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技術領域不能迷信權威
在計算機領域是沒有60歲的權威的
高新技術領域不能迷信院士
王選
在電腦這個行業(yè)以及其他新興技術領域里,年輕人有很大的優(yōu)勢。我在年輕
的時候有兩次創(chuàng)造高峰,一次是我剛才講的26歲,當我懂得了軟件和硬件,跨入
兩個領域的研究后,產(chǎn)生了一種創(chuàng)造的欲望。還有一次創(chuàng)造高峰是在我38歲從事
激光照排這個項目的時候。
當時我是一個無名小人物,所以就有人說我是玩弄騙人的數(shù)學游戲。年輕的
時候我在第一線,看外國文獻看得很多,干活干得很多。當時比我更“權威”的
一些人,有時就要來指揮我,說你這該怎么做怎么做,其實他確實不太懂,文獻
看得也不如我多,在第一線干活更不如我多。好在我往往能說服別人,按照正確
的方向做。有時碰到對方對我不太了解,我不便去說服,我就采取“陽奉陰違”
的態(tài)度,一到具體的技術問題,他也不太懂,我還是按自己認為正確的想法做。
現(xiàn)在我過了60歲。從55歲開始,一年戴一個院士桂冠,一下子成了三院院士,
這樣一想,還真是一個權威了。其實人們不知道,在計算機技術領域里頭是沒有
60歲的權威的!所有的創(chuàng)業(yè)者都是年輕人。在計算機技術領域里面很難找到45歲
以上的創(chuàng)業(yè)者,55歲以上絕對是高峰已經(jīng)過去了。
當然也能找到60歲左右犯錯誤的,可以找出一批來。其中有赫赫有名的偉大
的發(fā)明家,比如王安。他31歲創(chuàng)建王安實驗室,到40歲出頭的時候,做了一個重
要的決策,放棄當時計算器的研究轉到文字處理系統(tǒng)的研究,獲得了巨大的成功,
風靡全世界。當王安到60歲左右,開始犯錯誤。如堅持跟IBM對著干,堅持不生
產(chǎn)和IBM兼容的計算機,搞自己的自成體系的硬件、自成體系的操作系統(tǒng),連網(wǎng)
絡都是wang.net,不能跟人家兼容。這么一個決策上的錯誤,再加上封建意識,
相信虎父焉有犬子,兒子不可能是犬子,所以不顧董事會的強烈反對,把自己不
成器的兒子提拔到總裁的位置上,結果股民聯(lián)名告狀,說王安把中國的裙帶關系
搞到美國上市的公眾公司里去了。他不得不把兒子弄下來,結果元氣大傷。王安
去世前公司已經(jīng)出現(xiàn)了嚴重的滑坡趨勢,最終破產(chǎn)了。
當年曾給過我do it yourself鼓舞的S.C ray,領導巨型計算機潮流20年。
盡管他是一個偉大的發(fā)明家,到了80年代中期,還是趕不上潮流,因為畢竟是六
十多歲的人了,堅持用過去那種向量流水線式的巨型計算機,忽視了大規(guī)模并行
處理方式,69歲破產(chǎn),70歲車禍身亡。很可悲的一點是,在我年輕的時候,沒有
得到承認,是小人物。一到60歲,忽然成了權威了。我發(fā)現(xiàn)人們把時態(tài)搞錯了,
明明是過去時,搞成了現(xiàn)在時,甚至以為是能主導將來方向的將來時。這是很大
的誤會。
在高新技術領域千萬不能迷信院士。一般來說,院士者,是他一生做了重要
貢獻,給他一種安慰、一種肯定而已,多數(shù)院士創(chuàng)造高峰已過。當然在醫(yī)學、農(nóng)
業(yè)、考古、植物分類等知識更新不太快,又需要長期積累的領域里,年紀大的還
是很有作用的。此外,少數(shù)年輕院士還在創(chuàng)造高峰期,所以不能一概而論,但在
計算機等新興領域,很難有60歲的權威。
有人見到我說,前兩天又在電視臺上看到你了,我就說一個真正有才能、正
在創(chuàng)造高峰的科學家,哪有時間去頻頻上電視。上電視說明我的科學生涯快結束
了,只能在電視臺上露露面,做點招搖撞騙的事情了。
可惜的是,中國有些人崇尚名人。
名人用過的東西叫文物,凡人用過的東西就叫廢物;名人喜歡喝酒,是豪飲,
凡人就是貪杯;名人表示親切,握一下手,就是平易近人,凡人就是巴結人;名
人強詞奪理,沒有道理也能說出道理來,就是雄辯,凡人就是狡辯;名人做些蠢
事、很荒唐的事,就是名人逸事,凡人就是犯傻了;名人發(fā)脾氣是有個性,凡人
就是劣根性;名人年紀大了,就叫王老,凡人就只能叫老王;名人和名人之間互
不服氣,凡人和凡人之間倒是和和氣氣的。
這些比喻來自一篇報道,我把它做了一些發(fā)揮而已。徐悲鴻大師和劉海粟大
師都是杰出的大師,這兩個人就非常地互不服氣,經(jīng)常貶低對方。今天我覺得我
們在某些領域里崇尚名人還是可以的,但是新興領域我們絕對不能崇尚名人,而
要更多地關注小人物,即使有點名氣也必須保持一種凡人的心態(tài),知道自己是一
個過時的人。別人尊重你,無非是你過去有點貢獻,僅此而已,自己心里要明白。
今天北大方正研究院成員的平均年齡是27歲。方正的技術總管已經(jīng)不再是我,
而是一位40歲的博士生導師,我們這些年輕人有權決定方向,我不去干擾他們,
不去瞎指揮。
posted on 2006-04-21 18:25 BPM 閱讀(477) 評論(0) 編輯 收藏 所屬分類: 計算機領域 、規(guī)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