 宜都市| 资源县| 河源市| 河南省| 克什克腾旗| 湄潭县| 石门县| 佳木斯市| 德兴市| 永吉县| 普定县| 浦城县| 阜城县| 鹤庆县| 牙克石市| 玉门市| 永兴县| 若羌县| 南靖县| 凌云县| 新和县| 井陉县| 南岸区| 龙里县| 扎囊县| 太保市| 德兴市| 台山市| 蒙山县| 九寨沟县| 清新县| 肇庆市| 肇东市| 托克托县| 巴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