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s - 195, comments - 34, trackbacks - 0, articles - 1

          長尾巴理論

          Posted on 2008-12-03 23:21 小強摩羯座 閱讀(231) 評論(0)  編輯  收藏

          Chris Anderson的長尾理論

          說在前面

          時下關于長尾的文章很多,但似乎很多人的理解都不一致。剛剛讀過Chris關于Long Tail的那篇文章,給了我很多啟發。(Chris正在準備關于長尾的書,將于2006年5月出版。)

          長尾的淵源

          Chris關于長尾的提出是基于他對娛樂市場的觀察而得出的。通過對傳統娛樂業和網絡娛樂業的對比,Chris發現由于成本和規模的限制,傳統娛樂業只能覆蓋那些20%的主流(Hits)而忽略了后面的尾巴(Misses)。但是,網絡技術解決了這個問題,使得在保證收益的前提下,滿足了更多消費者的需求。同時,Chris還指出,人們對主流的關注一方面是因為傳統娛樂業自身經營的限制(不可能提供所有的選擇),另一個重要的方面是因為人們并不知道自己需要的是什么。Chris指出,事實上每一個人的品位都會與主流有所偏離,并且當我們發現的越多,我們就越能體會到我們需要更多的選擇。這樣,現實的世界(Physical World)是一個短缺的世界。(這也是為什么經濟學存在的原因了)。

          在這個基礎上,Chris看到了Amazon,Vann-Adibé等網絡書店和影像店的出現推翻了傳統的認知,他們可以以較低的成本去提供更多的選擇,這樣,當人們越多越多的關注那些被遺忘的事物,他們會發現自己可以有更多的選擇。而如果互聯網商家能夠捕捉的這些被遺忘的角落,就會有比主流市場更大的市場。這就是所謂的長尾。

          對于如何抓住長尾市場,Chris提出了三項法則:

          Rule 1:讓所有的東西都可以獲得。(Make everything available)

          Rule 2:將價格減半,現在讓它更低。(Cut the price in half. Now lower it.)

          Rule 3:幫我找到它!(Help me find it!)

          從(long tail theory) 看 去中心化的可能 (2006-12-31 16:28:06)


          從長尾巴理論(long tail theory) 看 去中心化的可能
          作者: 見素

          Keso的很多文章提到網絡的去中心化的問題. 也就是互聯網的主導權不在局限在若干個大的上市公司,更多由平等,獨立的中小個體主導.許多人盡管認可這是個好東西,但更多是抱有疑問.如他們的典型觀點: 大公司錢多實力大,隨便投點錢,也可以把你砸死.去中心化,固然美好,不過是一些人的一廂情愿而已.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知識結構,經驗積累,看待事物也有自己特定的參考原則或者標準,更系統的就是所謂的意識形態. 同樣一個事實,在不同的人看來完全可以有相反的視角和解讀.這個post只寫一些我對長尾巴理論的看法,我覺得它對于理解去中心化的過程很有啟發. 當然 仁者見仁 智者見智,具體意見,歡迎在文章后面評論,共同提高.


          (1) 介紹長尾巴理論的背景. 這個概念是 Wired 雜志主編 Chris Anderson 在2004年提出,大家可以 google 或 在wikipedia看詳細的英文介紹. 最簡單的例子: 在一個 XY的坐標系里面, y 對應銷售收入, x對應 同一產業中不同品牌的產品或服務. 一般會出現名列前茅的幾個品牌占據大部分的部分, 其他無數的小品牌占據小部分.


          推廣到其他情況
          y 代表 點擊數目, x 代表 不同的blogger
              我們發現點擊集中在少數所謂的opinion leader的上面
              這些人屬于曲線的頭部, 大多數blogger 屬于尾部,長長的尾部.
          y 代表 購買力    x 代表 人群
              也是大部分財富在 少數人手里,這些富人也是屬于曲線頭部,
              其他的人都屬于長長的尾巴了.


          這些事情都是司空見慣,談不上特別的地方.Anderson的獨到地方 在于指出互聯網的作用 能夠很大程度上 促進人們對 尾巴部分的開發. 以前不能夠實現的尾巴部分的潛力, 在互聯網的幫助下可以轉化成實際的東西.


          比如 amazon的開始賣書, 它賣的書本 更多是以前書店賣不出去的書,
          amazon出現了, 潛力化作行動,交易產生了,公司成長了.


          還有 apple的iTunes的音樂商店, 它有上百萬的歌曲,按每個.99美元出售,下載到ipod上.以前的唱片店鋪都是賣最流行的部分,很多人即使想買以前的歌曲,但由于人群規模太小,唱片店鋪不會為他們專門進貨.但iTunes沒有這些限制. 而且它的銷售記錄實實在在地證明, 所有的歌曲都至少被賣過一次.
          以前 局限在尾巴的購買潛力,在iTunes得到實現.


          2 對于尾巴市場地分析


          有人將 long tail的 tail 部分,對應到 niche market, 中文翻譯是縫隙市場.應該本質是一樣的東西.
          他們看似很小,微不足道,但是他們積少成多,總量可能比 head部分還多. 2004年的兩個典型就是google 和craigslist,估計這也是觸發Anderson在2004年10月在wired雜志闡述long tail的重要因素.


          google不用介紹,大家都用,都很熟悉. google開始成長于niche market 90年代很多人覺得search engine 無錢可賺. google堅持深入開發這個市場的潛力, 幾年后adword adsense的服務推出,目前達到 billion 量級的收入.完成了tail 到head的轉化, 創造出一個新型的產業.


          Craigslist 大家可能比較陌生, 偶爾在一些國內的媒體提及,但不太 深入. 它實際就是大的bbs,信息發布地方.今年國內的kijiji post.sina.com.cn 新業務,都可以看到它的影子. 它上面就是純粹的信息發布,交流. 比如工作招聘, 房子出租,聚會等. 收入模式也很簡單: 只對san Francisco/Los Angeles/New York/ 三個大城市的公司招聘收費, 而且價格比專門的招聘網站如 hotjobs monster等低的多. 目前它的pageview 達到 100M/day 的驚人地步,收入估計10M 美元左右.


          他的秘訣也是類似google:執著作一件事情,把它做到更深入,更細致. 尤其是他的管理模式,獨具一格. 比如它要對 紐約的房產廣告收費, 它會公開post,征求用戶的意見. 得到足夠的用戶反饋后,再
          考慮實行. 用戶有時候似乎扮演了類似股東,董事會的角色,非常有意思.


          目前它的20%股份被ebay購買. 不過從 Craig Newmark(網站的主人) 的blog 看,似乎ebay購買了它以前一個員工的股份.他不情愿,但也沒有辦法,阻滯那個人的出售.不過主導權利還在craig的手里,
          ebay也公開表示,它的購買不是為了其中的利潤, 更多是學習 craigslist似乎簡單但非常有效的管理模式. 我相信 craigslist 還是會繼續保持現在的風格.


          3 問題: google msn yahoo 能否擊敗類似craiglist的公司,   將他們 融入自己的體系?

          我的感覺,這些大公司很難進入craigslist的范圍:


          其一: 社區的聚集和建立,名聲的傳播,不是短期內部可以用金錢和技術達到的
          其二: 即使這些大公司, 可以利用它們的捆綁業務,免費提供給用戶, 吸引用戶過去.問題是,即使用戶過去了,craigslist已經把收入降低到10M規模, 你不可能收取更多,這也從本質上打擊了大公司進入craigslist的市場動力. 太小的市場不會對他們產生太大的吸引力.而且他們的資源不是無限的,他們也有各自主要對手的壓力. 他們更愿意把資源和精力放在保持自己已經有的優勢上面 ,或者還未開發的其他tail market, 而不是在一個已經被人開發的 tail market 爭奪對他們來講很小的市場空間.

          4 小結
          以前我在給 keso的留言提到: 大概在3-5年內 小網站的存儲會轉移到 google的集中的存儲空間.現在 回過頭再想想,感覺有些變化.


          也許大部分回遷移, 但 真正面向用戶,具有社區實力的niche market leader 應該不會遷移.對他們,硬盤,帶寬的成本只是很小一部分因素, 尤其是技術進步,開源的發展,這些成本更會降低.


          只要保持用戶的信任,讓用戶有實際的歸屬,認同感.我相信這樣的組織也會類似craigslist一樣穩定發展,因為 本質上,它是在niche market上,滿足用戶需要的運行成本更低的組織形式. 從這種意義看, 長尾巴理論的本質也是 經濟成本運行最低的一種表現.


          這一點才是真正保證小規模的組織不會被幾個大的上市公司吞并, 小公司仍然可以產生,生存,發展,壯大,絕非可以用錢砸死那么簡單.

           

           

           

          長尾巴市場(The Long Tail)
          Posted at 12:13 in 奇文共賞.
          Chris Anderson:The Long Tail

          傳統市場,采用稀缺假設(資源、時間等)和供求關系運作。所謂的2/8定律:80%的顧客只需要20%的商品,剩下長長的尾巴無人問津。主流,流行和品牌主導了市場和人們的視線,也確定了價格。

          因特網市場:信息過剩,產品過剩。細分市場變得重要。由于信息、物品和服務可以幾乎免費而無風險得獲取,商業重點開始轉向這個長長的尾巴。所謂個性化的市場。

          ...most successful businesses on the Internet are about aggregating the Long Tail in one way or another

          面對這樣的市場,對策有:
          1)make everything available;
          2)help people to find it;
          3)cut the price,(increase the volumn)


          長尾理論是有前提的,那就是我成本很小,網絡的出現使成本小了,長尾也就成了理論,二八理論也并不意味著終結,兩者是有不同的適用范圍。

           


          長尾長尾,尾有多長?

          長尾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競折腰。面對商機無限的長尾市場,互聯網巨擘Google和雅虎近期各顯神通,再支高招。

          13日,Google推出了視頻上傳服務。你可以將自己制作的視頻節目上傳給Google,視頻節目不限大小,全免費,更酷的是你可以自主決定要向那些下載你節目的人收多少錢。

          —-對DV愛好者、獨立電影人來說,這是不是一個大好消息?

          雅虎瞄準的是世界各地的小企業,推出了免費網站建設服務。現在,世界各地的小企業在沒有任何技術背景的情況下,不費吹灰之力即可在網上安家。

          雅虎的這項免費網站建設服務為小企業提供5個頁面,你可以把自己公司的一些基本信息諸如公司名、聯系人、聯系地址、電話、電郵以及公司產品和服務等信息放在網上,這樣,消費者通過互聯網就可以找到他們需要的世界各地的產品和服務。

          整個建站過程很簡單,如果你已有一個雅虎帳號,不需5分鐘就可搞定。
          —-對那些無力建站又希望通過互聯網與潛在客戶互動的小企業來說,這是不是一個大好消息?

          Google的視頻托管服務瞄準的是“視頻長尾”,在這個潛力巨大的長尾市場中,將造就一批視頻長尾的弄潮兒。只要你的節目足夠精彩,價格又不失公道,你也許會發現,吃香喝辣其實并不太難。雅虎的免費網站建設服務瞄準的是世界各地的“服務長尾”,一些小企業(包括個人)將成為受益者。而Goolge和雅虎這兩個搜索巨人,卻在“搜索長尾”中,成為笑到最后的最大贏家。

          共贏,讓長尾更長。

           


          長尾與中心

          華盛頓郵報報道,Google的市值在6月7日這天達到800億美元,超過時代華納20億美元,成為世界第一媒體公司。這距離去年8月Google上市,僅僅10個月。當時,Google股票每股只有85美元,而現在,它的每股價值接近300美元。

          這就是互聯網的力量。這就是長尾的魅力。

          現在,還有另外一家長尾公司Craigslist,無疑也是值得保持高度關注的。這家只有18名員工,目前對很多人來說可能還很陌生的公司,卻有著驚人的表現:其網站訪問量高居全球第四!

          Google把自己做進了詞典,把自己做成了全球第一媒體公司,接下去,它還會把自己做成什么?

          EPIC那部電影關于未來媒體有一個聳人聽聞的預言:

          到2014年,我們現在所熟知的媒體將徹底消亡取而代之的是Google和Amazon合并組成的超級中心GoogleZon 2014年超級中心GoogleZon將推出EPIC(Evolving Personalized Information Construct),一個人人可參與,人人可報道,人人可獲報酬,人人可定制新聞……的系統這是一個看似不可思議但又合乎邏輯的一種必然/可能?:

          代表“去中心”的公民媒體和“中心”因為實現利益最大化的需要達成共謀,而借助互聯網聚合了微中心(個人或團隊)力量的“中心”演變成一個巨無霸級的超級中心。

          目前來看,最具霸主相的“中心”,非Google莫屬。




          只有注冊用戶登錄后才能發表評論。


          網站導航: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宁安市| 巴中市| 彰化市| 沙雅县| 建水县| 曲沃县| 德钦县| 襄汾县| 陵川县| 高平市| 朝阳区| 仙居县| 博兴县| 修水县| 白朗县| 来凤县| 五莲县| 桦南县| 察哈| 珠海市| 克什克腾旗| 涿鹿县| 贞丰县| 泰州市| 额敏县| 汶川县| 正镶白旗| 九寨沟县| 桐乡市| 凌云县| 佛教| 高州市| 萨迦县| 民和| 松溪县| 尚志市| 临江市| 邯郸县| 鄯善县| 平定县| 崇信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