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一
去過廟的人都知道,一進廟門,首先是彌陀佛,笑臉迎客,而在他的北面,則是黑口黑臉的韋陀。
但相傳在很久以前,他們并不在同一個廟里,而是分別掌管不同的廟。 彌樂佛熱情快樂,所以來的人非常多,但他什么都不在乎,丟三拉四,沒有好好的管理賬務,所以依然入不敷出。而韋陀雖然管賬是一把好手,但成天陰著個臉,太 過嚴肅,搞得人越來越少,最后香火斷絕。
佛祖在查香火的時候發現了這個問題,就將他們倆放在同一個廟里,由彌樂佛負責公關,笑迎八方客,于是香火大旺。而韋陀鐵面無私,錙珠必較,則讓他負責財務,嚴格把關。在兩人的分工合作中,廟里一派欣欣向榮景象。
故事二
在動物園里的小駱駝問媽媽:"媽媽媽媽,為什么我們的睫毛那么地長?"
駱駝媽媽說:"當風沙來的時候,長長的睫毛可以讓我們在風暴中都能看得到方向。"
小駱駝又問:"媽媽媽媽,為什么我們的背那么駝,丑死了!"
駱駝媽媽說:"這個叫駝峰,可以幫我們儲存大量的水和養分,讓我們能在沙漠里耐受十幾天的無水無食條件。"
小駱駝又問:"媽媽媽媽,為什么我們的腳掌那么厚?"
駱駝媽媽說:"那可以讓我們重重的身子不至于陷在軟軟的沙子里,便于長途跋涉啊。"
小駱駝高興壞了:"嘩,原來我們這么有用啊!!可是媽媽,為什么我們還在動物園里,不去沙漠遠足呢?"
故事三
有個魯國人擅長編草鞋,他妻子擅長織白絹。他想遷到越國去。友人對他說:“你到越國去,一定會貧窮的。”“為什么?”“草鞋,是用來穿著走路的,但越國人 習慣于赤足走路;白絹,是用來做帽子的,但越國人習慣于披頭散發。憑著你的長處,到用不到你的地方去,這樣,要使自己不貧窮,難道可能嗎?”
故事一告訴我們:其實在用人大師的眼里,沒有廢人,正如武功高手,不需名貴寶劍,摘花飛葉即可傷人,關鍵看如何運用。
故事二告訴我們:天生我才必有用,可惜現在沒人用。一個好的心態+一本成功的教材+一個無限的舞臺=成功。每個人的潛能是無限的,關鍵是要找到一個能充分發揮潛能的舞臺。
故事二告訴我們:一個人要發揮其專長,就必須適合社會環境需要。如果脫離社會環境的需要,其專長也就失去了價值
個人理解和感悟:充分發揮員工的長處
管理者的任務,簡單的說就是找到對的人,把他們放到對的地方,然后鼓勵他們充分發揮自己的創意,完成本職工作,在這個過程中管理者既要用人職場,又要容忍之短,使員工最大限度的發揮自己的才能,達到合理使用人才的目的。
正確的用人之道,就是用人的長處,即讓一個人的長處和優勢得到充分的發揮,讓一個人的短處和劣勢得到有效的避免,正所謂“人盡其才,物盡其用”“木匠手中 無爛木”“智者不用其短,而用愚人之所長也”,從某種意義上說天下沒有無用之人,一個擅長用人的管理者,能將每個人都派上用場
如何才能揚人之所長
1、管理者必須做到客觀公正。每個人都不可避免的會有自己的好惡,也會收到成見、偏見影響、管理者一定要待人寬容,心胸開闊,一切從公司的利益出發,不可錯過一個人才
2、管理者應該充分利用科學方法。人才入冰山,其優秀特質浮出水面的只有1/3 ,如果不運用一些科學的方法很難看出來,方法有很多,筆試、面試、心理測試、情景模擬、評價中心等,在使用的過程中要注意靈活運用
3、將人才放到對的位置上。根據其特點,為其提供充分展示自己能力的平臺,讓其在實際的工作中不斷鍛煉
4、適時展開具有針對性、個性化的培訓。培訓不但要補員工所短,同時應該培訓員工長處,讓員工之“長”根突出、更醒目。并讓其在你的公司里面形成一定的品牌
5、優化配置、平衡互補,取各家之“長”溶于一爐,并相互揚“長”,相互促“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