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件測試持續集成的方法實踐
配置管理在軟件開發項目中極其重要,它記錄了軟件開發流程的演進過程。它能夠實現軟件增量式開發,并隨時可以追溯或查看任意時間的軟件版本。持續集成一書中對配置管理是這樣定義的:
配置管理是指一個過程,通過該過程,所有與項目相關的產物,以及它們之間的關系都被唯一的定義、修改、存儲和檢索。
那么我們怎么做配置管理?
(一)版本控制
(1)首先我們需要一個版本控制系統,Subversion、Mercurial或者Git,對于一個分布式的團隊最好優先選擇Mercurial或者Git。
(2)把軟件開發有關的所有內容進行版本控制。包括源代碼、數據庫腳本、構建腳本、部署腳本、文檔、第三方依賴、MindMap等等。保證新加入的成員能夠很容易地從零開始工作,保證在新的測試或者生產中能輕松部署應用。
(3)頻繁提交代碼到主干。為了驗證修改的正確性,快速的得到反饋,以及能夠輕松地回滾到某個無錯誤的版本,提倡頻繁提交。
(4)提交注釋清晰明了。構建失敗時,為了能夠通過版本控制器查詢是誰破壞了構建,以及他做了哪些修改,提交代碼的時候必須使用意義明顯的提交注釋。建議第一段是簡短的總結,第二段是描述更多的修改細節。
(二)依賴管理
第三方庫文件是最常見的依賴,我們可以在本地建一個外部依賴庫的副本來統一管理所有依賴,如果你使用Maven,你就可以這樣做。
(三)環境配置
軟件最終的運行環境可能不止一個,而且每個軟件都會依賴的硬件、軟件、基礎設施或者外部系統才能工作。我們必須把環境配置自動且可靠化,可以借助Puppet或者CfEngine之類的工具軟件。
持續集成
敏捷宣言首要原則就是盡快的交付可工作的軟件到客戶手中,為了實現這一原則,控制成本并及早的驗證修改的正確性和快速得到反饋,提倡使用持續集成方法。
準備工作:
(1)版本控制
(2)自動化構建
(3)持續集成系統(Jenkins,Go,TeamCity等等)
(4)七步代碼提交法則。如下圖:
posted on 2012-06-27 09:39 順其自然EVO 閱讀(655) 評論(0) 編輯 收藏 所屬分類: 測試學習專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