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邊這篇文章我覺得講的非常好,和我的想法也是一致的,我也是一直認為必須是以正餐式的經典閱讀為主導,也就是作為我們讀書的基礎,再通過快餐式閱讀補充些最時尚的、最前沿的和最新的知識,同時也可以讓自己得到暫時的解脫和快樂。
--------------------------------------------------------------------------------
快餐式文章多以淺顯容易理解為特點,不會帶給你值得思考的問題,學而不思則惘,孔子在兩千年前就指出了這種局限
從快餐式閱讀中突圍
武少民
隨著人類社會物質文明的進步與發展,麥當勞等西方快餐文化迅速風靡全球,當人們在忙碌中度過每一天的時候,快餐式閱讀已經逐漸成為一種休閑時尚,這種快餐式的閱讀不求甚解,只是通過事物的表面去觀察事物,它甚至排斥思考,排斥想象,因為快餐只需要在短暫的時間內了解一些東西而已,從而陷入浮光掠影的浮躁之中。如何從快餐式閱讀中突圍,如何回歸正餐式的經典閱讀方式,已經成為社會和學校教育的當務之急。
當人們的生活逐漸休閑快餐化的時候,正餐式的經典閱讀似乎已經不適應潮流。快餐式閱讀以一種無目的的隨意性的瀏覽,放棄思維的輔助,成為了填充大腦中暫時的空白狀態的消遣?;蛞孕路f荒誕的視角,或以大量具有視覺沖擊的圖片,諸如卡通、諸如科學幻想、生活幽默等等,來博得人們輕松一笑。作為承受著巨大生存壓力的現代人來說,緊繃的神經太過脆弱,需要放松自己,消減存在的壓力。在有限的閑暇中,捧讀一本裝幀精美令人賞心悅目的雜志,追逐著吸引人的標題,了解一些新奇的言論,或者滿足獵奇心理,以打發無聊的時間。快餐式的圖書如雨后春筍層出不窮,并且占據了書攤上大部分的位置,也充分顯示了當前人們閱讀方式和閱讀品位的變化。
作為快餐式閱讀的反面,正餐式的經典閱讀更注重閱讀的品位和質量,注重閱讀帶來的心靈感受和精神思索。當我們專心于一本古典文學名著的時候,我們必須使自己的心靈安靜如一泓碧水,能夠沉寂得聽到自己的呼吸,如此才能夠完全沉浸于故事之中,沉浸于作者所營造的氛圍里,從而得到精神和心靈的愉悅,引起共鳴。在一邊讀書的同時,我們還可以一邊加入自己的思索,提出自己的問題和想法,并在書中尋求印證和答案,從而更深刻地領會社會人生。一位歷史學家說過:一切歷史都是現代史。同樣一切古典名著都是現代名著,因為書中所揭示的道理通于古今,書中所描繪的社會人生在我們的周圍依舊或多或少地存在。后之視今,亦猶今之視昔,古今其實是血脈相通的。
現在流行的書報、雜志等都是以快餐為主,其富麗堂皇的裝幀與精美考究的印刷都試圖在掩飾內容的貧乏與蒼白,而所謂的動感逼真的畫面不過是生活表層的描述,它們始終無法進入事物的內部,無法描述生活真正的原色。雖然外表令人耳目一新,充滿了生機與活力,終究不過是以一種視覺的沖擊使之似乎極具震撼力,當我們看過之后,它們不過是一些曾經存在的煙云,當時的絢麗毫無蹤影。相比起來,那些正餐式的經典閱讀似乎給人一種青燈古卷的感覺?,F代人以為古人皓首窮經也無所用途,不過是些老古董罷了,其實這種想法是完全錯誤的,因為中國的古典文化已經經歷了數千年的文化積淀,其厚重的文化底蘊,博大精深的文化知識體系,不僅能夠給予你足夠的知識,也能滿足你精神的需要,最重要的是它將是你做人和處事的根基。
然而快餐式的閱讀也自有其可取之處。生活是忙碌的,所以我們需要放松,需要在閑暇的時候,讓自己緊張的神經松弛下來,讀點有意思的文章,看點有意思的圖片,既不占用大量的時間,也可以從容讀來,想看則看,不想看隨手放下即可。但是不能過分地依賴這種快餐式的閱讀,因為長期采用此種閱讀方式會局促你的視野,并且容易使人流于膚淺。因為這樣的書籍多是具有鮮明的現實實在性,并且文章多以淺顯容易理解為特點,不會帶給你值得思考的問題,學而不思則惘,孔子在兩千年前就指出了這種局限。
正餐式的經典閱讀更強調細嚼慢咽,強調文章對人的凈化和移情的作用,當你捧讀中國文化的經典之作,諸如四書、五經,諸如四大名著之類,燈下獨坐,以心靈沉浸其中,移時不覺,使白日的忙碌和喧囂以及生活的浮躁都化為沉重的思考,化為生活最深處的智慧,如此,不僅得到了精神的愉悅,更重要的是也升華了自己的快樂,使自己的人生更有質量和品位。當前被很多大學生嘲笑的好讀書的“小夫子”們,他們才真正是理解了中國文化的精髓,并且終將成為中國未來的脊梁和柱石。
我們生活在一個日益忙碌的時代,高速的生活節奏,讓我們不能太安靜從容地生活。所以能夠將正餐式閱讀與快餐式的閱讀結合起來也不失為一種符合中國中庸之道的好方法。讓兩者相輔相成,互相補充,互相促進。但是必須是以正餐式的經典閱讀為主導,也就是作為我們讀書的基礎,再通過快餐式閱讀補充些最時尚的、最前沿的和最新的知識,同時也可以讓自己得到暫時的解脫和快樂。但是只有通過孜孜不倦的正餐式的經典閱讀,才能使我們通達于古今,識明于前哲,才能在前人的基礎上有所創新有所超越。牛頓說過:“我之所以偉大,是因為自己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的緣故?!蓖瑯?,我們所提倡的正餐式的經典閱讀,也是使我們能夠站在巨人肩膀上的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