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OSI是一個開放性的通行系統互連參考模型,他是一個定義的非常好的協議規范。OSI模型有7層結構,每層都可以有幾個子層。下面我簡單的介紹一下這7層及其功能。 閱讀全文
Exam
摘要: 自然表達式轉換為前/中/后綴表達式,其實是很簡單的。首先將自然表達式按照優先級順序,構造出與表達式相對應的二叉樹,然后對二叉樹進行前/中/后綴遍歷,即得到前/中/后綴表達式。 閱讀全文
摘要: 計算機系統是一個復雜的系統,而且影響其可靠性的因素也非常繁復,很難直接對其進行可靠性分析;但通過建立適當的數學模型,把大系統分割成若干子系統,可以簡化其分析過程。 閱讀全文
摘要: 了解一下嵌入式SQL的工作原理。關鍵是兩個:一是SQL的格式要取決于宿主語言。二是要注意系統變量和共享主變量SQLSTATE。 閱讀全文
摘要: 磁盤存儲容量的計算公式,關鍵是要注意單位的換算。 閱讀全文
摘要: 做題時遇到的,說實話對編譯原理真的是一竅不通,也就是記錄一點做題的心得罷了,至于為什么是這樣的還真不知道,慚愧啊慚愧。 閱讀全文
摘要: 軟件設計的“內聚度”“耦合度”介紹,其實最主要的就是要記住一點:軟件設計的時候內聚度要盡可能的高,耦合度要盡可能的低,就OK了。 閱讀全文
摘要: 看書的時候發現模式分解的無損連接判斷不太搞得清楚,去找了篇文章來看看,總算是弄明白了,懶得打字直接截圖下來保存…… 閱讀全文
摘要: 一篇很好的介紹分布式數據庫系統(DDBS)的文章,基本上概括了所有相關的基礎知識和優缺點,值得一看。 閱讀全文
摘要: PV原語通過操作信號量來處理進程間的同步與互斥的問題。其核心就是一段不可分割不可中斷的程序。信號量的概念1965年由著名的荷蘭計算機科學家Dijkstra提出,其基本思路是用一種新的變量類型(semaphore)來記錄當前可用資源的數量。 閱讀全文
摘要: 對UML不是很了解,簡單得了解一下UML設計中有的圖例及基本作用。首先對UML中的各個圖的功用做一個簡單介紹: 閱讀全文
摘要: 白盒測試作為測試人員常用的一種測試方法,越來越受到測試工程師的重視。白盒測試并不是簡單的按照代碼設計用例,而是需要根據不同的測試需求,結合不同的測試對象,使用適合的方法進行測試。因為對于不同復雜度的代碼邏輯,可以衍生出許多種執行路徑,只有適當的測試方法,才能幫助我們從代碼的迷霧森林中找到正確的方向。本文介紹六種白盒子測試方法:語句覆蓋、判定覆蓋、條件覆蓋、判定條件覆蓋、條件組合覆蓋、路徑覆蓋。 閱讀全文
摘要: 系統測試的任務是把軟件放在實際的硬件和網絡環境中進行測試,主要測試軟件的非功能需求和質量屬性是否得到滿足。系統測試通常采用黑盒測試,強調的是功能而不是結構…… 閱讀全文
摘要: 用最簡單的方式來說明一下各種排序的原理及操作過程。當然那些時間復雜度是只有深入理解了才能記得住的。 閱讀全文
摘要: 一個作業從交給計算機系統到執行結束推出系統,一般都要經歷提交、后備、執行和完成四個狀態。 閱讀全文
摘要: 樹和圖是數據結構的基本概念,很多基礎知識畢業太久差不多都忘完了,重新撿起來學一下。 閱讀全文
摘要: 發現對TCP和UDP的認識很是不專業,所以專門上網看看,發現分不清楚的人還真挺多,所以搞點詳細資料看看。 閱讀全文
摘要: 了解了存儲管理的基礎知識和原理,但是對于具體的一些情況還是知之甚少,于是又在網上翻了翻資料,發現下面這幾道課后問答題很是能夠加深對存儲管理這塊內容的理解,特意轉載過來。 閱讀全文
摘要: 存儲管理是操作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它負責計算機系統內存空間的管理。其目的是充分利用內存空間,為多道程序并發執行提供存儲基礎,并盡可能地方便用戶使用。 閱讀全文
摘要: 之前學習了一下關系代數表達式,現在再學習一下元組關系的演算,這樣就全了。這篇東西的符號打出來費了好多時間,比較麻煩,還好看著還能看懂,關鍵是全文本的,好下面開始正文。 閱讀全文
摘要: 數據流圖(Data Flow Diagram,簡稱DFD)是一種圖形化技術,它描繪信息流和數據從輸入移動到輸出的過程中所經歷的變換,其既提供了功能建模機制也提供了信息建模機制。 閱讀全文
摘要: 這篇通過兩個數據庫的距離說明,解釋了數據庫的隔離級別以及在不同DBMS種的實現。 閱讀全文
摘要: 數據庫的并發控制和鎖機制是非常重要的一塊內容,這篇文章講的也只是普通適用的基本原理。要細化到各個DBMS中就更加是千絲萬縷、千變萬化、千頭萬緒了。當然了解一下概念也是有好處的。 閱讀全文
摘要: 昨天看模擬題,有一道關于數據庫并發的題目,不是很明白,所以今天特地到網上查了一下,在這里做一個記錄 閱讀全文
摘要: 繼續學習數據庫基礎知識——關系代數表達式 閱讀全文
摘要: 最近會主要學習一些數據庫的基本原理,今天學習范式的分類。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