廠商們或許總是在考慮用戶需要什么產品功能或什么解決方案,那么,現在,是否可以換個角度想一下用戶不需要哪些產品功能或者哪些解決方案?

  “相比我們總在關心用戶需要什么而言,或許我們很少去關注用戶不需要什么,而這一點卻同樣值得我們去關注與重視。”酷愛繪畫藝術的Trend Micro(趨勢科技)全球CEO近日指出。

  的確,對于熟悉了企業商業運作流程的IT供貨商來說,滿足用戶需求一直被解讀為對用戶需要什么的回答,然而從數學的角度看,這顯然不是一個充分 且必要的等式。相應地,需要在回答用戶需要什么的基礎上追加用戶不需要什么。當然,這樣的追加并非只適用于Trend Micro這一家或者這一類安全類的供應商,諸如軟件及其升級功能、硬件設備、系統解決方案中各子模塊功能等統統都應在追加之列。

  隨便環顧一下我們身處的網絡環境,或者再稍試遙想一下網絡建設之初的當年,不算完善的網絡環境發展至今雖然明顯有七拼八湊的嫌疑,但至少在上線 的當時,各個零散的軟件或者硬件都的的確確曾經發揮過各自獨有的功效。大概分析一下也不難理解,網絡環境從不成形到成熟顯然會經歷需求在前、供應在后的階 段,相應的產品也自然都是跟著需求一步一步建設起來的。但是到今天,相信70%以上的企業用戶都深切感受到網絡環境錯綜復雜的痛楚。這就說明人們不再一味 地需要“疊加式”的供應模式了,用戶需求也已經進入需求與供應的磨合期。

  對此,或許廠商們依然會辯駁“我們一直在挖掘和滿足用戶的需求,用戶希望磨合的話那就磨合好了”,或者對于一些大型供應商還會拿出很多整合型的 系統解決方案……凡此種種,其實我們不難發現很多時候或很多情況下,用戶的聲音都被淹沒了,供應商總會用方案或者產品引導用戶,使得原本用戶比較清晰的需 求意向演變為最終上線后的落差,久而久之,錯綜復雜的痛楚也將繼續上演……

  面對相似功能的產品如何選擇,甚至面對不同叫法卻相似功能的產品又該如何選擇,對于既要滿足當前網絡承載的需求又須考慮未來可擴展的用戶們,這些都正在成為他們所頭疼的問題。

  那么,用戶到底希望怎么做呢?

  從需求來看的話很簡單,無非是“做減法”——簡捷而奏效,在現有的IT資源上用最有性價比的投入同時獲得原有資產的充分利用和IT設施的可持續 發展。或許從實現的角度,供應商甚至會恐懼這樣的需求,但無論如何,現在用戶市場出現的產品功能重疊、難以協同、采購量與功效比嚴重脫節等現象實在不容忽 視。

Blogged with the Flock Browser

Tags: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