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旦大學數學系碩士生紀學鋒畢業時為自己設置的人生規劃是,要在十年之內在上海買一套房子,不用太大,但也不能小于60平米;要買一輛車,哪怕 是奇瑞QQ也行。“那時我特別鄙視那些買大房子和好車的人。都是有錢燒的。你說在城市里車速也開不上去,QQ和寶馬奔馳有什么區別?”這位巨人網絡公司的 副總裁很真誠地說。
后來,當他的人生狀態迅速達到了 “想要買什么樣的房子就買什么樣的房子,想開什么樣的車就開什么樣的車,買什么東西都不會覺得心疼”時,他同樣真誠地表示,自己覺得,錢真的不那么重要,重要的是做你想做的事情。
在畢業后不久,關于房子的規劃迅速變成了現實。他在上海貸款購買了一套不小于60平米的房子,作為和自己中文系畢業的妻子的居所。但讓他難受的 是,在還未分享到中國經濟高速增長的好處時就已經必須承擔繁榮的成本――最直接的成本就是高漲的房價。后來,他買來了正在風行的電視劇《蝸居》的DVD碟 片,在家里一口氣看完,承認自己在動情處甚至幾乎落淚。
他出生于1979年,和《蝸居》中的主人公一樣,從一個小地方考入上海的名牌大學。在這個國家的年輕人中,能夠進入大城市的名牌大學,在同齡人 中已經屬于出類拔萃。他的父親是一名小學教師,這讓他能夠接受到最初的高質量的教育。在小學時,他的數學和語文老師都是自己的父親。母親則在家務農。他是 家里唯一的男孩,父母和兩個姐姐都對他寄予厚望――后來,他的確成為了他們的驕傲,但卻是在一個沒能預料到的領域。
高考時他選擇的志愿是金融。1998年時這就已經是個熱門的專業。金融業的魔力在此后還會繼續延續十年,直到十年之后經歷過一次金融危機的打 擊,讓這個行業身上的光環略略退去。對于高收入的美妙前景的預期讓這個專業成為各個大學最受歡迎的專業之一。它是如此受歡迎,以至于高考略略受挫的紀學鋒 未能邁過它高聳的門檻,被調配到數學系。金融的誘惑在此后又出現了兩次,一次是在保送研究生時,他通過自己的導師聯系好了金融系的研究生。但是后來衡量再 三,經過了對于各種風險和收益的綜合考量,紀學鋒還是選擇了直升本系研究生。
另外一次是在研究生畢業之后找工作時。毫不奇怪,大部分數學系的畢業生都會將進入投資銀行和證券公司作為自己的首選。人人都想成為被人羨慕的 “金童子”。紀學鋒也是如此。作為一名成績不錯的數學系畢業生,沒有經過太多困難,他就拿到了一份證券公司的OFFER,一份投資銀行的OFFER。接下 來,他參加了一個名為征途網絡的公司的面試。
史玉柱創辦的這家網絡游戲公司剛剛成立沒有多久,那款后來大紅大紫的游戲《征途》也還沒有擁有自己的上百萬用戶。面試紀學鋒的正是史玉柱從盛大挖角而來的“小刀”丁國強,《英雄時代》的主策劃,后來因為《征途》的成功而被視作中國最成功的游戲策劃人之一。
7年的大學生活中紀學鋒幾乎從來不玩網絡游戲。校園內使用的教育網的網速不快,這讓那些被網絡游戲吸引的大學生們只能選擇到校外的網吧去玩。但 是“我比較乖,基本上在校園待著”,紀學鋒說。面試時,“小刀”丁國強向紀學鋒介紹了下征途網絡以及何為網絡游戲,然后,作為面試題目,紀學鋒向丁國強分 析了他玩過的一些單機網絡游戲的經濟系統原理和數值設定原理。
“有時候我覺得很多事情都是需要緣分的。”紀學鋒說。在同他聊了半個小時之后,丁國強當著另外三個參加面試的人的面,直接對紀學鋒說:我會選擇 你。“我也很詫異”,紀學鋒說。第二天紀學鋒就接到了來自征途網絡的電話,確認如果有意愿,他將被錄取,作為后來那款大名鼎鼎的網絡游戲《征途》的數值策 劃師。
同人力資源部同事的聊天讓他更加堅定了自己的選擇。“大家都比較實在。她問我為什么愿意到這邊工作,我的回答是住的地方離這里比較近。大家聊起 來都很隨意,完全沒有面試的感覺,當時就讓你感覺特別舒服。和小刀談的時候也是這樣,雖然當時大家彼此都不認識,但是在聊了半個小時之后感覺就像朋友一 樣。他不會對你說,你回去等消息吧。而是直接說,OK,我這邊沒問題了,如果你那邊沒有問題,明天就可以過來。”
征途網絡為新人紀學鋒開出的工資是4000塊――區區4000塊的工資在當時 確實沒有任何吸引力,他的另外兩份工作的薪水分別是5000塊和7000塊,但是同他后來隨著公司上市獲得的巨額財富相比,當時任何的工資單都不會顯得有 吸引力,只不過,在最初,沒有人能夠預知接下來的命運,以及自己是否能夠搭上一輛高速行駛的創造財富和價值的列車。這就是命運的詭異之處,看似最正確的選 擇可能卻是南轅北轍的努力,而另一個看似不經意的選擇卻成為通向目標的捷徑。
到征途網絡上班沒多久,紀學鋒第一次看到了史玉柱,很明顯,史玉柱正是最初他眼中所謂的 “有錢燒得慌的人”。在征途網絡研發部門的辦公室內,這個剛從學校畢業的小伙子眼看著一個身材高大的人走進辦公室,剃了一個光頭,戴著墨鏡,一身白色運動 服,身邊簇擁著一大堆人,是保鏢和公司的幾位高管。紀學鋒問他旁邊的人:“這個人是誰啊?”“老板,史玉柱!”對方回答,驚訝于他的無知。“史玉柱是誰 啊?”數學系的好學生紀學鋒繼續問。“然后我就被人嚴重地鄙視了一下。”他笑著回憶說。“你不知道史玉柱,那你知道腦白金嗎?”同事耐著性子說。
當天晚上,紀學鋒用谷歌查了一晚上史玉柱的資料。這個不玩網絡游戲的模范學生徹底地補了一堂關于公司和公司的明星創始人的課。在 “小刀”丁國強之外,紀學鋒找到了他的另一個導師。不過,他只是一名“小兵”,史玉柱已經是傳說中的人物。
但是傳說中的人物史玉柱卻堅持認為,數值設定是一款網絡游戲的靈魂――所謂的數值設定,大抵包括一種攻擊會讓對方損失多少血,而自己會消耗多少 精力等,現實世界中的銀行借貸利率等,也可以被視為一種數值設定。而這個靈魂正交由復旦大學數學系沒有玩過網絡游戲的高材生紀學鋒來塑造。“所以在剛開始 的時候,雖然我是一個普通的策劃,但是卻有機會跟史總有較多的接觸,因為他會抓游戲數值這塊兒。”
最初,紀學鋒是征途網絡七名游戲策劃人員中的一個,每個人都是他的老師。他也開始玩他最初的導師、“小刀”丁國強在盛大開發的網絡游戲《英雄時 代》。每個問題帶來的可能都是別人的“鄙視”。不過接下來,他卻成為這家公司最炙手可熱的明星。他的履歷顯示著他的一路升遷:2005年9月,升任策劃部 經理;2006年4月任《征途》主策劃,征途項目經理,2007年1月擔任巨人網絡征途事業部總經理;2009年9月,他成為巨人網絡負責研發的副總裁, 同時兼任征途事業部總經理。在史玉柱的上一次公開露面中,他對還未被媒體注意到的紀學鋒大加褒揚,數次說,“小伙子就是我未來在研發上的接班人”,“很多 事情,他管得比我管得好”。而眾所周知,史玉柱已經將公司的大部分事務都交給自己的總裁劉偉打理,他管得最多的地方就是巨人網絡的研發。
在他剛滿30歲就身家過億,被史玉柱褒揚為國內最有前途的游戲策劃人和公司的重要接班人之一之后,有一天,他走進史玉柱在健特生物的辦公室,抬頭看到辦公室小白板上,上面赫然留著他的字。于是紀學鋒問史玉柱:“你多久沒進這個辦公室了?”史玉柱愣了一下:“怎么了?”
“這上面還是我寫的字。”他說。
“是啊。我也有很長一陣子沒有來這個辦公室了。”史玉柱回答。
紀學鋒有些激動:“你可能沒有印象,我可是記憶很深刻。2005年8月份我們在這個辦公室里討論魂魄石道具的數值設定,那是我第一次跟你面對面說話。”
兩個人開始感慨一番,這個辦公室,他們各自都有四年時間沒有邁入了。他們討論的名叫《征途》的游戲讓史玉柱再次一戰成名。而且,僅僅憑借這一款 游戲,史玉柱讓征途網絡登陸紐交所,讓自己的個人財富在賬面上飆升無數,擠入當年胡潤富豪排行榜的前十,成為上海最富有的居民。這款游戲也終于讓紀學鋒這 個大學畢業不過5年的人一舉成為中國網絡游戲行業內的知名人物,而且,公司的上市讓包括他在內的一批年輕人迅速致富。他在復旦大學為自己制定的十年規劃過 時得顯得可笑,而他自己也變成了自己當初真心瞧不起的那些 “有錢燒得慌的人”。
“剛工作的時候,有一次大家跟史總一起喝酒聊天。史總說,其實錢真的并不重要。當你擁有的現金超過2000萬的時候,它對你真的一點意義都沒有 了。當時我心里暗暗想,你是站著說話不腰疼,這個,還是等我先有了這2000萬再說吧。那時候我很渴望有錢。因為人會面臨很多壓力。但今天我已經能明白他 說這話時的心情。”紀學鋒說。
更大的成就感來自于網絡游戲。一想到自己的一個決定,就能夠影響到數百萬人的喜怒哀樂,紀學鋒就為之心動不已。這個最初在學校幾乎不玩網絡游戲的人,如今開始沉迷于它,“對玩家要有敬畏之心,只有真誠尊重玩家、了解他們的需求,才可能做好策劃”。
《征途》同時在線人數超過200萬人時,紀學鋒認真地對史玉柱說:“《征途》只是證明了你史玉柱能夠做成一款游戲,可還沒有證明紀學鋒能夠。” 于是,在紀學鋒的主持下,開始有了“史玉柱的反思之作”《綠色征途》和即將發布的《征途2》,在其中,紀學鋒對大行其道的網絡游戲的免費商業模式加入了自 己的思考。他開始想要留下自己的印跡。《綠色征途》封測一個月多,最高同時在線人數已經突破25萬,說明“關注非人民幣玩家”的策劃思路獲得了玩家的認 可,也堅定了紀學鋒將這一理念貫徹到其他游戲中的決心。
不過,對于將他和史玉柱比較的想法會得到他迅速的反駁,“也有人問我,你是不是想成為下一個史玉柱。我馬上回答,我才不要。他的負擔太重了。”
經濟觀察報:你對網絡游戲的認識是怎樣的?
紀學鋒:剛開始進來沒有什么認識。但我屬于做事情就比較專注的人,加入公司之后,我就全身心投入了。我覺得人在智商等各方面是差不多的,關鍵在 于你有沒有機會,有了機會自己能不能抓住,而能不能抓住機會重要的是你的態度。加入公司之后,當時公司比較小,因此很快要獨當一面,把公司的數值系統建立 起來,有了這樣的機會,什么不會就去學,先從內部學起,挨個兒去學,最多人家鄙視你一下。做得時間長了自己也會總結一些東西。其實做游戲數值,沒有誰是真 正的專家,關鍵在于能不能掌握一些最基本的東西,同時最重要的是在游戲設計的時候建立起一套能夠快速應變的數值體系。也就是說你不可能一下子把數值做好, 但是這套體系萬一出問題,你可以快速調整,這是最關鍵的。
網絡游戲跟現實社會一樣,人多了,每個人的生活方式是完全不一樣,所以他在社會上碰到的各種各樣的事也不一樣,只是游戲這個社會小一點。所以你要想把所有的東西都打磨好是不可能的。你能做到的就是當問題發生之后,設計好的機制可以很快把這種問題糾正過來。
經濟觀察報:就是說你在設計一個社會?
紀學鋒:你看我們的游戲同時在線這么多人,也包括很多大的游戲,幾百萬人在線,比一個中型城市人口還多。
經濟觀察報:似乎你的升遷特別快,你自己的感覺是什么?怎么去適應這種快速的變化?
紀學鋒:我也覺得挺快,我是伴隨著公司成長的,公司給我的機會也比較多。我覺得我能夠適應這種快速的變化,還是跟我的心態有關。我發現我改變不 了任何人,唯一能改變的就是我自己,我連我老婆都改變不了――雖然她對我還有點小小的崇拜。于是我知道在一個新位置上,我唯一能改變的就是讓自己去適應這 種環境和這個位置給你帶來的很多機會、很多問題,甚至很多委屈。
剛開始我帶三四十人的隊伍,現在我們的研發團隊有七八百人。職位越來越高,管的人越來越多,公司發展越來越快,這時候管理確實越來越重要,因為 你的觸角不可能像人少的時候能伸到每一個人,這時候你需要一套管理機制。現在我有的時候還做“居委會大媽”(指事無巨細的管理),但是我覺得我找到了一些 方法,其實最重要的是史總說的放權后的“重獎重罰”。
這種罰和這種獎不一定是錢財,很多時候我覺得它是一種情感上的東西。現在我主要是建立這樣一套東西,讓大家知道環境是公平的,努力就會得到回報,這種回報也許是心理上的,但是可能更重要的是物質和職位。如果做差了,那么在這個團隊中就可能越來越被邊緣化。
經濟觀察報:你對網絡游戲的興趣是怎么培養起來的?
紀學鋒:也是在做的過程中自然而然就培養起來了。我現在覺得做游戲是這個世界上少有的能這么有成就感的事業之一,特別是做策劃。你會發現你的任 何一個調整都會決定幾百萬玩家的喜怒哀樂。他們的高興是你創造的,他們的痛苦也是你創造的,我覺得這是很有成就感的一件事情。通過網絡游戲的觸角,我讓幾 百萬玩家生活開心,給他帶來樂趣。發現這點,你就會喜歡上制作游戲,接下來就會癡迷。我現在覺得我對做游戲有很多深層次的感覺,你是在感受人性深處的情感 上的東西。
經濟觀察報:游戲策劃這種東西,它能學嗎?
紀學鋒:應該能學吧。在游戲制作環節,程序和美術都要科班出身,只有策劃好像什么人都能干,其實什么人又都不能干。現在來看,國內真正能稱得上 制作人的,能做出好游戲的,我覺得全國不超過十個人吧。游戲制作現在無論在國內還是國外都是起步階段,大家對很多東西的理解還很膚淺,包括我自己在內。所 以學都可以學,做游戲誰都能做,但是做出好游戲的人鳳毛麟角。
經濟觀察報:比如說對你自己而言,你是怎么來學習?
紀學鋒:我覺得更多是通過教訓來學習。做征途這么久,有很成功的時候,但也有很多很失敗的時候。特別是這一年半,我更多時間是坐在這兒自己反 思,為什么在很成功的時候,我會出一個很失敗的東西,或者為什么做了這些東西玩家不買我的賬。我不知道什么東西能做好,但是我知道什么東西不能去碰,這就 是失敗帶來的財富,我不會犯很多初生牛犢不怕虎的人犯的錯誤。在游戲制作上,相對于別人我要強一些的地方在于,我不能保證什么東西做得好,但是我知道什么 東西不好。
經濟觀察報:你是如何得到游戲策劃的創意的呢?
紀學鋒:我認為創意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如果你是憑空去殺出一條血路來,要開創一個什么東西,那基本上99%你可能就是先烈了。真正的創新和創 意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就是你把別人好的東西拿來,努力比他做得再好一點。其實每個行業每一家大公司都是這樣子。做游戲也是如此。
經濟觀察報:你會有那種想要影響這個行業的想法嗎?
紀學鋒:會有啊,這是一個人的榮譽感,特別是當你覺得自己有這樣的機會的時候。如果沒有這樣的機會,你去想,那是奢望,但是你有這個機會,你一定會想留下一些東西,被后人評論。
經濟觀察報:什么時候開始有這種想法?
紀學鋒:我跟史總說,征途成功證明你能做游戲,但沒證明我能做游戲。因為征途很多理念基本上都是史總的,我只是帶領團隊很好地把它執行了下去。 所以剛才我說新的游戲史總沒管,基本上全是按照我的思想在做,包括開發。人總是想留下來點什么,這可能跟錢無關,跟什么都無關,純粹是為了自我價值的實 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