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最近在使用Cognos做前臺Report的時候,業務部門反映了一個問題,就是有幾處的四舍五入出現了錯誤。在查看了Report之后發現確實如此,檢查了所有環節都覺得不太會有設置不對的地方,到網上查了查資料,無意中發現原來四舍五入不止我們小學時交的那一種,還有一種是“四舍六入五成雙”的方法,根據這個規則又回去看數據,果然對應的是這個方法。 閱讀全文
05 2009 檔案
摘要: 今天需要對用戶進行鎖定操作,發現居然不知道操作的命令格式,找來找去也沒找到,還是上網查一下。其實只是一個簡單的操作,就是修改密碼、用戶鎖定、密碼過期這3個操作,為了避免忘記,特地在這里記一下。最后還附有Oracle默認安裝后的用戶及意義,也了解一下。
閱讀全文
閱讀全文
摘要: 要在遠程對Linux服務器桌面進行控制,一般都要用到Xmanager,但是要使用這個東東是要經過一定的配置才可以的,下面針對RedHat AS4|AS5兩個不同的環境,對系統的配置來說明一下使用遠程桌面控制的過程: 閱讀全文
摘要: 在剛安裝完Oracle之后就發現監聽器起不起來,每次 $lsnrctl start 都報以下錯誤:
閱讀全文
閱讀全文
摘要: 今天在論壇上看到了rlwrap工具,感覺很好,但自己搞了半天才裝上(沒辦法,誰讓偶是超級菜鳥呢~),我把總結發一下,方面需要的朋友.
blog http://www.keycn.com/?p=5 閱讀全文
blog http://www.keycn.com/?p=5 閱讀全文
摘要: 接著昨天的繼續,有定期的備份就必定要有定期的刪除。在Windows下的定期刪除可以使用forfiles命令。從功能上來說肯定沒有Linux下的find命令來得強大,但是也基本可以滿足一些簡單的操作了。需要注意的是,這個命令在XP下是沒有的,只有在2003或者VISTA下支持。所以如果要用的話,可以把forfiles.exe文件拷到windows\system32下面。
閱讀全文
閱讀全文
摘要: 最近想要在Windows下批量備份文件成不同的日期后綴,需要一個時間變量,于是翻閱了很多資料,發現可以用set命令很方便得在bat中實現。于是順便也研究了一下set命令的詳細使用方法。首先來看一下set命令的官方help:
閱讀全文
閱讀全文
摘要: 了解一下10g之后可以新加入的偽劣ORA_ROWSCN,在判斷表的更新時間,是否有記錄被修改的時候比較有用。而且在9i之后,SCN號已經可以和時間互相轉換了,所以使用起來是比較方便的。但是要注意的有幾個事情: 閱讀全文
摘要: 最近看同事操作數據庫,用到了copy命令,驚嘆自己之前竟然不知道。趕緊看了一下,雖然這么命令很簡單,但是確實是很有用。
閱讀全文
閱讀全文
摘要: OSI是一個開放性的通行系統互連參考模型,他是一個定義的非常好的協議規范。OSI模型有7層結構,每層都可以有幾個子層。下面我簡單的介紹一下這7層及其功能。
閱讀全文
閱讀全文
摘要: 自然表達式轉換為前/中/后綴表達式,其實是很簡單的。首先將自然表達式按照優先級順序,構造出與表達式相對應的二叉樹,然后對二叉樹進行前/中/后綴遍歷,即得到前/中/后綴表達式。
閱讀全文
閱讀全文
摘要: 計算機系統是一個復雜的系統,而且影響其可靠性的因素也非常繁復,很難直接對其進行可靠性分析;但通過建立適當的數學模型,把大系統分割成若干子系統,可以簡化其分析過程。常見的系統可靠性數學模型有以下三種:
閱讀全文
閱讀全文
摘要: 使用嵌入式SQL,必須解決如下幾個問題:
…… 閱讀全文
…… 閱讀全文
摘要: 磁盤上的數據都存放于磁道上。磁道就是磁盤上的一組同心圓,其寬度與磁頭的寬度相同。為了避免減少干擾,磁道與磁道之間要保持一定的距離(inter-track gap),沿磁盤半徑方向,單位長度內磁道的數目稱之為道密度(道/英寸,TPI),最外層為0道。…… 閱讀全文
摘要: 最近想初步了解一下匯編的內容,在網上搜了搜,發現一篇寫得很不錯的文章,特地轉過來留存。寫得淺顯易懂,而且加入了很多個人的見解,比書上寫的好懂多了。比較欽佩作者,可惜找了半天沒有找到這篇文章的原作者是誰。轉載地址:http://www.zxbc.cn/html/20070611/22772.html 閱讀全文
摘要: 今天來學習一下編譯原理的文法相關知識。這是屬于計算機的基礎內容,還是比較有用的一塊內容,比較類似于數據結構,但是針對計算機的低級語言。一般來講比較難以理解,暫時就只是了解一下吧。OK開始:
閱讀全文
閱讀全文
摘要: 當個程序段或語句(指令)引用了其它程序段或語句(指令)中所定義或使用的數據名(即存貯區、地址等)或代碼時,他們之間就發生了聯系。一個程序被劃分為若干模塊時,聯系既可存在于模塊之間,也可存在于一個模塊內的程序段或語句之間,即模塊內部。聯系反映了系統中程序段或語句之間的關系,不同類型的聯系構成不同質量的系統。因此,聯系是系統設計必須考慮的重要問題。
閱讀全文
閱讀全文
摘要: 很久以前看過的一個帖子,今天又翻到了,覺得還挺有意思的,摘錄一下:
http://www.itpub.net/viewthread.php?tid=977079&extra=page%3D1%26amp%3Bfilter%3Ddigest 閱讀全文
http://www.itpub.net/viewthread.php?tid=977079&extra=page%3D1%26amp%3Bfilter%3Ddigest 閱讀全文
摘要: utl_file包的應用是非常廣泛的,而且也很實用,應為Oracle雖然有SQL*Loader可以將文本的內容讀到數據庫里,但是不能將數據庫內容輸出到文本。所以基本上是要用到utl_file包來操作。今天又要用的時候搜了一下以前的博客,發現都沒有涉及到這個,所以今天特別來仔細得了解一下這個包的用法。 閱讀全文
摘要: 看書的時候發現模式分解的無損連接判斷不太搞得清楚,去找了篇文章來看看,總算是弄明白了,懶得打字直接截圖下來保存:
閱讀全文
閱讀全文
摘要: 分布式數據庫系統是在集中式數據庫系統的基礎上發展來的。是數據庫技術與網絡技術結合的產物。
分布式數據庫系統有兩種:一種是物理上分布的,但邏輯上卻是集中的。這種分布式數據庫只適宜用途比較單一的、不大的單位或部門。另一種分布式數據庫系統在物理上和邏輯上都是分布的,也就是所謂聯邦式分布數據庫系統。由于組成聯邦的各個子數據庫系統是相對“自治”的,這種系統可以容納多種不同用途的、差異較大的數據庫,比較適宜于大范圍內數據庫的集成。 閱讀全文
分布式數據庫系統有兩種:一種是物理上分布的,但邏輯上卻是集中的。這種分布式數據庫只適宜用途比較單一的、不大的單位或部門。另一種分布式數據庫系統在物理上和邏輯上都是分布的,也就是所謂聯邦式分布數據庫系統。由于組成聯邦的各個子數據庫系統是相對“自治”的,這種系統可以容納多種不同用途的、差異較大的數據庫,比較適宜于大范圍內數據庫的集成。 閱讀全文
摘要: PV原語通過操作信號量來處理進程間的同步與互斥的問題。其核心就是一段不可分割不可中斷的程序。信號量的概念1965年由著名的荷蘭計算機科學家Dijkstra提出,其基本思路是用一種新的變量類型(semaphore)來記錄當前可用資源的數量。
閱讀全文
閱讀全文
摘要: 對UML不是很了解,簡單得了解一下UML設計中有的圖例及基本作用。首先對UML中的各個圖的功用做一個簡單介紹:
閱讀全文
閱讀全文
摘要: 白盒測試作為測試人員常用的一種測試方法,越來越受到測試工程師的重視。白盒測試并不是簡單的按照代碼設計用例,而是需要根據不同的測試需求,結合不同的測試對象,使用適合的方法進行測試。因為對于不同復雜度的代碼邏輯,可以衍生出許多種執行路徑,只有適當的測試方法,才能幫助我們從代碼的迷霧森林中找到正確的方向。本文介紹六種白盒子測試方法:語句覆蓋、判定覆蓋、條件覆蓋、判定條件覆蓋、條件組合覆蓋、路徑覆蓋。
閱讀全文
閱讀全文
摘要: 系統測試的任務是把軟件放在實際的硬件和網絡環境中進行測試,主要測試軟件的非功能需求和質量屬性是否得到滿足。系統測試通常采用黑盒測試,強調的是功能而不是結構。計算機軟件是基于計算機系統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在系統測試之前,軟件工程師應完成下列工作:
閱讀全文
閱讀全文
摘要: 一個作業從交給計算機系統到執行結束推出系統,一般都要經歷提交、后備、執行和完成四個狀態。其狀態狀態轉換如圖所示:
閱讀全文
閱讀全文
摘要: 一直在將保證數據庫的一致性,但是到底什么是一致性,一般的DBMS如何保證數據庫的一致性的?對這個問題一直都沒有一個很直觀、完整的認識,所以專門研究了一下數據庫的一致性問題,學習的結果如下:
閱讀全文
閱讀全文
摘要: 在linux中的每一個文件或目錄都包含有訪問權限,這些訪問權限決定了誰能訪問和如何訪問這些文件和目錄。…… 閱讀全文
摘要: 大致總結了一下linux下各種格式的壓縮包的壓縮、解壓方法。但是部分方法我沒有用到,也就不全,希望大家幫我補充,我們將隨時修改完善,謝謝!
閱讀全文
閱讀全文
摘要: 筆記本的性能還可以,2G內存、2G主頻雙核CPU,以前一直也沒發揮什么大的作用,于是想裝多幾個版本的Oracle來做測試。就下載了從9i到11g的3個版本的Oracle,還有OWB、BI等一些OUI軟件,一起來安裝一下,但是第一次的安裝并不太順利,很多環境配置都出了問題,第二次全部卸載之后又參考了網上的一些資料,配置了N久總算是順利裝上了,介紹一下經驗:
閱讀全文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