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ileilove

          blog已經轉移至github,大家請訪問 http://qaseven.github.io/

          質量管理漫談(一)質量管理人員的尷尬

          質量管理是一種組織行為,是為達到一定目標而需要一個群體去努力實現的。去末追本,他的實質和我們個體去實現一件事情沒有本質的區別。

            簡單的說,我們要去做一件事情必須有以下要素:目標,動力,行動和達到目標以后的收獲。一個很簡單的問題,但卻在質量管理過程中被拋棄的問題。我們質量管理的目標是保證產品質量;動力是高質量的產品在市場中的競爭優勢;動力就是質量管理;而收獲當然是利潤了。

            老板的利潤=市場的收益-研發的成本

            研發的成本=人力成本+資源投入成本

            所以老板的利潤=市場收益-(人力成本+資源投入成本)

            假設,市場收益一定,那么增加利潤的手段是有減少人力成本和資源投入。人力成本通過減少雇傭人數,壓低個人的薪資待遇,盡量不支付除基本工資以外的任何費用等。表現為加班嚴重,一個人做兩個人的活,平時一切都好商量除了漲工資,員工得不到正常的獎金福利待遇,得不到任何培訓機會等等。而資源投入一般不會被消減,因為這是保證賺錢的工具。那么眾位打工的,自己為什么幸苦的工作卻得到那么少的報酬,就是這樣造成的。

            我們不要怪罪老板,因為他也迫不得已。要想在市場競爭中取得優勢,唯一的途徑就是成本的優勢。

            我不是社會學家,但我知道根源所在,不知道別人是否認可。眾所周知,我們國家的經濟主要為手工制造和原始材料加工,這些初級產品沒有任何質量優勢,而唯一的優勢就是價格。這也是中國獲得世界工廠“美譽”的前提,他所利用的就是國內廉價的勞動力和生產成本。舉了例子:一雙美國某一品牌的運動鞋材料成本為三美元,各種稅務成本1美元,但在美國生產地人力成本卻需要10美元以上,那么這雙鞋的成本為14美元。如果生產線在中國大陸呢?材料成本不變3美元,稅務成本肯定少于1美元,而在中國的人力成本最多不過2美元,那么這雙鞋的成本就是不足6美元。

            道理就是這么簡單。中國的經濟就是靠著廉價的勞動力發展起來的。我絕對沒有說錯。

            言歸正傳,在我們軟件的質量管理中,所最可能壓縮成本的也就是人力成本,這也是為什么公司只招會干實活的人,而不愿意招質量管理人員的原因。在老板看來,多個會干活的人可以多賺錢,而多個質量管理的人,只會給公司增加額外的投入,所以只要目前的管理能夠維持下去,那么就沒有必要改變它。另外,質量管理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不可能立竿見影,這也是公司缺少動力的原因之一。

            所謂質量管理人員的尷尬,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將繼續持續下去,而想走質量管理這條路得人,必須慎重,因為現在還沒有它生存的土壤----公司沒有做它的動力。

          版權聲明:本文出自 kuailederen 的51Testing軟件測試博客:http://www.51testing.com/?117068

          原創作品,為經作者允許請勿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posted on 2013-04-10 09:50 順其自然EVO 閱讀(443) 評論(0)  編輯  收藏 所屬分類: 管理方向

          <2013年4月>
          31123456
          78910111213
          14151617181920
          21222324252627
          2829301234
          567891011

          導航

          統計

          常用鏈接

          留言簿(55)

          隨筆分類

          隨筆檔案

          文章分類

          文章檔案

          搜索

          最新評論

          閱讀排行榜

          評論排行榜

          主站蜘蛛池模板: 淳化县| 洪泽县| 孟津县| 葵青区| 镇江市| 增城市| 星子县| 清丰县| 云南省| 扬中市| 沂水县| 黄龙县| 永昌县| 天气| 德惠市| 莲花县| 迁安市| 和平区| 手游| 西和县| 衡南县| 九台市| 格尔木市| 普定县| 彰武县| 酉阳| 金阳县| 洛阳市| 东乌| 尉氏县| 名山县| 金华市| 秦安县| 南汇区| 平邑县| 宣恩县| 桂阳县| 米易县| 台安县| 忻州市| 长宁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