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文件系統集成以及常用命令整合
/根目錄,包含整個LINUX系統的所有目錄和文件
/bin:此目錄放置操作系統所需要的各種命令程序。
/boot:系統啟動必須讀取的文件,包括系統核心文件。
/dev:保存著外圍設備代號的文件。
/etc:保存與系統設置、管理相關的文件。
/etc/rc.d:包含了啟動或關機時所執行的腳本文件。
/etc/X11:X Windows System配置文件的目錄。
/home:保存用戶的專屬目錄。
/lib:保存一些共享的函數庫。
/lib/modules:保存系統核心模塊。
/lost+found:錯誤文件存放目錄。
/misc:空目錄,堆放公共雜物。
/mnt:掛載目錄
/proc:系統核心和執行程序之間的信息,保存在內存的一個目錄,包含用來提供有關系統信息的文件。
/root:系統管理員專用的目錄,即為root帳號的專屬目錄。
/sbin:系統啟動時需要執行的程序。
/tmp:供全部用戶暫時放置文件的目錄。
/usr:用來存放系統命令、程序等信息。
/usr/bin:放置用戶可以執行的命令程序。
/usr/include:供C語言加載的頭文件。
/usr/lib:許多程序和子系統所需要的函數庫都放在這里。
/usr/local:提供用戶放置自行安裝的應用程序。
/usr/sbin:放置管理員使用的程序。
/usr/share/doc:存放各種文件的目錄。
/usr/share/man:放置多種鏈接幫助文件。
/usr/src:存放源代碼的地方。
/usr/X11R6:除了配置文件放在/etc/X11目錄外,其他所有X Windows System的文件都放在這個目錄下。
/var:臨時記錄數據、臨時文件目錄。
/var/temp:
------Linux命令-----
(1)、文件壓縮和有關歸檔的命令
compress、uncompress:用于壓縮和解壓縮數據。
gzip、gunzip:用于壓縮和解壓縮文件:
rpm:用于啟動rpm軟件管理操作:
rpm -ivh 文件名:安裝軟件包 rpm -e 文件名:卸載軟件包
rpm -Uvh 文件名:升級軟件包 rpm -qa 文件名:查尋軟件包
tar:用于啟動文件打包程序。
tar cvf 文件名 * :打包當前目錄下的所有文件
tar xvf 文件名 :解包文件
tar czvf sunenze.tar.gz /tmp:打包同時壓縮
tar xzvf sunenze.tar.gz :解經過壓縮的包文件
uuencode:對一個二進制文件進行編碼。
uuecode:對一個已經編碼的文件進行解碼。
zip:用于打包和壓縮文件
gzip: 壓縮文件
gunzip:解由gzip壓縮文件
bzip2:壓縮文件
bunzip2:解壓縮由bzip2壓縮的文件。
(2)、針對文件系統的命令
dd:用于復制一個文件。
df:用于查看文件系統的磁盤空間使用空間。
edquota:設置用戶與用戶組的磁盤空間限制。
fdformat:格式化軟盤
fdisk:用于執行linux分區。
mkfs:用于建立一個linux文件系統。
mkswap:用于創建一個linux交換分區
mount:用于裝配一個文件系統。
quota:限制和顯示用戶可用的磁盤空間。
swapon,swapoff:用于啟用或取消設備和文件的交換頁。
quotaon,quotaoff:用來啟用和取消quota限制。
unmount:取消文件系統的裝配
(3)、與系統管理相關的命令
dmesg:用于顯示或控制kernel緩沖區。
mesg:設置是否允許其他用戶用waite命令發送信息。
free:查看系統內存使用情況。
shutdown:關閉系統中正在運行的所有程序或進入單人模式:
shutdown 12:00表示12點以后執行命令。
shutdown now表示立即進入維護模式。
shutdown -r now用來shutdown之后重新啟動。
shutdown -k 3warming:system will shutdown!發送消息給用戶。
reboot:重新啟動計算機
reboot -w:不實際執行reboot,只是將重新啟動進程寫入/var/log/wtmp
reboot -d不將重新啟動過程寫入/var/log/wtmp
reboot -f直接重新啟動
reboot -i關閉所有網絡接口之后重新啟動
sync:用于關閉linux時,強制把內存的數據寫回硬盤。
uptime:顯示系統已經運行了多長時間。
write:向系統中的某一個用戶發送消息。
(3)、用戶管理命令
chfn:設置鍵盤信息
chsh:設置登陸的shell命令。
groupadd:創建組
groupmod:修改組
groups:顯示當前用戶所在的組
last:顯示曾經登陸到計算機的用戶列表
passwd:修改帳戶密碼。
su:普通用戶轉為root用戶
useradd:建立用戶帳號
userdel:用來刪除用戶帳戶及相關文件
who:相看當前所有用戶
whoami:查看當前用戶的登陸名
(4)、網絡管理命令
finger:查詢用戶信息,也能查看默認的用戶環境。
ftp:標準的文件傳輸協議的用戶接口
host:用于DNS查詢
hostname:顯示或設置系統的主機名
ifconfig:配置網卡接口,down/up分別為禁用和啟用網卡參數
lynx:啟動提供www服務的信息瀏覽器
mail:用于發送和接收郵件
netstat:顯示網絡連接、路由表和網絡接口信息。
nslookup:用于查詢internet上的名字服務器
ping:測試本計算機和網絡上的其他計算機是否連通
pine:用于測試網絡的新聞服務和郵件服務信息
rlogin(remote login):命令是遠程登陸命令。
rcp:遠程文件復制命令。
rsh:(remoet shell)是遠程shell命令。該命令在指定的遠程主機上啟動一個shell并執行rsh命令。如果rsh沒有指定具體命令,就啟用rlogin命令登陸到遠程主機上。
route:顯示或設置ip路由表
tcpdump:該命令用于測試網絡的通信量
talk:實現網絡用戶的適時交談,但是必須將雙方計算機的信息加入各自的/etc/hosts文件。
telnet:能過網絡登陸遠程計算機
wall:發送消息給登陸本機的用戶。
wget:用于在linux環境下從www上下載文件。
(5)、進程管理命令
&、bg:命令是后臺執行命令
fg:前臺執行程序
jobs:顯示目前正在后臺執行的任務清單
kill:終止一個程序
ps:顯示程序狀態
top:顯示cpu進程
at,batch,atq,atrm:用于排序、檢查或刪除后臺運行任務。
****************************
參數:
-c :建立一個壓縮文件的參數指令(create 的意思);
-x :解開一個壓縮文件的參數指令!
-t :查看 tarfile 里面的文件!
特別注意,在參數的下達中, c/x/t 僅能存在一個!不可同時存在!
因為不可能同時壓縮與解壓縮。
-z :是否同時具有 gzip 的屬性?亦即是否需要用 gzip 壓縮?
-j :是否同時具有 bzip2 的屬性?亦即是否需要用 bzip2 壓縮?
-v :壓縮的過程中顯示文件!這個常用,但不建議用在背景執行過程!
-f :使用檔名,請留意,在 f 之后要立即接檔名喔!不要再加參數!
例如使用『 tar -zcvfP tfile sfile』就是錯誤的寫法,要寫成
『 tar -zcvPf tfile sfile』才對喔!
-p :使用原文件的原來屬性(屬性不會依據使用者而變)
-P :可以使用絕對路徑來壓縮!
-N :比后面接的日期(yyyy/mm/dd)還要新的才會被打包進新建的文件中!
--exclude FILE:在壓縮的過程中,不要將 FILE 打包!
原文:http://hi.baidu.com/optical/blog/item/b4b36b38db24812296ddd84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