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PP極速編程實踐》
《XPP極速編程實踐》主要介紹了XPP的模式,在此模式下PD,Dev,QA,DevOps各角色的職責與定位,以及如何持續快速交付高質量產品。
XPP的模式--面向交付開發與傳統的面向測試開發區別:
極限編程的模式,面向交付的開發:有測試的工作,但沒有真正的測試環節存在。開發寫完代碼,直接上線。沒有經過嚴格的測試,會不會出現質量倒退呢,其實是賦予測試一些定的含義。
開發在編碼階段加入:代碼審查、單元測試、集成測試;在交付階段:加入一個新的角色DevOps,從復雜的TC編寫中釋放出來,而是做用例審查、驗收測試、自動化回歸。
需要建立持續集成的開發環境,便于開發自行測試。
在Xpp模式下,人員的職責和定位:
如何更快的交付
1、需求管理方面:將需求拆分為小的端到端可測試的用戶case,一個需求必須在一次發布中完成,實現小步快跑。
2、在開發過程中進行代碼審查,單元測試,代碼覆蓋率,集成測試——達標后提交發布單,去掉了傳統的測試環節。測試驅動開發編寫自動化測試用例,促使提高設計的可測性。
3、持續的集成測試:單元測試 → 集成測試 → 系統級測試
4、規范的交付流程
5、充分利用各類工具和自動化平臺。如淘寶現有的任務管理工具redmine、自動化發布平臺、自動化測試平臺TOAST、各類自動化測試工具(單元測試工:mocha,should;代碼覆蓋率工具:jscoverage;集成測試工具:helium)。
如何更好的交付
1、代碼審查 & 持續集成。代碼須由統一的負責人審核通過才能。分支開發,主干提交,對分支和主干建立持續集成環境,發布前自動化腳本去除測試代碼。
2、測試驅動開發。PD、Dev、DevOps一起制定測試清單,在開發環境中測試通過后提交發布;進行增量式的開發:迭代過程,測試—編碼—重構,測試先行
3、測試用例審查。以測試清單為評判標準,重點關注變更代碼;保證主流程質量;定期做用例review,完善場景和用例;結合代碼覆蓋率報告進行單元測試代碼審查;集成測試審查,前端的關注主流程,后端的關注接口和數據校驗。
4、驗收測試。由產品經理執行并確定具體的用例,主要關注用戶體檢、樣式、瀏覽器兼容性等方面的問題。
5、建設發布通道
6、對發布過程進行質量控制。前端應用優先發布、自動化七層校驗失敗立即回滾,發布過程開發關注應用層面監控、DevOps關注發布層面的監控。
7、發布后的監控。系統級:CPU,Memory,Network IO,Disk IO等;應用級:線程,隊列,對象,調用,日志等;業務級:產品級流程交互、數據展現等;用戶級:用戶行為關鍵指標變動等。 《XPP極速編程實踐》主要介紹了XPP的模式,在此模式下PD,Dev,QA,DevOps各角色的職責與定位,以及如何持續快速交付高質量產品。
XPP的模式--面向交付開發與傳統的面向測試開發區別:
極限編程的模式,面向交付的開發:有測試的工作,但沒有真正的測試環節存在。開發寫完代碼,直接上線。沒有經過嚴格的測試,會不會出現質量倒退呢,其實是賦予測試一些定的含義。
開發在編碼階段加入:代碼審查、單元測試、集成測試;在交付階段:加入一個新的角色DevOps,從復雜的TC編寫中釋放出來,而是做用例審查、驗收測試、自動化回歸。
需要建立持續集成的開發環境,便于開發自行測試。
在Xpp模式下,人員的職責和定位:
如何更快的交付
1、需求管理方面:將需求拆分為小的端到端可測試的用戶case,一個需求必須在一次發布中完成,實現小步快跑。
2、在開發過程中進行代碼審查,單元測試,代碼覆蓋率,集成測試——達標后提交發布單,去掉了傳統的測試環節。測試驅動開發編寫自動化測試用例,促使提高設計的可測性。
3、持續的集成測試:單元測試 → 集成測試 → 系統級測試
4、規范的交付流程
5、充分利用各類工具和自動化平臺。如淘寶現有的任務管理工具redmine、自動化發布平臺、自動化測試平臺TOAST、各類自動化測試工具(單元測試工:mocha,should;代碼覆蓋率工具:jscoverage;集成測試工具:helium)。
如何更好的交付
1、代碼審查 & 持續集成。代碼須由統一的負責人審核通過才能。分支開發,主干提交,對分支和主干建立持續集成環境,發布前自動化腳本去除測試代碼。
2、測試驅動開發。PD、Dev、DevOps一起制定測試清單,在開發環境中測試通過后提交發布;進行增量式的開發:迭代過程,測試—編碼—重構,測試先行
3、測試用例審查。以測試清單為評判標準,重點關注變更代碼;保證主流程質量;定期做用例review,完善場景和用例;結合代碼覆蓋率報告進行單元測試代碼審查;集成測試審查,前端的關注主流程,后端的關注接口和數據校驗。
4、驗收測試。由產品經理執行并確定具體的用例,主要關注用戶體檢、樣式、瀏覽器兼容性等方面的問題。
5、建設發布通道
6、對發布過程進行質量控制。前端應用優先發布、自動化七層校驗失敗立即回滾,發布過程開發關注應用層面監控、DevOps關注發布層面的監控。
7、發布后的監控。系統級:CPU,Memory,Network IO,Disk IO等;應用級:線程,隊列,對象,調用,日志等;業務級:產品級流程交互、數據展現等;用戶級:用戶行為關鍵指標變動等。
posted on 2012-07-20 10:06 順其自然EVO 閱讀(236) 評論(0) 編輯 收藏 所屬分類: 測試學習專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