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筆 - 312, 文章 - 14, 評論 - 1393, 引用 - 0
          數(shù)據(jù)加載中……

          新書內(nèi)容連載(2):Android中的Activity的生命周期

            本文為原創(chuàng),如需轉(zhuǎn)載,請注明作者和出處,謝謝!

          本文為新書《Android/OPhone開發(fā)完全講義》的內(nèi)容連載。《Android/OPhone開發(fā)完全講 義》書一將在近期出版,敬請關(guān)注。

          上一篇:新書內(nèi)容連載(1):自定義Android組件之帶圖像的TextView

          Activity從建立到銷毀的過程中需要在不同的階段調(diào)用7個生命周期方法。這7個生命周期方法的定義如下:

          protected void onCreate(Bundle savedInstanceState)
          protected void onStart()
          protected void onResume()
          protected void onPause()
          protected void onStop()
          protected void onRestart()
          protected void onDestroy()

          上面7個生命周期方法分別在4個階段按著一定的順序進行調(diào)用,這4個階段如下:

          1.  開始Activity:在這個階段依次執(zhí)行3個生命周期方法:onCreate、onStart和onResume。
          2.  Activity失去焦點:如果在Activity獲得焦點的情況下進入其他的Activity或應用程序,這時當前的Activity會失去焦點。在這一階段,會依次執(zhí)行onPause和onStop方法。
          3. Activity重新獲得焦點:如果Activity重新獲得焦點,會依次執(zhí)行3個生命周期方法:onRestart、onStart和onResume。
          4.  關(guān)閉Activity:當Activity被關(guān)閉時系統(tǒng)會依次執(zhí)行3個生命周期方法:onPause、onStop和onDestroy。

          如果在這4個階段執(zhí)行生命周期方法的過程中不發(fā)生狀態(tài)的改變,那么系統(tǒng)會按著上面的描述依次執(zhí)行這4個階段中的生命周期方法,但如果在執(zhí)行的過程中改變了狀態(tài),系統(tǒng)會按著更復雜的方式調(diào)用生命周期方法。

          在執(zhí)行的過程中可以改變系統(tǒng)的執(zhí)行軌跡的生命周期方法是onPauseonStop。如果在執(zhí)行onPause方法的過程中Activity重新獲得了焦點,然后又失去了焦點。系統(tǒng)將不會再執(zhí)行onStop方法,而是按著如下的順序執(zhí)行相應的生命周期方法:

           

          onPause -> onResume-> onPause

          如果在執(zhí)行onStop方法的過程中Activity重新獲得了焦點,然后又失去了焦點。系統(tǒng)將不會執(zhí)行onDestroy方法,而是按著如下的順序執(zhí)行相應的生命周期方法:

           

           

          onStop -> onRestart -> onStart -> onResume -> onPause -> onStop


          1詳細描述了這一過程。

          圖1  Activity的生命周期

          從圖1所示的Activity生命周期不難看出,在這個圖中包含了兩層循環(huán),第一層循環(huán)是onPause -> onResume -> onPause,第二層循環(huán)是onStop -> onRestart -> onStart -> onResume -> onPause -> onStop。我們可以將這兩層循環(huán)看成是整合Activity生命周期中的子生命周期。第一層循環(huán)稱為焦點生命周期,第二層循環(huán)稱為可視生命周期。也就是說,第一層循環(huán)在Activity焦點的獲得與失去的過程中循環(huán),在這一過程中,Activity始終是可見的。而第二層循環(huán)是在Activity可見與不可見的過程中循環(huán),在這個過程中伴隨著Activity的焦點的獲得與失去。也就是說,Activity首先會被顯示,然后會獲得焦點,接著失去焦點,最后由于彈出其他的Activity,使當前的Activity變成不可見。因此,Activity有如下3種生命周期:

          1. 整體生命周期:onCreate -> ... ... -> onDestroy。
          2. 可視生命周期:onStop -> ... ... -> onPause。
          3. 焦點生命周期:onPause -> onResume。

          注意:在圖1所示的Activity生命周期里可以看出,系統(tǒng)在終止應用程序進程時會調(diào)用onPauseonStoponDesktroy方法。而onPause方法排在了最前面,也就是說,Activity在失去焦點時就可能被終止進程,而onStoponDestroy方法可能沒有機會執(zhí)行。因此,應該在onPause方法中保存當前Activity狀態(tài),這樣才能保證在任何時候終止進程時都可以執(zhí)行保存Activity狀態(tài)的代碼。

           

           

           





          Android開發(fā)完全講義(第2版)(本書版權(quán)已輸出到臺灣)

          http://product.dangdang.com/product.aspx?product_id=22741502



          Android高薪之路:Android程序員面試寶典 http://book.360buy.com/10970314.html


          新浪微博:http://t.sina.com.cn/androidguy   昵稱:李寧_Lining

          posted on 2010-05-04 11:13 銀河使者 閱讀(2292) 評論(0)  編輯  收藏 所屬分類: 原創(chuàng)移動(mobile)GoogleAndroid/OPhone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文成县| 屏山县| 清水县| 韩城市| 珠海市| 华蓥市| 深泽县| 清镇市| 平舆县| 石城县| 罗城| 稻城县| 淮北市| 道真| 太湖县| 图片| 永泰县| 木里| 福清市| 佛冈县| 革吉县| 沧源| 喀喇| 长治市| 天峻县| 昌邑市| 临颍县| 西平县| 普定县| 阳江市| 自贡市| 普陀区| 甘谷县| 通许县| 黄浦区| 天津市| 工布江达县| 米脂县| 吉安市| 库尔勒市| 方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