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s - 26,  comments - 7,  trackbacks - 0
            作者:胡長城
          今天和同事chelsea 就活動實例狀態的實現思路上進行了討論。我們兩個站在了兩個不同的角度來看待,這兩個不同的角度也正好眼下最為常見到的兩種實現思路:
          helsea是從狀態角度來看待,當然也完全是從state pattern的角度來思考:狀態在達到某個狀態的時候,會引起或必須引起活動實例執行什么操作。

          而我是從活動實例的角度來考慮,活動實例的狀態只是活動實例的一個屬性體,是因為什么行為,造成了什么狀態的結果。


           這兩種觀點,沒有誰對誰錯,也沒有誰優誰劣,兩者是站在不同的角度來分析同一個問題。其實這兩種模式在應用中都是很普遍的,也都是能夠很好的解決問題的。不過在現有的workflow引擎實現中,基于活動實例的角度是占絕大多數的,比如obe,shark等等。所以我受這個的影響也是比較深的。


          先說說基于活動活動實例的角度的思路吧:



          讓我下先來看看狀態類:

          public final class WMActivityInstanceState extends WMObjectState {

          public static final int OPEN_NOTRUNNING_INT = 0;

          public static final int OPEN_SUSPENDED_INT = 1;

          }

          或者也可以這么表示:

          public enum WMActivityInstanceState{

          NOTRUNNIN(0),

          SUSPENDED(1);

          private int code;

          private WMActivityInstanceState(int code){this.code = code;}
          public int getCode(){return this.code}

          }




          對于活動實例來說,狀態只是其一個屬性而已:

          public class BasicActivityInstance extends BasicAttributedEntity{

          private int _state;

          public void setState(int state) {

          _state = state; }

          }

          或者也可以是

          Public void setState(WMActivityInstanceState state)




          所以,從活動實例的角度來看,狀態之間的關系是平行的。你可以在執行完一些初始化的操作之后,將活動實例的狀態設置為Initialized:當然這個操作你必須顯示的去設置活動實例(當然,你可以用一些Event去處理),比如調用活動實例的setState方法。至于為什么調用這個方法,或者此時設置的狀態是對是錯,活動實例并不關心。



          下面再來說說基于狀態角度的思路吧,這個思路大體可以說就是state pattern的應用。



               說道這兒,您可以看看這篇文檔:從工作流狀態機實踐中總結狀態模式使用心得 。當然如果您對state pattern不是很了解,那么建議你先看看這篇文檔:設計模式之state 。



              State模式的著眼點就是狀態,以狀態的變遷影響實例的行為和動作。其實這就是兩個不同的抽象體:state和stateOwner,我們可以看到,活動實例對象就表現為stateOwner。

             State模式的依據是狀態之間是有有向連接關系的,這有向連接關系其實就是狀態的轉換規則:A-B-C-D-A。

             激發狀態的變遷,是由外界的事件(Event)影響的:這個事件會告知,當前的活動實例狀態要從當前狀態往下一個狀態變遷。而活動實例并不知道下一個狀態是什么,這完全是狀態對象負責維護和告知的。



          至此,我們可以看出來了,兩種方式的不同:

          第一種方式(基于活動實例),其外界事件是影響到活動實例,或者說在事件中顯示的告知活動實例狀態從什么變為什么。

          第二種方式(基于實例狀態),其外界事件是影響到活動實例狀態對象,至于這個狀態的下一個狀態是什么,時間并不知道,完全由活動狀態之間的關系來維護。


          posted on 2007-10-28 12:12 jbpm 閱讀(712) 評論(0)  編輯  收藏 所屬分類: bpm應用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大洼县| 宁阳县| 麻城市| 西华县| 阳信县| 喀喇沁旗| 疏附县| 大同市| 禹城市| 紫金县| 宾阳县| 南华县| 阳东县| 长沙县| 芜湖市| 安阳县| 芦溪县| 响水县| 浮山县| 洛南县| 济宁市| 平阴县| 怀来县| 桐梓县| 宜兴市| 同仁县| 商河县| 仲巴县| 崇明县| 荔浦县| 额敏县| 广饶县| 达孜县| 涿鹿县| 仁化县| 横山县| 天柱县| 玛多县| 太白县| 遂宁市| 荣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