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由于Web2.0的快速崛起,讓無數投資人士欣喜若狂。然而,與風險投資商們的熱情相比,Web2.0網站的“錢景”卻顯得黯然無光。一直以來,缺少盈利模式和手段,就像噩夢一樣纏繞著眾多Web2.0網站,成為他們的難言之痛。?
很多Web2.0公司心里都清楚,只是想不出根本的對策,只能走一步看一步,能賺多少先賺多少。而Work2.0從理念上、定位上、架構上、規則上、操作上,都已經實現了提前超越。?
以Work2.0代表的沃客(K68)來講,網站推出很短時間,穩中有升,但Work2.0與Web2.0不同的是, 如果說Web2.0可以燒錢做大而不考慮最開始就盈利的話,那Work2.0一開始就可以賺利,原因很簡單:Work2.0更深入商業社會了,當他成為商業社會的產業鏈中的一環時,價值自然帶來利潤。而Work2.0模式則利用了毛澤東的人海戰術理論在做全國性的智力資源有效配置,這就是互聯網的魅力。?
昨天有位朋友和我談到,Web2.0與Work2.0你更看好哪個?如果僅僅從個人方面來講,我非常看好Web2.0的各項服務,但從長遠方面來講,Work2.0帶來的價值是顛覆性的,可以說這是互聯網的終極夢想,它的妙處在于它整合了人力資源為客戶提供完全超值的服務,拿領跑者K68來講,即可能一個任務會同時有20個人競標,會有20份項目給客戶參考,而客戶只用支付其中最滿意的一份付費即可,這樣一樣客戶就賺大了。我之前是K68的客戶,花了500塊給他做我網站的推廣懸賞,結果40個人參加推廣我的網站,而我只支付了推廣很最好一名的費用但享受到了39個人的推廣成果。當然了,我的500塊要先給他而他只給優勝者400塊,他賺了100,這絕對是共贏的買賣。?
其實諸君想想便知這個市場有多大:一方面大量企業有諸多的難題與需要開發的非核心業務,而另一方面是大量的高校、科研機構、自由職業者與職員休息時間沒有得到有效的利用。而Work2.0的出現,使得這些人力資源獲得充分的利用。?
一段時間的聚會上很多人都一直談自己的站已經Web2.0了, 但Web2.0只在于吸引眾多用戶群體,而Work2.0吸引了的是有價值的用戶群體,又帶來了一批以企業、公司為主的客戶群體,這個話題可以無限延伸,包括廣告價值等等,這個以后在談。?
總結一下。在Web2.0網站已經滿天下的時代,看Work2.0的服務和應用,才有可能成功。為什么?網民都1個億了,Web2.0的發展沒有時間和空間了,因為Web2.0的商業模式不可能多種多樣。其實如果是Work2.0,空間還大的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