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譯言 原作者: Bruce Judson 譯者: pestwave
序言
以往的看法都是錯誤的(Conventional Wisdom Is Just Plain Wrong)
這里有一組令人觸目驚心的數字。
超過一半(56%)的美國人夢想著開創自己的事業。美國是希望之地。但是很少人能抓住這個機會。工作是我們生活的中心。在35年甚至更長的 時間里 ——七萬多個小時,通常差不多是我們清醒時間的一半,我們中的大多數人每周都在工作(往返于工作之間)。但是只有很少一部分人能夠按照自己的意愿辦事,在 做我們擅長的事情,做我們喜歡做的事情。的確,2003年初Conference Board報道稱美國的工作滿意度再創新低:超過一半的美國人對自己的工作不滿意。蓋洛普對來自63個國家的101家公司的170萬雇員進行了提問,“工 作時你每天都有機會做你擅長的事么?”只有20%的在大公司工作的受訪者回答是肯定的。最后2004年蓋洛普調查發現超過70%的美國工人工作時“心不在 焉”,也就是說幾乎每四個工人中就有三個人上班走神,對工作或者公司漠不關心。
工作的人們感到不滿,覺得不能發揮自己的特長,他們想要從更大程度上主宰自己的命運。更重要的是他們感到正在浪費生命中的重要部分。 Nextoy, LLC的總裁Bob Fuhrer,也是一名成功的企業家,曾說道:“當我還是一個打雜的小孩兒時,公司里的老員工經常說,‘我真希望當時自己干’。我當時就下定決心,當我到 了他們的年紀時,不能有這樣的遺憾。”
當被問及“那么你為什么不開創自己的事業“時,大部分人都會談到和錢有關的問題。人們害怕不能滿足現在的財務需要,所以要工作。他們認為自己不具備成功開創自己的事業所需要的資金。這些問題當然很重要,也很現實,但是他們不再是商業生活中的主導力量。
今天,以往那些關于開創成功事業的看法已經站不住腳了。現在你不必先大筆的投入,不需要有很多雇員,也不再需要雄厚的財力。本書將詳細闡述為什么在今天的商業環境里,不用其他雇員只靠自己開創成功的事業,比以往更加容易可行。
一個重要的相關話題就是與創業初始相關的高風險。通常打算創業的美國人(你或者周圍的人)里有56%的人都清楚創業的高風險。普遍接受的規則是40%的新公司在一年之內倒閉,同時80%的新公司在成立5年內倒閉。如此高的失敗率廣為人知,難怪有經濟負擔的人按兵不動。
但是,本書將會討論如何大大降低創業風險。你能有效地控制這種風險。你能避免導致新公司迅速倒閉的失誤,學會成功企業家規避風險的步驟。
小時候第一次過馬路,我們被告知在過馬路之前先看看馬路兩側有沒有汽車,以免被車撞。創業與此大同小異。通過創業前采取特定的步驟,你能夠大大提高成功的機會。現在初次創業就成功要比以前容易多了。
同理你可以采取特定的步驟,在這個異常艱苦,競爭激烈的環境里,保證你的事業幸免于難,并壯大輝煌。本書詳細介紹這些思想和戰略。
開創建自己的事業還需要努力奮斗,自我奉獻和頑強毅力。在高度競爭的環境里我們別無選擇。本書介紹的方法需要旺盛的精力,不懈的努力和自覺 自律。但是在這里你會聽到來自成功企業家的不斷忠告:創業的自由讓這一切都值得付出。他們還發現這種自由賦予他們更旺盛的精力和更集中的焦點:當你單干 時,你自食其力。一分耕耘一分收獲。當你成功時,你就會得到經濟上的回報,你會因自食其力而滿足。
最后本書的一個重要信息是,在過去的幾年里,業務模式及相關科技的變化意味著現在就是創業的最佳時機。本書詳細闡述如何讓你的事業概念化,如何將你的精力和付出集中起來以成功開創自己的事業。
個人的力量(THE POWER OF INDIVIDUALS)
本書一本分是在講述個人的巨大力量。美國人很少相信人們能靠自己取得巨大的商業成功。傳統觀念認為隨著公司規模越來越大,個人企業家的影響力將越來越小。但事實上可能并非如此。現在個人力量變得史無前例地強大。
這種新力量不一定全是好事:古時候一個人能對一伙人造成多大傷害呢?靠一塊石頭,一根棍子,或者一把劍,一個人傷害不了太多人。隨著槍支和 炸彈的發明,這種力量得到了強化。現在我們都知道這樣一個事實:一個恐怖分子可以使用微型核武器或者生物技術給大批人造成傷害。隨著社會的進步,技術使個 人變得強大。
今天在商界中的同樣現象影響深遠。現在從積極的角度看,個人在商業中變得“極具殺傷力“。Oscar Wilde說:“不危險的思想不配稱之為思想。“本書充滿了讓你在商界中單干時變得極具殺傷力的思想。
誰該讀本書(WHO SHOULD READ THIS BOOK)
本書寫給那些曾經夢想單干的人。模糊的向往也好,打算實現的夢想也好,迫不得已也好,這本書為你們而寫。
整個社會都被誤導了-----開創成功的事業需要大量的財力,冒太大的風險,要認清無論如何都會失敗的現實。這些都是扯淡,本書告訴你為什么。
本書寫給半數美國人,那些夢想著單干的人,包括:
尋求更大的財務自由和生活自由的在職的,離職的公司領導和雇員。那些由于公司裁員而下崗決定下一步怎么走的人。
從本書具有建設性的方法中受益的企業家。
夢想單干卻缺乏資金的小公司的雇員。
在家里想以自己的方式重新工作的父母
擁有充沛的時間而非金錢,打算創業的老人。
關于本書(THE STORY BEHIND THIS BOOK)
很有必要了解本書的來歷。本書很多方面源自于耶魯管理學院的一段為期數年的大冒險。幾年前,我與別人共同執教一門設計網絡技術應用的市場營 銷課。當我深入思考我們的課程的內涵--并和同事同學互動---時,我開始意識到我在提出一套和個人創業有關的理論體系。我發現這些思想如此引人注意-- -如此與傳統看法相悖--以致于我只有一件事情要做:自己創業驗證這些想法。
一方面,我將這些商業活動看成是生動的實驗室。它們將檢驗我那些似是而非的理念。另外一方面,一想到我將通過開創成功的事業成為自己命運的主宰并為家人賺取可觀的收入時,我感到無比興奮。
自那時起,我已經在這些思想基礎之上開辦了幾家公司。其中的一個,Speed Anywhere, Inc。 (www.SpeedAnywhere.com ),將在本書中大量討論。這些努力的成果讓我得出這樣的結論:在適當的條件下,本書的思想會讓人受益匪淺。正值電訊業垮臺巔峰之際,我迅速成立了后來成為 美國最大的B2B寬帶營銷公司。當電訊業失去50萬個就業機會并宣布大量破產的時候,在幾乎沒有啟動資金的情況下,我成立了公司,并很快盈利,為1萬5千 多家客戶提供服務。在大部分時間里,speed Anywhere的運轉完全靠一個兼職員工:我自己。
第二個公司,Health Plans Today (www .HealthPlansToday.com),進一步驗證了我在這里闡述的理論。啟動一個月,我就成為了領先的網上健康保險運營商之一。現在有超過 2500個不同的個人和公司,大大小小,從事網上健康保險營銷。我的公司很快在這個競爭激烈的市場中名列前茅。
此外,還有一些親身經歷的內容,后來成為我思想的一部分:我查找并拜訪了大量企業家,他們也在沒有或者很少雇員,有限的啟動資金的情況下, 開創了成功的事業。這些調研擴展并深化了我那些不斷進化的思想:這些企業家和我的想法不謀而合。在不同的行業里,他們使用了類似的操作原理,有令人吃驚的 類似經歷。你將在本書中見到他們。你將發現他們依照某些驚人類似的思想和方法開創了不同的事業。
有了這些大量的數據和經歷,是拆穿神話的時候了。一個新的企業家時代即將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