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最簡單的方面來說,AspectJ安裝很簡單:
1.從http://www.aspectj.org下載最新版本(目前版本是1.6.0)。
2.通過雙擊下載下來的JAR來安裝。其默認(rèn)安裝目錄為asprctj1.6目錄。
3.可在安裝目錄的bin目錄下調(diào)用ajc命令查看幫助。
4.使用AspectJ只需復(fù)制aspectjrt.jar即可。
二. 第一個簡單的方面
簡單的業(yè)務(wù)邏輯Java類














AspectJ的簡單的HelloWorld方面












將上述兩個文件保存在同一目錄中,運行ajc命令,編譯這兩個文件,并產(chǎn)生方面和類的.class文件。
ajc -classpath %MY_CLASSPATH% -d %MY_DESTINATION_DIRECTORY% com/oreilly/aspectjcookbook/MyClass.java com/oreilly/aspectjcookbook/HelloWorld.java
在使用上述命令過程中,需要確保aspectjrt.jar在你的類路徑中。
ajc編譯器會將產(chǎn)生兩個.class文件:MyClass.class和HelloWorld.class。并可通過正常的java命令來運行:
java -classpath %MY_CLASSPATH% com.oreilly.aspectjcookbook.MyClass
可得到如下結(jié)果:
Hello World
In the advice attached to the call pointcut
Inside foo(int , String)
是不是很簡單呢?現(xiàn)在我們來分析一下方面的每一行的含義: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第3行聲明了一個方法。
第4行和第5行聲明單一命名的切入點的邏輯。切入點邏輯指定了應(yīng)用程序中的任何連接點,本例中會捕獲對void com.oreilly.aspectjcookbook.MyClass.foo(int,String)方法的調(diào)用。切入點被命名為callPointcut(),使得可以在方面的作用域內(nèi)的任意位置都可以引用它。
第8行到11行聲明單一通知塊。before()通知只是簡單地指出它將在任何被callPointcut()切入點匹配的連接點之前執(zhí)行。
注意:除了.java可作為后綴名以外,.aj也可以作為后綴名使用。ajc工具都會編譯所提供的文件。兩者沒有區(qū)別,只是個人喜好而已。
三. 編譯一個方面和多個Java文件
如果需要多個文件,那么按上述方法編譯是一件痛苦的事情。好在我們可以編寫一個AspectJ配置構(gòu)建文件。配置構(gòu)建文件的后綴名為.lst,其中包含了所有在編譯中需要使用的類文件和方面的名稱。如:
//File in file.lst
com/oreilly/aspectjcookbook/MyClass.java
com/oreilly/aspectjcookbook/MyAspect.java
com/oreilly/aspectjcookbook/AnotherClass.java
com/oreilly/aspectjcookbook/AnotherAspect.java
然后使用如下命令編譯:
ajc -argfile file.lst -classpath %MY_CLASSPATH% -d %MY_DESTINATION_DIRECTORY%
四. 織入方面到j(luò)ar中
1.首先編譯MyClass.java并打包到MyApp.jar中
java -classpath %MY_CLASSPATH% -d %MY_DESTINATION_DIRECTORY% com/oreilly/aspectjcookbook/MyClass.java
jar -cvf MyApp.jar com/oreilly/aspectjcookbook/MyClass.class
2.ajc -classpath %MY_CLASSPATH% -d %MY_DESTINATION_DIRECTORY% -inpath MyApp.jar com/oreilly/aspectjcookbook/HelloWorld.java
-inpath選項強制ajc編譯器從提供的.jar文件中把Java字節(jié)碼提取到-d選項所指定的目錄中。然后,ajc編譯器將把字節(jié)碼在方面織入過程中。
3. 上述命令并不會產(chǎn)生新的.jar包,如需要將方面織入到新的包中,則需要使用-ourjar選項:
ajc -classpath %MY_CLASSPATH% -d %MY_DESTINATION_DIRECTORY% -inpath MyApp.jar -outjar MyAspectOriente的App.jar com/oreilly/aspectjcookbook/HelloWorld.java
五.其他
aj命令可以加載時織入方面
ajdoc則可生成Javadoc文檔
六. 使用Ant構(gòu)建一個AspectJ項目


















上述代碼所做的工作:
1. 使用AspectJ任務(wù)屬性定義了一個新的任務(wù)
2. 指定aspectjtools.jar的位置
3. 聲明一個構(gòu)建目標(biāo),他使用iajc任務(wù)來編譯項目,這個任務(wù)反過來又依賴于aspectjrt.jarlai
橫切關(guān)注點
面向?qū)ο缶幊痰幕厩疤峋褪亲岄_發(fā)人員能夠在軟件中表述模塊化的橫切關(guān)注點(crosscutting concern)。橫切關(guān)注點是跨軟件特定部分使用的一種行為,通常也是一種數(shù)據(jù)。它可能是一種約束,作為軟件本身的一種特征,或者只是所有類都必須執(zhí)行的一種行為。
方面
方面(aspect)是橫切關(guān)注點的另一種稱呼。方面提供了一種機制,利用該機制,可以用一種模塊化的方式指定橫切關(guān)注點。為了充分利用方面的威力,我們需要了解一些基本概念,以便用一般的方式指定和應(yīng)用方面。我們必須能夠:
以模塊化的方式定義方面
動態(tài)地應(yīng)用方面
根據(jù)一組規(guī)則應(yīng)用方面
根據(jù)一種機制和一種環(huán)境,用于指定將為特定方面執(zhí)行的代碼
面向方面方法提供了一組語義和語法構(gòu)造來滿足這些要求,使得無論編寫的是哪一類軟件,都可以一般地應(yīng)用方面。這些構(gòu)造就是通知(advice)、連接點(join point)和切入點(pointcut)。
通知
通知就是方面被調(diào)用時所執(zhí)行的代碼。通知包好自身的一組規(guī)則。這組規(guī)則規(guī)定了何時調(diào)用通知,這是與被觸發(fā)的連接點相關(guān)的。
連接點
連接點就是可能會或者可能不會調(diào)用某個通知的應(yīng)用程序內(nèi)的特定點。AspectJ中支持的連接點:
被調(diào)用方法時連接
在方法執(zhí)行期間連接
在調(diào)用構(gòu)造函數(shù)時連接
在構(gòu)造函數(shù)執(zhí)行期間連接
在方面通知執(zhí)行期間連接
在對象初始化以前連接
在對象初始化期間連接
在靜態(tài)初始化執(zhí)行期間連接
在引用類的字段時連接
在給類的字段賦值時連接
在執(zhí)行處理程序時連接
切入點
切入點是用于聲明連接點中關(guān)注AspectJ機制,用來發(fā)起一份通知。















上述類中每一條語句都可看做是潛在的連接點。而下述類中則分別申明了切入點和通知。











①把 n 個記錄看成 n 個長度為 l 的有序子表;
②進行兩兩歸并使記錄關(guān)鍵字有序,得到 n/2 個長度為 2 的有序子表;
③重復(fù)第②步直到所有記錄歸并成一個長度為 n 的有序表為止。
二.歸并排序算法實例
對于歸并排序算法這類的分治算法,其核心就是"分解"和"遞歸求解"。對于"分解"實例,會在下面分析msort()方法中給出。我們先看合并的過程。
以下面描述的序列為例,在索引范圍內(nèi)[first , last)的序列還有九個整數(shù)元素,它由索引范圍為[first , mid]的四個元素有序子列表A和索引范圍[mid , last]的五個元素有序子列表B組成。

步驟1:比較arr[indexA]=7與arr[indexB]=12。將較小的元素7復(fù)制到數(shù)組tempArr的索引indexC處。并將indexA和indexC都指向下一個位置。

步驟2:比較arr[indexA]=10與arr[indexB]=12。將較小的元素10復(fù)制到數(shù)組tempArr的索引indexC處。并將indexA和indexC都指向下一個位置。

步驟3:比較arr[indexA]=19與arr[indexB]=12。將較小的元素12復(fù)制到數(shù)組tempArr的索引indexC處。并將indexB和indexC都指向下一個位置。

步驟4-7:依次成對比較兩子表的元素將17,19,21,25復(fù)制到數(shù)組tempArr。此時,indexA到達(dá)子表A的未尾(indexA = mid),indexB引用的值為30。

步驟8-9:將未到尾部的子表剩余數(shù)據(jù)復(fù)制到tempArr中。

步驟10:將tempArr復(fù)制到原始數(shù)據(jù)arr中。

三.歸并排序算法的實現(xiàn)
了解了合并過程,那么理解下面的代碼并不是一件難事。下面提供了歸并算法的非泛型版本和泛型版本。










































































上述代碼中最核心的msort()方法是一遞歸算法。下圖說明了msort()方法中子列表的分割與合并。

四.歸并排序算法的效率
歸并排序的最壞情況與平均情況運行時間都為O(nlog2n)。假定數(shù)組具有n=2k個元素。如下圖:

在層數(shù)0上對msort()方法的第一個調(diào)用會產(chǎn)生兩個遞歸調(diào)用,這兩個遞歸調(diào)用產(chǎn)生長度為n/2的兩個半部分列表,而merge()方法將上述兩個半部分列表組合的一個有序的n元素列表;在層數(shù)1上存在兩個msort()方法的調(diào)用,每個調(diào)用又會產(chǎn)生另外兩個對長度為n/4的列表的遞歸調(diào)用。每個合并會將兩個長度為n/4的子列表連接為一個長度為n/2的有序列表;在層數(shù)2上存在對merge()方法的4=22個調(diào)用,每個調(diào)用會創(chuàng)建一個長度為n/4的有序列表。通常,在層數(shù)i上存在對merge()方法的2i個調(diào)用,每個調(diào)用會創(chuàng)建一個長度為n/2i的有序子列表。
層數(shù)0:存在對merge()方法的1=20次調(diào)用。這個調(diào)用對n個元素排序。
層數(shù)1:存在對merge()方法的2=21次調(diào)用。這個調(diào)用對n/2個元素排序。
層數(shù)2:存在對merge()方法的4=22次調(diào)用。這個調(diào)用對n/4個元素排序。
......
層數(shù)i:存在對merge()方法的2i次調(diào)用。這個調(diào)用對n/i個元素排序。
在樹中的每一層,合并涉及具有線性運行時間的n/2i個元素,這個線性運行時間需要少于n/2i次的比較。在層數(shù)i上組合的2i個合并操作需要少于2i*n/2i=n次的比較。假定n=2k,分割過程會在n/2k=1的k層數(shù)上終止。那么所有層上完成的工作總量為:k*n = nlog2n。因此msort()方法的最壞情況效率為O(nlog2n)。
假定這個數(shù)組的序是排好的,然后從頭往后,如果有數(shù)比當(dāng)前外層元素的值大,則將這個數(shù)的位置往后挪,直到當(dāng)前外層元素的值大于或者等于它前面的位置為止。
二.插入排序算法實例
用五個名字(Monroe,Chin,Flores,Stein和Dare)的列表的插入排序算法為例:
Monroe 從Monroe開始
處理名字Chin Chine Monroe 將Chin插入到位置0;Monroe移動至位置1
處理名字Flores Chine Flores Monroe 將Flores插入到位置1;Monroe移動至位置2
處理名字Stein Chine Flores Monroe Stein Stein位置正確
處理名字Dare Chine Dare Flores Monroe Stein 將Dare插入在位置1;列表尾部向右移動
三.插入排序算法的實現(xiàn)






























四.插入排序算法的效率
假定n是數(shù)組的長度,那么插入排序需要n-1遍。對于通用的遍i來說,插入操作從arr[0]到arr[i-1]的子列表中,并且需要平均i/2次比較。比較的平均總數(shù)為:
T(n) = 1/2 + 2/2 + 3/2 + ...... + (n-2)/2 + (n-1)/2 = n(n-1)/4
根據(jù)T(n)的主項,插入排序算法的平均運行時間為O(n2)。最好情況為O(n),最壞情況為O(n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