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制造到創(chuàng)造
          軟件工程師成長之路
          posts - 292,  comments - 96,  trackbacks - 0

              摘要:不論是在校大學生還是社會人士,從事IT業(yè)或將來要從事IT業(yè)的人不在少數(shù)。每個IT人都有自己的夢想,社會競爭如此激烈,一個適當?shù)娜松?guī)劃能助你一臂之力,讓我們一起追尋成功人士的步伐,從中汲取經驗。

              我今年39歲了,25歲研究生畢業(yè),工作14年,回頭看看,應該說走了不少的彎路,有一些經驗和教訓。現(xiàn)在開一個小公司,賺的錢剛夠養(yǎng)家糊口。看看這些剛畢業(yè)的學生,對前景也很迷茫,想拋磚引玉,談談自己的看法,局限于理工科的學生,我對文科的不懂,身邊的朋友也沒有這一類型的。
              91年研究生畢業(yè),那時出路就是1種:留在北京的國營單位,搞一個北京戶口,這是最好的選擇。到后來的2-3年內,戶口落定了,又分成5條出路:
              1、上國內的大企業(yè),如:華為;
              2、自己做公司,做產品開發(fā);
              3、上外企,比如:愛立信、諾基亞;
              4、自己做公司,做買賣;
              5、移民加拿大。
              我想,首先要看自己適合做什么?做技術還是做買賣。
              做技術,需要你對技術感興趣。我掰著數(shù)了一遍,我們研究生班的30來號人,實際上適合做技術的,大概只有3、4個人,這幾個人,1個現(xiàn)在還在華為,3個移民加拿大了,現(xiàn)在這4個人混得還可以,在華為的同學也移民加拿大了,他在華為呆了6年,在華為獎金工資加起來大概30萬吧,還有華為的股票,再過幾年,華為的股票一上市,也能值個100-200萬。要是一畢業(yè)就去華為,那現(xiàn)在就絕對不是這個數(shù)字了。

              要是做技術,最好的就是上大公司,國內的大型企業(yè),像華為中興肯定是首選,能學到很多東西。華為雖然累,但是,年輕人不能怕累,要是到老了,還需要去打拼,那才是真的累啊。在外企,我想他們主要就是技術支持和銷售,但是技術是學不到的,當然不能一概而論,我指的是象愛立信和諾基亞,真正的研發(fā)不會在中國做的,學到的也不如在華為多,其它的中興我不是很了解,我想應該也不錯。

              一個人都有一技之長,有傍身之技,那是最好的,走到哪里,都能有一口飯吃,還吃得不錯,這是傳統(tǒng)的觀點。
             
          任何技術都是要在某個行業(yè)去應用,這個行業(yè)市場越大當然越好;要在一個領域之內,做深做精,成為絕對的專家,這是走技術道路的人的選擇。不要跳來跳去,在中國,再小的行業(yè)你要做精深了,都可以產生很大的利潤。
              研究生剛畢業(yè)的時候,做產品開發(fā)的有不少人,都是自己拍拍腦子,覺得這個產品有市場,就自己出來做。現(xiàn)在看來,我的這些同學,做產品開發(fā)的成功的沒有一例,為什么?資源不足。

              1. 資金,剛畢業(yè)的學生,就是沒錢;沒錢,也意味著你開發(fā)的東西都是小產品,而且只能哥幾個自己上,研發(fā)、生產、銷售都是一個人或者幾個人自己來,沒有積累,什么都是重新來過。
              2. 人脈,任何一個行業(yè),要想進去,需要有很深的人脈,否則,誰會用你的東西?誰敢用你的東西?我這個班上開發(fā)產品的、自己還在堅持的,只剩下一個人了,說實在的,到現(xiàn)在,沒有自己的汽車,也沒有自己的房子,混得挺慘。
              其次就是上外企。我的2個同學,一個上了愛立信,一個先到愛立信后到諾基亞,都混得不錯。到諾基亞的后來利用在諾基亞結識的人脈自己開了公司,也賺了不少錢.外企最大的好處就是除了能學到比較規(guī)范的管理外,還能給你的職業(yè)生涯鍍金。
              自己做公司,做買賣,一開始有3-4個人走這條路,但是真正發(fā)財?shù)闹挥幸粋€人。做買賣,還是要有一定的天賦,還有機遇。要有對金錢的赤裸裸的欲望,要有商業(yè)上的頭腦。后來我們同學在一起談,說,我們即使給自己這個機遇,也未必能做得好。
           
           
              移民加拿大對搞技術的人來說,還是一個不錯的選擇,但是要盡早,練了幾年的技術,就趕緊出去,大概是在1996年走了不到10個,現(xiàn)在都還可以,買了房子和車了。要是晚了,語言再學也難了。

              關于我自己,先是在國營的研究所混了4年,后來到一家公司干了6年,2002年出來自己做公司,現(xiàn)在算是有房有車,有點積蓄,但是不多,還有一個可愛的女兒。回首這10來年,有一些經驗和教訓。
              1. 要有一個職業(yè)生涯的規(guī)劃。首先需要定位自己做什么合適,是做買賣還是做技術,一條路走到底;當然,做了技術,后來改行也行;
              2. 做技術,就是要做精做深,成為這個行業(yè)的這個技術的專家;最好就是去國內的大公司,才能全面學到東西,能夠給你培訓的機會;如果大公司進不去,先到小公司練技術,找機會再到大公司去鍍金,學高深的技術。千萬不要自己做產品,要做也是對這個行業(yè)熟悉了,再去做。
              3. 積極爭取機會。積極爭取學習和進步的機會。比如做技術,就需要多鍛煉,多學習,來提高自己的水平。一門技術,只要有機會去學習,都能學得會;要是沒有機會,天才也沒有辦法學到這個技術。柳傳志就說,楊元慶就是“哭著喊著要進步”,實際上,就是爭取自己的機會;當然,這種強烈的進步欲望,也是領導看重的地方。
              4. 積累個人的信譽。從你的職業(yè)生涯的第一天,就要按照誠信的原則辦事。要做到,當人們提起你的名字的時候,說,這哥們還不錯,做事還行。
              5. 注意利用資源。如果你有有錢的親戚、成功的長輩或者朋友,可以充分利用這些機會,得到更加順利的發(fā)展前景。
              6. 注意財富的不斷積累。人生要想得到自由,財富是很關鍵的。否則,永遠仰人鼻息,永遠看人臉色。人都是勢利眼。今后的家庭、職業(yè)生涯,金錢的積累很重要,沒有錢 ,永遠不能開張自己的事業(yè),得到更多的機會;財富要做到逐年積累,你才能家庭生活幸福。沒有錢是不可能有幸福的家庭。
              7. 注意人脈的積累。最終,事業(yè)要靠在社會上的人脈的資源。要注意認識在你這個行業(yè)的人,結交他們,最終他們會成為你事業(yè)上的助力。
              8. 尋求貴人相助。要找大老板來幫助你,得到大老板的賞識。想想看,大蛋糕,切一點就夠了,小蛋糕,都給你也吃不飽。
              9. 多聽聽成功的前輩和成功的朋友的意見。注意少聽家里長輩的意見,尤其是都已經退休的長輩,他們對社會的認識還停留在很久以前,而這個社會已經發(fā)生很大的變化。最重要的是,長輩有時候會強求你做一些事情,但是,最終的結果他們是不負責的。

          posted on 2007-10-05 14:57 CoderDream 閱讀(987) 評論(0)  編輯  收藏 所屬分類: 前程我憂

          <2007年10月>
          30123456
          78910111213
          14151617181920
          21222324252627
          28293031123
          45678910

          常用鏈接

          留言簿(9)

          我參與的團隊

          隨筆分類(245)

          隨筆檔案(239)

          文章分類(3)

          文章檔案(3)

          收藏夾(576)

          友情鏈接

          搜索

          •  

          積分與排名

          • 積分 - 458389
          • 排名 - 114

          最新評論

          閱讀排行榜

          評論排行榜

          主站蜘蛛池模板: 从江县| 台北市| 丹阳市| 遵义市| 马关县| 宣武区| 武夷山市| 平顺县| 潍坊市| 南丹县| 侯马市| 鞍山市| 卓资县| 乌恰县| 普定县| 余江县| 房产| 丰城市| 凌海市| 城口县| 宁武县| 济宁市| 眉山市| 花莲县| 通榆县| 喜德县| 岚皋县| 北川| 安国市| 运城市| 喀喇沁旗| 襄城县| 荆州市| 雷山县| 德格县| 团风县| 宜春市| 沙河市| 赤水市| 庆安县| 紫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