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ileilove

          blog已經轉移至github,大家請訪問 http://qaseven.github.io/

          易用性測試和探索性測試

           近些年來,隨著敏捷開發方法和互聯網企業的發展,易用性測試探索性測試被越來越受到關注。
            客戶也經常提這樣的概念或者嘗試實踐。有些客戶可能只做易用性測試,有些客戶則關注探索性測試。還很少看到兩者都做得。這里簡單詮釋下兩者的相同和不同,如果有不同意的地方,敬請指正。
            相同點
            1. 易用性測試和探索性測試都是面向業務的測試。所謂面向業務的測試是區別于面向技術的測試,它更多關注用戶感受,邏輯是否合理,流程是否正確,功能是否有遺漏等。
            2. 兩者屬于手工測試范疇。雖然有時候用戶也可以用工具輔助做探索性,但是兩者都屬于手工測試。依賴于測試人員的專業能力和分析能力
            3. 任何人都可以參與的測試方式
            不同點
            易用性測試用一句話概況就是:軟件使用是否方便。具體來講它分:可理解性,可操作性,可學習性,吸引性和依從性5個方面進行分析。易用性測試本身不是為了尋找系統還存在哪些bug,而且在假設沒有bug的基礎上,對系統從人體工程學上進行測試。如果期間發現bug,那純當系統Bug處理。易用性一般只以建議的方式對發現的問題進行登記。易用性測試建議在項目初期界面設計階段引入,因為對于后期來說,系統的更改成本和風險過高。
            對于易用性測試,本身不能絕對性,任何界面設計專家也不能完全代表用戶。因此需要更多的分析用戶群體的行為習慣,例如:老年人會習慣界面文字比較大,圖案比較傳統的方式。而年輕人會選擇頁面精細,功能豐富的系統。所以在進行易用性測試的過程中,從用戶的角度進行測試是根本。在有些產品用戶群體比較廣泛的情況下,往往需要做Alpha,Beta測試來進行統計。以獲取最合適的人群。
            探索性測試比較流行的定義是:邊設計用例邊測試。
            如果把腳本測試作為一張網的話,那么探索性測試就是在尋找能透過網洞的bug。
            探索性測試從測試手法上多會采用顛倒次序,改變狀態,跟隨產生的數據等來發現系統可能存在的潛在問題。因此探索性測試更傾向于是功能性的測試。探索性測試一般發生在系統集成測試完成,可以在UAT之前或者同時。
            探索性測試也可以是沒有界面的測試,這點跟易用性測試完全不同。對于沒有界面的測試,需要開發人員或者測試人員有很強的數據追蹤能力,了解數據在不同階段的變化過程和變化預期。
            當然此外還有更多不同之處,這里拋磚引玉,希望讀者繼續發掘!

          posted on 2014-05-29 11:39 順其自然EVO 閱讀(171) 評論(0)  編輯  收藏 所屬分類: 測試學習專欄

          <2014年5月>
          27282930123
          45678910
          11121314151617
          18192021222324
          25262728293031
          1234567

          導航

          統計

          常用鏈接

          留言簿(55)

          隨筆分類

          隨筆檔案

          文章分類

          文章檔案

          搜索

          最新評論

          閱讀排行榜

          評論排行榜

          主站蜘蛛池模板: 务川| 东台市| 荆门市| 理塘县| 桃源县| 兴仁县| 桐柏县| 临泉县| 乐都县| 新余市| 武夷山市| 敖汉旗| 华容县| 读书| 盖州市| 怀宁县| 漳州市| 云霄县| 承德市| 吉木乃县| 尚义县| 晴隆县| 河源市| 河南省| 安庆市| 通道| 东莞市| 太原市| 梅州市| 赤城县| 汝州市| 长武县| 乐清市| 绵竹市| 高雄市| 秦皇岛市| 成武县| 天全县| 黎平县| 泽普县| 高邑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