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g in Blog

                     一些技術文章 & 一些生活雜碎
          虞美人①
          聽雨 

          少年聽雨歌樓上, 
          紅燭昏羅帳。 
          壯年聽雨客舟中, 
          江闊云低, 
          斷雁叫西風。② 

          而今聽雨僧廬下, 
          鬢已星星也。③ 
          悲歡離合總無情, 
          一任階前點滴到天明。 

          【作者】 
           字勝欲,號竹山,陽羨(今江蘇宜興)人,生卒年不詳。寧度宗咸淳十年(1274) 
           進士。宋亡不仕,抱節以終。其詞多承蘇、辛一路而兼有眾長,與周密、王沂
           孫、張炎并稱“宋末四大家”。有《竹山詞》。 
          【注釋】 
           ①此調原為唐教坊曲,初詠項羽寵姬虞美人,因以為名。又名《一江春水》、 
           《玉壺水》、《巫山十二峰》等。雙調,五十六字,上下片各四句,皆為兩仄
           韻轉兩平韻。 ②斷雁:失群的孤雁。 ③星星:形容鬢發斑白。 
          【品評】 
             此詞從“聽雨”這一獨特視角,表現了少年、壯年、晚年三個人生階段的 
           不同境遇、不同況味的不同感受。作者通過時空的跳躍,依次推出了三幅“聽 
           雨”的畫面,而將一生的悲歡歌哭滲透、融匯其中。“少年聽雨”的畫面,由 
           “歌樓”、“紅燭”、“羅帳”等綺艷意象交織而成,傳達出春風駘蕩的歡樂 
           情懷。盡管這屬于燈紅酒綠的逐笑生涯,畢竟與憂愁悲苦無緣,而作者著力渲
           染的正是“不識愁滋味”的青春風華。“壯年聽雨”的畫面,以“客舟”為中 
           心視點,而在四周點綴以“江闊”、“云低”、“斷雁”、“西風”等衰颯意 
           象,映現出在風雨飄搖中顛沛流離的坎坷遭際和悲涼心境。“而今聽雨”的畫 
           面,則刻意凸現出僧廬之冷寂與鬢發之斑白,借以展示晚年歷盡離亂后的憔悴 
           而又枯槁的身心。“悲歡離合總無情”,是追撫一生經歷得出的結論,蘊有無 
           限棖觸,不盡悲慨。“一任階前點滴到天明”,似乎已心如止水,波瀾不起, 
           但徹夜聽雨本身,卻表明他并沒有真正進入超脫沉靜的大徹大悟之境,只不過 
           飽經憂患,已具有“欲說還休”的情感調節和心理控制能力。三幅畫面前后銜 
           接而又相互映照,藝術地概括了作者由少到老的人生道路和由春到冬的情感歷 
           程。其中,既有個性烙印,又有時代折光:由作者的少年風流、壯年飄零、晚 
           年孤冷,分明可以透見一個歷史時代由興到衰、由衰到亡的嬗變軌跡,而這正 
           是此詞的深刻、獨到之處。
          posted on 2005-11-07 21:34 Sung 閱讀(13692) 評論(1)  編輯  收藏 所屬分類: 唐詩宋詞

          FeedBack:
          # re: 蔣捷《虞美人·少年聽雨歌樓上》
          2008-07-22 22:41 | roc
          請下回表明出處好嗎?  回復  更多評論
            
          主站蜘蛛池模板: 涟水县| 武汉市| 玉门市| 河间市| 克山县| 谷城县| 武宣县| 麻江县| 景洪市| 宜阳县| 乐业县| 和平县| 靖宇县| 顺义区| 北流市| 五台县| 剑河县| 绥中县| 精河县| 东港市| 江油市| 清徐县| 阳山县| 永德县| 万荣县| 黄浦区| 宣化县| 涿鹿县| 神池县| 阿拉善左旗| 民权县| 罗田县| 佛山市| 凤山县| 西林县| 大冶市| 通榆县| 长子县| 张掖市| 岑溪市| 五常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