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剛開始修高速公路時,沿線的人都歡欣鼓舞,等到修好了才知道,就算路從你門前經過,如果不開路口,沒有接點,你也只能當個高速公路的守望者,除了多吃些尾氣,多聽些噪音,又能得到什么好處?
   不僅如此,你的經濟反而萎縮,因為你不再是交通要道了,也不再是繁榮的驛站,你離人流、物流、信息流反而更遠。
   越高等級的路越是如此,要提高速度必須沿途封閉,直線溝通的結果便是淘汰直線之間的人。
   河南曾經是中國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北宋定都于此,東京汴梁成為世界最大、最繁榮的大都市,盛況一直持續到清朝。但自從清朝的海運和鐵路興起,大運河的重要性就大打折扣,地處黃河、運河之交的中國中心地帶河南,也就免不了邊緣化的命運,以至于淪落到近代,河南因為輸出大量貧困人口而備受歧視,“河南人”也居然成了一個貶稱。鐵路的繁榮,很可能意味著河運的衰敗,只不過后果不是一夜之間顯露出來的。
   信息社會人人都在憧憬奇跡,我們聽到不少人一夜暴富的神話,都為此而激動,卻沒有想到,這同時也意味著,不少人可能一夜暴窮。高速公路最大的受益者,是那些有接點的大城市。同樣,網上穿梭的信息快車,也并非每個人都能搭上。占據著信息制高點的人會魔術般壯大,而徘徊在一個個接點之間的人們,卻會淪為盲點,以同樣的速度衰落。
   在這個時代,生存的嚴峻性是比以往任何時候都緊迫的,沒有這樣的意識,你就只能被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