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ngheng123456789

            BlogJava :: 首頁 :: 聯系 :: 聚合  :: 管理
            297 Posts :: 68 Stories :: 144 Comments :: 0 Trackbacks
           

          佛告比丘,諸佛常法:毘婆尸菩薩,從兜率天降神母胎,專念不亂。其母奉持五戒,梵行清凈,篤信仁愛,諸善成就,安樂無畏,身壞命終,生忉利天。此是常法。

          佛陀又告訴諸比丘們有關于諸佛的常法:毘婆尸菩薩從兜率陀天降神住入母胎時,是正念而不動亂。其母因之而能奉持五戒,而能梵行清凈,而能篤信仁愛,諸善都能成就,能夠安樂而沒有畏懼之心。肉身壞滅壽命終了時,即會上生忉利天宮,這是諸佛降神入胎時的常法。

          「佛」陀又「告」示諸「比丘」們,有關于「諸佛」的「常法」。「毘婆尸菩薩」自「從兜率」陀「天,降神」入在「母胎」時,是「專念」正定「不亂」。「其母」因此能夠「奉持五戒」。五戒又叫做五法。為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是學佛人的通戒。始自做人、生天,終至成佛作租,均需五戒為下手工夫,是佛道修行最為根本的學處。奉為奉承,持為持守,奉持是表示拳拳服膺,徹底的禁絕,對于五戒已不再冒犯之謂。「梵行清凈」。梵行為清凈之行,主要在于斷除淫欲,通常都為梵天之行法,惟梵則攝四禪四無色定,通取一切戒,也為之梵行。「篤信仁愛」。篤信為忠實可賣,仁愛即對人有同情心,都是值得令人敬佩之人的動作。「諸善成就,安樂無畏」。諸善是所有的人天善行,凡是善業都完滿無缺。安樂即身安心樂,所謂身無危險故安,心無憂惱故樂,無畏則泰然自若,無所畏懼之謂。凡是仁慈行善的人,則得身安心樂,無論在什么地方,遇到什么事,都能逢兇化吉,是心安理得之故,自不會有甚么畏懼可言。

          「自壞命終,生忉利天」。忉利天譯為三十三天,是欲界六層天的第二層天。據說在須彌山頂,四方各有八天,中有一天,是帝釋(天帝)所住的地方。懷有菩薩圣胎之母,因有如上所述的種種功德善行,故當他因生產而肉身損壞,而壽命終了后,即會上升到忉利天去享受天福。「此」種事情也「是」諸佛降靈入胎時的「常法」。

          爾時世尊,而說偈言:

          持人中尊身,精進戒具足,后必受天身,此緣名佛母。

          這時釋尊又用偈說:

          懷有人中尊──佛陀的生身之人,因精進于善,戒律具足,死后必定會受天身,由此因緣,名叫佛母。

          「持人中尊身」的人中尊,是指佛陀。佛陀為天中天,人中人,是人中最為尊貴的人。持為把持,是握有。可解釋為因懷有人中尊──佛陀的肉身之故,會承其福陰。「精進戒具足」。精進指諸善行,戒指五戒,是一切眾生的根本戒律,根本既固,即余末定牢,所以說,一切戒律都守持得具足不缺。這樣,即「后必受天身」,也就是行持禁戒,精進于善行的人,已具有了很大的福德,死后必定會得上天上界,去受天神之身。「此緣名佛母」。懷有菩薩圣胎的人,定有如上述的種種功德,是不可思議的一件事。也許如偈頌所說的,因此之故,才叫做佛母。也許佛陀降生后,就會普渡群生,一切眾生定會沾潤到佛陀的大恩大德,而佛陀的降生必需有一位肉身的母親,如沒有她,佛陀就無從托胎誕生,故佛母的功德也是非常的大,所以方會提到佛母離世后之生處。

          posted on 2010-08-31 09:39 哼哼 閱讀(238) 評論(0)  編輯  收藏 所屬分類: 如是我聞
          主站蜘蛛池模板: 富阳市| 重庆市| 静乐县| 马边| 漳浦县| 滨海县| 黄陵县| 库尔勒市| 北碚区| 班戈县| 修文县| 安乡县| 冷水江市| 普宁市| 临高县| 鹤壁市| 晋江市| 隆尧县| 泰州市| 库尔勒市| 汉中市| 邓州市| 手游| 甘洛县| 新田县| 陵水| 丹凤县| 滨州市| 夏河县| 巴林右旗| 蒲江县| 惠水县| 吐鲁番市| 北票市| 洪江市| 璧山县| 眉山市| 昭觉县| 百色市| 随州市| 齐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