漁夫 蛇 青蛙的故事
漁夫看到船邊有條蛇,口中正銜著一只青蛙。漁夫動了惻隱之心,把青蛙從蛇的口中救了出來。但漁夫又為蛇將挨餓而難過,便拿出一瓶酒,往蛇的口中滴了幾滴。 蛇高興地游走了,青蛙也為重獲新生而高興,漁夫則為自己的善舉而感到快樂。他想,這真是皆大歡喜!沒料到,僅僅過了幾分鐘,漁夫聽到有東西在叩擊他的船 板。他低頭一看,那條蛇又回來了,而且嘴里咬著兩只青蛙——它來討要更多酒的獎賞!
漁夫的本意是希望蛇不再捕捉青蛙,但是由于憐憫而給了它幾滴酒——這是獎勵而不是懲罰,結果事與愿違。你獎勵了什么行為,就會得到更多這樣的行為。所以,這則寓言要告訴我們的是,別去獎勵那些錯誤的行為。
我們再講一個企業獎勵錯誤行為的故事
一家企業制定了一個規定,如果該企業的員工加班到晚上7 點可以獲得10元錢的晚餐補助,如果加班到8點可以打出租車回家(平常5點下班)。該獎勵制度執行了一段時間之后,公司管理者竟然發現,有很多員工在正常 下班前或者很早就已經完成了工作,但是他們居然不正常下班而是留下來繼續加班,有的待到七點,有的待到八點以后。一個管理者親眼看見一個員工在下午4點前 就完成了文檔整理,然后一直在那里上網聊天一直到晚上8點。
你也行會認為這些員工鉆公司的空子有些不太好,但是這不能完全怪他們,因為早早的完成工作不見的會得到公司的獎勵,相反有意把工作拖到晚上8點之后就可以拿到打車費,并且能免費獲得一頓飯錢,多劃算呀!
管理者一定要牢記住這句話"受到獎勵的事情人們都喜歡去做" 為此管理者應該仔細檢測獎勵制度,哪些是積極的 ,哪些可能帶來消極的影響,修改掉哪些不合理的部分,通過獎勵正確的行為來獲得自己想要的結果。
美國管理專家拉伯福認為,企業在獎勵員工方面最常范的十個錯誤.
1、需要好的結果,卻獎勵了那些看上去最忙碌,工作時間最長的人
2、要求工作的質量,卻設下了不合理的完成工期
3、希望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卻獎勵那些治標不治本的人
4、要求員工對公司忠誠,卻支付高薪給新來的員工或威脅要離職的員工
5、要求事情簡單化,卻獎勵制造瑣碎和使事情復雜化的人
6、想要創造和諧的工作環境,卻獎勵那些光說不做并且經常抱怨的人
7、要求員工有創意,卻指責那些公司里有特立獨行的人
8、要求節儉,卻獎勵那些浪費資源的人
9、要求員工有團隊精神,卻犧牲團隊利益獎勵那些投機取巧的人
10、要求創新,卻獎勵保守的人,責罰未能完成的創意
如何改進我們的獎勵行為
孔子云:舉一而不能以三反,不可教也。每一個治理者都可以對照拉伯福所說的這十種錯誤,舉一反三,驗照一下自己是不是犯過類似的錯誤。例如:
1、 我們 是不是口頭上公布講究實績、注重實效,卻往往獎勵了那些專會做表面文章、投機取巧之人?
2、 我們是不是口頭上公布員工考核以業績為主,卻往往憑主觀印象評價和獎勵員工?
3、 我們是不是口頭上公布鼓勵創新,卻往往處罰了敢于創新之人?
4、 我們是不是口頭上公布鼓勵不同意見,卻往往處罰了敢于發表不同意見之人?
5、 我們是不是口頭上公布按章辦事,卻往往處罰了堅持原則的員工?
6、 我們是不是口頭上鼓勵員工勤奮工作、努力奉獻,卻往往獎勵了不干實事、專事搗鬼、鉆營之人?
總結
總之,我們每一個治理者都要牢記:“在表現與獎勵之間建立起正確的連帶關系,是改進組織運作的唯一要訣”。在考核和獎勵員工時非凡要注重的是,要注重其實 際業績,而不要注重其口頭上怎么說。不能獎勵了投機取巧,冷落了埋頭實干,否則以后我們指望誰來做事呢?
治理大師卡耐基說過:我年紀越大,就越不重視別人說些什么,我只看他們做些什么。其實中國古賢更早就說過這樣的話:“始吾于人也,聽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 人也,聽其言而觀其行”。在獎罰問題上,每個治理者確實不可粗心大意,草率行事。否則,“種瓜得瓜,種豆得豆”,種下了苦果可是要自己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