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測試流程(轉)
不知不覺做華為外包項目已一年多了,曾在華為常駐過,也曾負責過項目的測試,感覺對華為外包項目的測試流程較熟悉,故寫些心得來與大家分享。
如果競標成功,項目就開始要啟動了。
華為方會提供一份CRS(客戶需求)和SOW(工作任務書),華為方派人過來進行需求培訓,這時該項目的測試組長也要參與到項目需求的培訓和評審,也就是測試工作應該從需求開始介入。
項目經理編寫《項目計劃》,開發(fā)人員產出《SRS》,這時測試組長就要根據SOW開始編寫《測試計劃》,其中包括人員,軟件硬件資源,測試點,集成順序,進度安排和風險識別等內容。
《測試計劃》編寫完成后需要進行評審,參與人員有項目經理,測試經理和華為方人員,測試組長需要根據評審意見修改《測試計劃》,并上傳到VSS上,由配置管理員管理。
待開發(fā)人員把《SRS》歸納好并打了基線,測試組長開始組織測試成員編寫《測試方案》,測試方案要求根據《SRS》上的每個需求點設計出包括需求點簡介,測試思路和詳細測試方法三部分的方案。《測試方案》編寫完成后也需要進行評審,評審人員包括項目經理,開發(fā)人員,測試經理,測試組長,測試成員和華為方;如果華為方不在公司,就需要測試組長把《測試方案》發(fā)送給華為進行評審,并返回評審結果。測試組長組織測試成員修改測試方案,直到華為方評審通過后才進入下個階段――編寫測試用例。
測試用例是根據《測試方案》來編寫的,通過《測試方案》階段,測試人員對整個系統(tǒng)需求有了詳細的理解。這時開始編寫用例才能保證用例的可執(zhí)行和對需求的覆蓋。測試用例需要包括測試項,用例級別,預置條件,操作步驟和預期結果。其中操作步驟和預期結果需要編寫詳細和明確。測試用例應該覆蓋測試方案,而測試方案又覆蓋了測試需求點,這樣才能保證客戶需求不遺漏。同樣,測試用例也需要通過開發(fā)人員,測試人員和華為方的評審,測試組長也需要組織測試人員對測試用例進行修改,直到華為方評審通過。
在我們編寫測試用例的階段,開發(fā)人員基本完成代碼的編寫,同時完成單元測試。華為的外包項目一般是一次性集成,所以軟件轉測試部后直接進行系統(tǒng)測試。測試部對剛轉過來的測試版本進行預測試,如果軟件未實現CheckList清單上的10%,測試部會把該版本打回。否則,軟件轉測試部進行系統(tǒng)測試。根據《測試計劃》進度安排,測試組長進行多輪次的測試,每輪測試完成后測試組長需要編寫測試報告,其中包括用例執(zhí)行通過情況,缺陷分布情況,缺陷產生原因,測試中的風險等等,這時測試人員就修改增加測試用例。待到開發(fā)修改完bug并轉來新的測試版本,測試部開始進行第二輪的系統(tǒng)測試,首先回歸完問題單,再繼續(xù)進行測試,編寫第二輪的測試報告,如此循環(huán)下去,直到系統(tǒng)測試結束。在系統(tǒng)測試期間,測試人員還需要編寫驗收手冊,驗收用例和資料測試用例等。
完成系統(tǒng)測試后,軟件就開始轉到華為進行驗收測試,其中大概測試半個月,一般會要求測試部派人到華為方進行協助測試,并發(fā)回問題單給公司開發(fā)人員修改。
如果驗收發(fā)現的缺陷率在SOW規(guī)定的范圍內,那么驗收成功,華為方付錢給公司,項目結束。如果超過規(guī)定的缺陷率,那么公司可能要罰錢了,整個項目組的成員(包括開發(fā)和測試)都可能要罰了。這種情況也會有,如果按照流程做事,概率不會很大。
測試流程的規(guī)范是很重要的,但是如果要成為優(yōu)秀的測試人員只知道流程還是不夠的,需要學習的東西還很多,包括熟悉相關測試業(yè)務,計算機專業(yè)知識(linux,oracle,tcp/ip等),開發(fā)的架構和語言,性能測試和系統(tǒng)瓶頸分析、調優(yōu)等。還有性格(細心,耐心)和人際溝通能力也是很重要的決定條件。任重而道遠,我剛起步,希望大家一起在測試的路上互勵互勉。
posted on 2007-05-28 16:02 liaojiyong 閱讀(3452) 評論(1) 編輯 收藏 所屬分類: Tes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