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華永道(PwC)和畢馬威(KPMG)、安永(Ernst&Young)以及德勤(Deloitte Touche Tohmatsu)合稱為四大會計師事務所。
普華永道
普華永道會計師事務所(PriceWaterhouseCoopers或PwC,香港稱作羅兵咸永道,俗稱水記或水房,臺灣稱為資誠)是世界最大的專業服
務機構。它是普華(Price Waterhouse)和永道(Coopers&Lybrand)于1998年合并組建而成。
1 普華(Price Waterhouse)
1849年,塞繆爾·普里斯(Samuel Price)在倫敦開始了其會計師生涯。1865年,普里斯與威廉·豪里蘭德(William
Holyland)及埃德溫·華特豪斯(Edwin
Waterhouse)建立了合伙制的會計師事務所,豪里蘭德在此之后很快退出。1874年,該事務所被命名為普里斯·華特豪斯公司
(Price,Waterhouse&Co.)。(“公司(&Co.)”的稱謂在很久以后才被放棄)到19世紀晚期,普華作為一家會計師
事務所已經取得了廣泛的認可。為了應對英國和美國之間快速發展的貿易關系,在1890年,普華在紐約開辦了一家分所。美國分所在此之后進行了高速擴張。同
時,原有的英國事務所也在不列顛帝國內部的主要國家不斷開辦新的事務所。在每個國家都建立了獨立的合伙關系,這樣就給予了當地合伙人擴張本地業務的強勁沖
動。這樣,普華在全世界的擴張不是通過國際范圍的合并重組,而是通過建立合作關系的聯盟完成的。
2 永道(Coopers&Lybrand)
與普華一樣,永道同樣可以起源于19世紀。在1854年,威廉·庫珀(William
Cooper)在倫敦建立了自己的會計師事務所。七年后,庫珀的其他三個兄弟也加入了這家事務所,于是便改稱“庫珀兄弟會計師事務所”(Cooper
Brothers)。在1898年,羅伯·H·蒙哥馬利(Rober H. Montgomery), 威廉·M·萊布蘭德(William M.
Lybrand),小亞當·A·羅斯(Adam A.
Ross)和他的兄弟T·愛德華·羅斯在美國成立了萊布蘭德-羅斯兄弟-蒙哥馬利會計師事務所(Lybrand,Ross Brothers and
Montgomery)。永道(Coopers&Lybrand)是于1957年由“庫珀兄弟(Cooper
Brothers&Co.)”、“萊布蘭德-羅斯兄弟-蒙哥馬利(Lybrand,Ross Brothers and
Montgomery)”及一家名為“麥克唐納-克里(McDonald,Currie and
Co)”的加拿大事務所合并而成的。在1990年,永道在英國合并了Deloitte
Haskins&Sells。但是,其他絕大多數Deloitte事務所與Touche Ross合并,并最終組建了“德勤(Deloitte
Touche Tohmatsu)”。
畢馬威
畢馬威(KPMG)于1987年由Peat Marwick International (PMI)和
Klynveld Main Goerdeler
(KMG)的各個成員機構合并而成。畢馬威歷史悠久,發展跨越三個世紀,KPMG的四個字母分別代表其主要創辦人的英文名稱縮寫。
K代表Klynveld, Piet Klynveld于1917年在阿姆斯特丹成立了Klynveld Kraayenhof & Co.
P代表Peat,William Barclay Peat于1870年在倫敦成立了William Barclay Peat & Co.
M代表Marwick,James Marwick和Roger Mitchell于1897年在紐約共同成立了Marwick,Mitchell & Co.
G代表Goerdeler,Reinhard Goerdeler博士多年來一直擔任Deutsche Treuhand-Gesellschaft的主席,其后出任畢馬威的主席。他為KMG的合并工作奠定了穩固的基礎,居功至偉。
1911年,William Barclay Peat & Co.和Marwick,Mitchell & Co.合并成為一家網絡遍布全球的會計及專業咨詢機構-Peat Marwick International(PMI).
1979年,Klynveld,Deutsche Treuhand-Gesellschaft和跨國專業服務機構McLintock Main Lafrentz進行合并,組成Klynveld Main Goerdeler (KMG).
1987年,PMI和KMG的成員機構進行合并。自此,它們在全球各地的所有成員機構均以畢馬威的名義提供服務,或把畢馬威之名納入其機構名稱內。
畢馬威在中國和香港特別行政區的發展歷程
畢馬威在中國和香港特別行政區的業務可上溯至1945年。在1941年12月香港淪陷時,匯豐銀行總辦事處被迫暫時遷往倫敦。該行當時的核數師之一—倫敦
的Peat Marwick Mitchell &
Co.獲委任協助該行編制賬項。戰爭結束后,匯豐銀行總辦事處遷回香港。為了保持核數工作的連貫性及在該行的要求下,當時擔任該行聯合核數師的Peat
Marwick Mitchell & Co.遂于香港設立辦事處。
1945年,Peat Marwick Mitchell & Co.在香港的合伙業務正式成立。
1983年,畢馬威在國內設立了首家辦事處。
1987年,Peat Marwick Mitchell & Co.與Klynveld Main Goeerdeler進行全球合并,組成了KPMG Peat Marwick.
1992年,畢馬威成為首家獲準在國內合資開業的國際會計師事務所。
1998年,KPMG Peat Marwick更名為畢馬威(KPMG).
安永
Ernst &
Young(臺灣稱為致遠)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歷史。1989年,原八大會計事物所之中的1894年成立于美國紐約的Arthur Young
及1903年成立于美國克利夫蘭的 Ernst & Whinney 之間的兼并造就了現在的Ernst &
Young。安永現在是全美第二大會計事物所。1998年,公司在全球132個國家設有675個辦事機構,共有82,000名員工。
在華業務由位于香港的中國區總部負責,在北京、成都、大連、廣州、澳門、上海、深圳、蘇州、武漢設有辦事處。
德勤
德勤(Deloitte Touche Tohmatsu)臺灣稱為勤業眾信,成立于1894年.在1989年,Deloitte Haskins & Sells International 和在1975年與日本的審計公司 Tohmatsu Awoki & Sanwa 聯合的Touche Ross International 合并,形成了Deloitte Touche Tohmatsu, 即德勤全球。Spicer & Oppenheim 于1991年加入了我們在香港特別行政區和英國的國際網絡。1997年,德勤與香港特別行政區最大的華人會計師事務所 - 關黃陳方會計師事務所 - 合并。
四大咨詢公司:
美國麥肯錫顧問公司、美國波士頓顧問公司、美國“埃森哲”顧問公司、德國羅蘭·貝格顧問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