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駿
史玉柱
GPhone
-----------------------------------------------------------------------
首先要正確對待學齡前兒童好動的特性,應當將其視為正常現象,因此期兒童大腦興奮過程占優勢,易興奮、激動和喧鬧,要求他們較久地靜坐不動或較長時間注意力集中是困難的,所以,決不能刻意限制兒童的活動。
其次,由于此期兒童活動能力和范圍加大希望獨立做一些事情,大人如進行干予,就會遭到拒絕或哭鬧以示反抗。這是一種自我意志的表現,在心理學上稱為第一反抗期。這種獨立性的表現是一種積極的心理狀態。反抗心理越強的幼兒長大后,意志往往越堅強。所以,作為父母應因勢利導、注意保護、指導這種品質的發展,不可強加壓制、譏諷。當然,也不能過分保護。
再次,是要注意放手讓兒童游戲。游戲是此期兒童的基本活動,是促進其認識、情感、意志和個性品質迅速發展的重要手段,也是其生理和心理需要。所以,家長、幼教人員對兒童這方面的活動只能鼓勵、不能壓制,并應為其游戲創造良好的條件,給予必要的指導。要正確理解兒童早期教育,不能違背嬰幼兒的生理心理發展規律,要求他們長時間學習聽、讀、寫、算,或過多限制其玩耍,否則,反而會給他們的智力,心理發展帶來不良后果。
最后,父母師長要注意自己的表率作用,此期兒童可朔性很大,且個性處于形成過程,情緒很不穩定,易受外界影響。所以,父母師長要注意給孩子起良好的表率,從而使兒童的模仿、放大效應朝著良好的方面發展。父母師長們要用良好的人格,使兒童潛移默化。否則教育不當,或自身行為不檢點,都可能造成兒童出現不良行為或甚至病態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