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發(fā)出一縷淡淡的憂傷
一則童話,居然能讓一個成年人鼻子發(fā)酸。或許它提醒我們在過去的日子里我們也失去過一些珍貴的東西,但如果我們連回憶的能力都失去的話我們就真的什么也找不回來了。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1265011/
posted @ 2008-01-24 12:19 勤天 閱讀(192) | 評論 (0) | 編輯 收藏
上帝說要有光
2007年3月19日 #
posted @ 2008-01-24 12:19 勤天 閱讀(192) | 評論 (0) | 編輯 收藏
posted @ 2008-01-24 12:13 勤天 閱讀(167) | 評論 (0) | 編輯 收藏
——那么,文化是什么?
1999年龍應(yīng)臺初任臺北文化局長時,接受文化預(yù)算的貭詢,有議員一臉酒色,帶著挑釁之意地大聲問“局長,你說說,什么是文化?”
“文化?它是隨便一個人迎面走來,他的舉手投足,他的一顰一笑,他的整體氣質(zhì)。他走過一棵樹,樹枝低垂,他是隨手把枝折斷丟棄,還是彎身而過? 一只滿身是癬的流浪狗走近他,他是憐憫地避開,還是一腳踢過去?電梯門打開,他是謙抑地讓人,還是霸道地把別人擠開?一個盲人和他并肩路口,綠燈亮了,他 會攙那盲者一把嗎?他與別人如何擦身而過?他如何低頭系上自己松了的鞋帶?他怎么從賣菜的小販?zhǔn)掷锝舆^找來的零錢?”
posted @ 2007-11-01 18:18 勤天 閱讀(162) | 評論 (0) | 編輯 收藏
posted @ 2007-11-01 17:19 勤天 閱讀(189) | 評論 (0) | 編輯 收藏
posted @ 2007-11-01 15:50 勤天 閱讀(288) | 評論 (0) | 編輯 收藏
posted @ 2007-11-01 14:53 勤天 閱讀(170) | 評論 (0) | 編輯 收藏
posted @ 2007-11-01 14:45 勤天 閱讀(222) | 評論 (0) | 編輯 收藏
posted @ 2007-11-01 10:40 勤天 閱讀(180) | 評論 (0) | 編輯 收藏
posted @ 2007-11-01 10:32 勤天 閱讀(153) | 評論 (0) | 編輯 收藏
別把理智看成我們的上帝,它當(dāng)然有強健的肌肉,但沒有人格,它只能服務(wù)…理智對方法和工具有獨到的眼光,但對于目的和價值卻是盲目的。
----------愛恩斯坦
長久以來我們的教育缺失的就是目的與價值的獨立判斷。老師家長精力都投入到對方法和智力的提升當(dāng)中去。培養(yǎng)的大多是工具型人格的人才。
posted @ 2007-11-01 10:22 勤天 閱讀(157) | 評論 (0) | 編輯 收藏
posted @ 2007-06-01 16:38 勤天 閱讀(653) | 評論 (1) | 編輯 收藏
1.把孩子當(dāng)客人對待。呵呵呵這個概念比較有意思。當(dāng)孩子因為疏忽做錯了事比方說把一個漂亮的杯子摔了,或是把傘弄丟了。我們第一反應(yīng)是什么。我們會去責(zé)備他,怎么這么不小心!這點小事都做不好!如果客人在你家把杯子打了你會這樣說嗎?你會說沒關(guān)系,然后拿另外拿一個杯子給客人倒上水。小事小處理。對孩子也應(yīng)該這樣。
2.時間券,小孩子得按時上床睡覺。可是如果她有特別的事或節(jié)目要把睡覺時間延后怎么辦?時間券是個好辦法。每個星期給小朋友比方說5個小時的時間券。她可以決定如何花這5個小時。是每天用一點點呢還是一次性用完呢完全由她自己決定。可以培養(yǎng)孩子的時間觀念。以及如何規(guī)劃自己時間的能力。
3.如何對孩子發(fā)火?怒火是一定要有渠道釋放的。如果不釋放當(dāng)壓抑到爆發(fā)的程度時會帶來更大的破壞。幾個原則。發(fā)怒時的語言要集中描述自己的感受。有多生氣為什么生氣。陳述問題及其解決方法,不帶指責(zé)與性格評價。一定不要去攻擊孩子的能力,性格。
4.如何夸孩子?你是個天使,你簡直完美無缺。這都不是好的夸贊之詞。好的夸獎要針對具體的事,對她付出的時間跟努力的認(rèn)可。比方說她把地拖干凈了,這么大的房間都是你一個人拖的!累壞了吧。
posted @ 2007-05-21 11:58 勤天 閱讀(195) | 評論 (1) | 編輯 收藏
posted @ 2007-04-27 10:14 勤天 閱讀(182) | 評論 (1) | 編輯 收藏
posted @ 2007-04-26 10:37 勤天 閱讀(134) | 評論 (0) | 編輯 收藏
posted @ 2007-04-04 11:11 勤天 閱讀(191) | 評論 (2) | 編輯 收藏
6歲以前的兒童是靠感覺來如聽覺,視覺,觸覺,味覺,嗅覺來發(fā)展心智的。好的教育是適時的把概念跟感覺對應(yīng)起來。一個不能跟兒童感覺發(fā)生聯(lián)系的概念對兒童來說是很難理解的。兒童會有推理和歸納的能力。把簡單的能跟感覺對應(yīng)的簡單概念讓兒童自己去領(lǐng)會到之后,他就會自己去推理與歸納并且組合出新的概念。這方面我想不是兒童像我們學(xué)習(xí),而是我們這些感覺系統(tǒng)沒有得到充分發(fā)展的成人要向兒童學(xué)習(xí)的地方。
我的愛就像陽光一樣,讓你感受到自由而又光輝燦爛的愛。
如果你想不出孩子這么做有什么理由,但也不確定是否有害。那就不要去干涉。給孩子最大的自由度。
有時候要適當(dāng)?shù)慕o予犯錯誤的自由,沒有體會過挫折失敗并從失敗中學(xué)習(xí)的能力,將來怎么會有那種百折不撓的韌性?
老子的無為而治好像挺適合在0到6歲兒童教育問題上的。不知何為那就無為。讓他按自己的天性成長好過打著愛他的旗號實則為著自己的方便去扭曲他和折磨他
幾個問題
1.蒙氏教具有哪些?
2.蒙氏教育實施起來后具體的步驟為何。
posted @ 2007-04-04 10:46 勤天 閱讀(124) | 評論 (0) | 編輯 收藏
posted @ 2007-04-02 16:37 勤天 閱讀(553) | 評論 (0) | 編輯 收藏
posted @ 2007-03-19 16:27 勤天 閱讀(178) | 評論 (1) | 編輯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