囚徒

          相傳,有兩個嫌疑犯,合謀殺死了一個人,之后被警察抓住,警察將他們分開審訊。并告訴他們說,如果你們兩個人都不說的話,以我們現在的證據,我們可以讓你們坐一年的牢。如果你招供了,而你的同伙沒有招供,那么我們將當庭釋放你,你的同伙關20年。如果你和你的同伙都招供了,那么我們也就沒有必要照顧你們任何一個,你們一人關10年。

          這就是著名的囚徒困境。處于困境中的囚徒,該如何選擇呢?

          如果我是那個囚徒,我不說,你說了,我被關20年。你說了,我也說了,我關10年,只有你不說我不說的情況下,我還要關1年。這里還有一個極大的誘惑,那就是我說,你不說,我可以當庭釋放。人性如此不可靠,綜合判斷的話,還是說最保險,保不齊還能當庭釋放呢?不如賭一把。
          這就是我全部的如意算盤,可惜,另一個囚徒他又不傻,他也會這么想。于是,利益最大化的可能性變成了永遠不可能達到的彼端。而10年這個選項變成了我唯一的下場,也是我們雙方唯一的下場。這個次壞的結局被稱之為雙輸。我們追求的利益最大化的那一點被稱之為單贏。而每人都得到次好的那個看起來更不可能的選項被稱之為雙贏。

          這個故事中其實并不虛幻,現實中的我們都是這樣的囚徒。想想日常中遇到的一些類似的情況,真的是非常的熟悉。

          現實中的情況復雜一些,可是道理相同。我們每個人都追求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可是長遠來看,最大化的利益或不曾降臨,或稍縱即逝。我們最終得到的只有那個次壞的選項。不過還好我們還可以合理化,安慰自己說,總算沒有到最壞的結果。但實際上我們明明可以到達雙贏的結局。

          從剛知道這個故事的時候,我就發覺工作中的情況與此非常類似,于是我想,應該找辦法擺脫這個困境,遠離雙輸,通往雙贏。我覺得,憑借敏捷方法我可以不用陷入這個困境。可是我錯了,以前的困境拼圖并不完整,敏捷方法恰恰是補完了這個困境通向雙贏的那最后一塊拼圖,至此一個完整的囚徒困境才算是建立完成了。有誘惑,有陷阱,有希望,于是也就有了困惑。于是,困境始成。

          在這個困境里,企業那點道道,就不說了,大家都很熟悉,可是作為我們程序員,就多么高尚嗎?

          敏捷要求全能小團隊,可對于程序員來說,只干自己擅長的那一攤事,然后拿工資是利益最大化的選擇。抽空還能自己學點東西提升一下自己。或者聊聊天、泡個論壇、玩個網游什么的。我們自己做出了并不比企業高多少的選擇。通過雙方的不懈努力,終于,企業和我們達到了雙輸的結局。簡直就是悲劇。悲劇一再上演著,卻沒多少人太在意,至少大家都可以安慰自己說,總算沒有到最壞的結果,一定是哪里做的不夠好,再改進一些會好的。可惜,自然規律是很無情的。你做了這個選擇,就只有這個結局,于是悲劇一再上演。

          沒有解決的辦法嗎?有,當囚徒困境不是模型里的單次博弈而是多次博弈時就有解。可以采用一報還一報的方式,當一方選擇個人利益最大化的選擇時,那另一方也選,直到對方放棄。也就是不停的雙輸,并且溝通,直到大家一起回到雙贏境地下。這就是囚徒困境的唯一破解之法。只可惜這個方法也有問題。第一個選擇個人利益最大化的人會在這個方法中獲利。如果利益比較大的話,反復幾次,他就可以有機會破壞這個平衡,將雙贏博弈再次變為零和博弈。所以,懲罰機制也是很需要的。

          方法有了,可是模型畢竟是模型,現實比這復雜得多。在囚徒困境之外,你會發現,還有團隊這個群體存在。當一個人做選擇很容易,當一群人做選擇的時候,就很難了。按照大眾心理學的說法,群體幾乎是沒有意識的。所以這個時候,我是只能感慨個人的渺小了。


          posted on 2008-07-25 19:29 咖啡屋的鼠標 閱讀(510) 評論(3)  編輯  收藏 所屬分類: 隨筆

          評論

          # re: 囚徒[未登錄] 2008-08-07 11:04 ricardo

          還相傳有沒有搞錯,古人說的才叫相傳。說這傳的老外,也就給你多個幾十年。  回復  更多評論   

          # re: 囚徒 2008-08-13 22:48

          于企業管理的深層思想分析:員工至于企業有2種地位。
          1:可替換件。相信很多大企業都是這樣做的,世界500強里面基本都是這樣的,雖然這樣沒有人情味,而且更容易引起消極工作,可是人性本身就是丑惡的,這樣是出悲觀的考慮,可是這樣起碼保證了最低的成就。通俗的說,你行就給我干,不行或者你不符合我給你的標準給我走,如果你高于我給的標準,我給你合適的工作。
          2:核心基本。這樣的企業往往有2種特點,第一員工都是根據資歷來區分。。。第二員工的能力往往來之于企業的長期培養。當然我說的很大部分是指傳統的日系企業。這樣的企業往往會有在專業上極有成就的人員,因為在這樣的企業中往往你努力就會在那個方向上不斷的有新的成就和挑戰。可是面對企業,當戰略失策,決策失誤時。你的專業技能就成了你換行的最大障礙,專業成就也成了最大的心理障礙。也就是說你和企業必須是利益的共同體(也就是說企業好就是你好,你要效忠),可是這樣的人連日企里都不是完全。。。人都是自私的。中國現在也有這樣的企業家存在,十分注重團隊建設,而且他們很成功,可是我常常在想如果這些掌舵者失去能力怎么辦?

          馬云是個聰明人,他知道把團隊中每個人的利益慢慢的結合到企業的整體利益中來,甚至于估計團隊中的人離開團隊創造,最后在整合入團隊中。

          回到題目,說開發。切忌一點,沒有銀彈,開發始終是人的行為。如果一個人沒有對此的熱情,沒有興趣,那么形式總是形式,過程就是過程,方法就是方法。
          敏捷也無法拯救一顆只想賺錢的心。那么調整組員的熱情,也確實讓他們從項目中得到什么(榮譽,滿足感,經驗,新技術,或者現實的獎勵。當然前面的內容是一個比一個效果差)。讓他們知道這個項目對自己的人生更有價值吧,這樣無論多差的方法都是好的。。

          說實話,敏捷的那些大佬,那個不是愛程序愛到骨子里的人,他們在考慮敏捷的時候考慮了程序員的熱情嗎?
            回復  更多評論   

          # re: 囚徒 2008-08-14 15:04 咖啡屋的鼠標

          @窮
          在InfoQ的一篇評論后看到這么一句話:
          “李斯討論軍隊任命時,說:新兵賞之則喜;罰之則懼。老兵賞之不喜;罰之不懼。”
          現實中也真是這樣。
          接觸油滑的老程序員越多,就越喜歡畢業生。不過這也沒有辦法,生活壓力把大家都壓得心態都變形了。大公司的政治斗爭就更惡心,無益于問題的解決,更養成了不良的心態。  回復  更多評論   

          <2008年7月>
          293012345
          6789101112
          13141516171819
          20212223242526
          272829303112
          3456789

          導航

          統計

          常用鏈接

          留言簿(15)

          隨筆分類(52)

          隨筆檔案(76)

          文章分類(3)

          文章檔案(4)

          新聞檔案(1)

          收藏夾

          Flex

          搜索

          積分與排名

          最新評論

          閱讀排行榜

          評論排行榜

          主站蜘蛛池模板: 扎囊县| 全椒县| 修武县| 西青区| 雷州市| 绿春县| 尉犁县| 河西区| 大城县| 搜索| 南木林县| 贵德县| 子洲县| 台山市| 闵行区| 叶城县| 婺源县| 沙田区| 张家港市| 安吉县| 西畴县| 依兰县| 策勒县| 隆回县| 金堂县| 阿尔山市| 孟州市| 凯里市| 滨海县| 芦溪县| 平武县| 盐亭县| 张掖市| 四川省| 剑河县| 奉节县| 莱西市| 德化县| 巩留县| 苍溪县| 定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