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s - 176, comments - 240, trackbacks - 0, articles - 7

          關于[面向集合的框架設計]的一些說明

          Posted on 2007-12-03 23:54 canonical 閱讀(1165) 評論(2)  編輯  收藏 所屬分類: 設計理論
              我習慣于概念層的推演,而且所闡述的東西多數是我們創造過程中的副產品,與業內常見的觀念實際上是有著很大差異的。有些人感覺我的文章讀不明白是因為沒有采用類似的視角,或者還沒有獨立思考過很多問題。如果只是從業內已經熟知的概念出發試圖理解我所寫的內容,顯然是不可能的事情。所以我常說know something already known.

          如果在編制一個新的應用,存在大量代碼可能是
          myFunc(){
            
          for each x in set
              doSomethingValuable(x);
            
          return packedResult;
          }

          myOtherFunc(packedResult){
            
          for each y in pakedResult
              doSomethingOther(y)
          }

          其實我們真正關心的是循環內部的某個過程,但是我們經??梢杂^察到它們被某些通用的或者特定的循環(集合遍歷)操作所包圍著。Witrix的設計方式是強調業務關注點,而把所有的匯總操作盡量抽象完成。比如現在界面上顯示一些字段。從抽象的操作上說
            for each field in dsMeta.viewableFields
              show field.viewer

          這一過程在平臺代碼中實現,它是一個通用的集合操作過程。不同的具體應用只是關心具體字段的展現形式,雖然我們必然需要字段集合,但是它不是我們注意力的重心。
            如果考慮到字段在界面上展示有一個布局問題,我們所要修改的是集合內部的結構方式:
            某種結構循環方式(dsMeta.字段組成的布局集合)
              show field.viewer

          抽離出集合,實際上是在最大限度上分離結構問題和內容問題。     
             結構是可抽象的,是具有獨立意義的。這就是Witrix所提出的面向結構的設計視角。不是強調對象的所謂業務含義,不是強調某種通用語言(例如ruby)的靈活的語法結構。在這之間存在著厚重的具有物理意義的可以進行結構分析的技術層。http://canonical.javaeye.com/blog/60758  http://canonical.javaeye.com/blog/126467

          Feedback

          # re: 關于[面向集合的框架設計]的一些說明  回復  更多評論   

          2007-12-05 01:38 by 曹曉鋼
          呼呼,我越來越發現,我的思路和你是很相似的。

          SQL的方便,就是因為他給你表操作的便利。我的工具類中也經常出現對Collection中的元素集中進行操作的。

          至于說你舉的這個layout的例子,更加是非常相似了

          # re: 關于[面向集合的框架設計]的一些說明  回復  更多評論   

          2007-12-05 22:14 by canonical
          在Witrix中我們系統化的應用[面向集合+通用組裝規則]的技術手段,大大提高了代碼的重用性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大洼县| 彭州市| 海晏县| 永福县| 新田县| 共和县| 东乡族自治县| 临泉县| 东乡县| 福建省| 伊金霍洛旗| 沾化县| 和平区| 水城县| 石狮市| 舟曲县| 醴陵市| 阳原县| 南充市| 新绛县| 正安县| 杭锦后旗| 子长县| 西乌| 凤山市| 桑植县| 正安县| 长宁县| 南投市| 永年县| 微博| 南京市| 梁山县| 永登县| 河北区| 陇川县| 青神县| 桐庐县| 浦东新区| 禄劝| 南溪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