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jo 提供了一些數組處理方法,看看都有什么。 1、元素定位 dojo.indexOf(array,value) dojo.lastIndexOf(array,value) 功能:返回 value 在 array 中的位置,如果沒有找到則返回-1 下面是例子: dojo.indexOf(["a", "b", "c","a", "b", "c"], "c")
|
dojo.lastIndexOf(["a", "b", "c","a", "b", "c"], "c")
2、枚舉
dojo.forEach(array,callback)
或者
array.forEach(callback)
返回值:無
功能:用 callback 函數處理 array 中的每一個元素
例子,枚舉出我的博客里最近發表的文章








3、枚舉并返回數組
dojo.map(array,callback)
或者
array.map(callback)
功能:用 callback 函數處理 array 中的每一個元素,并存進另外一個 array 中
返回值:返回處理后的得到的 array
例子:現有一個數組 [200, 300, 1500, 4500],將它每個元素增加10%












4、條件過濾
dojo.filter(arr,callback)
功能:用 callback 函數處理 array 中的每一個元素,將符合條件的元素存進返回數組中,并返回
返回值:數組
例子,把下面數組中 price 大于 30 的元素找出來
[ {price:10,name:"蘋果"}, {price:20,name:"肉"}, {price:30,name:"油"}, {price:40,name:"汽車"}, {price:70,name:"杭州"}]


















5、至少有一個
dojo.some(array,callback)
功能:用 callback 函數處理 array 中的每一個元素,如果存在一個以上符合條件的元素則返回 true ,否則返回 false
例子:[10, 20, 30, 90]是否有大于50的元素








6、全部都
dojo.every(array,callback)
功能:用 callback 函數處理 array 中的每一個元素,所有元素都符合條件才返回 true ,否則返回 false
例子:把上面例子中的 some 改成 every ,結果就不一樣了








版權聲明:本博客文章如非特別注明,均為原創,作者保留所有權利!歡迎轉載,轉載請注明作者左洸和出處BlogJava
所屬分類的其他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