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懂這四個故事,你多活十年!!!!!
第一課
一個男人在他妻子洗完澡后準備進浴室洗澡。這時,門鈴響了。
妻子迅速用浴巾裹住自己沖到門口。
當她打開門時,鄰居鮑勃站在那兒。
在她開口前,鮑勃說,“你如果把浴巾拿掉,我給你800美元。”
想了一會兒,這個女人拿掉浴巾赤裸地站在鮑勃面前。幾秒鐘后,鮑勃遞給她800美元然后離開了。
女人重新裹好浴巾回到屋里。
當她踏進浴室時,丈夫問她,“是誰呀?”
“是鄰居鮑勃。”她回答。
“哦,”丈夫說,“他有沒有提到還欠我800美元?”
故事寓意:
及時與同舟共濟的股東分享重要信息,將會避免不必要的曝光。
第二課
一個銷售員、一個辦事員和他們的經理步行去午餐時發現了一盞古代油燈。
他們摩擦油燈,一個精靈跳了出來。
精靈說:“我能滿足你們每人一個愿望。”
“我先!我先!”辦事員說,“我想去巴哈馬群島,開著快艇,與世隔絕。”
倏!她飛走了。
“該我了!該我了!”銷售員說,“我想去夏威夷,躺在沙灘上,有私人女按摩師,免費續杯的冰鎮果汁朗姆酒,還有一生中的最愛。”
倏!他飛走了。
“OK, 該你了。”精靈對經理說。
經理回答:“我要那兩個蠢貨午飯后馬上回來工作!”
故事寓意:
永遠讓你的老板開口先。
第三課
一只鷹坐在高高的樹上休息,無所事事。
一只小兔子看見鷹并且問它,“我能象你一樣坐著什么都不干嗎?”
鷹回答:“行啊,為啥不行。”
于是,兔子坐在鷹下面的地上休息。突然,一只狐貍出現了,它撲到兔子身上把它吃掉了。
故事寓意:
要想坐著無所事事,你必須坐在非常、非常高的位置。
第四課
一只小鳥飛去南方過冬。天實在太冷了。它凍僵了,掉在一片田野上。
它躺在那兒時,一頭母牛走過來在它身上拉了一堆屎。
凍僵的小鳥躺在糞堆里,開始感覺到了溫暖。
牛糞確實使它暖和過來了。
它躺在溫暖的牛糞中,異常高興,并開始唱起歌來。
一只過路的貓聽到鳥叫趕過來看個究竟。
順著聲音,它發現了牛糞下的小鳥,并迅速把它拖出來吃掉了。
故事寓意:
(1) 并不是每個在你身上拉屎的都是你的敵人。
(2) 并不是每個把你拖出糞堆的都是你的朋友。
(3) 當你深陷糞堆中的時候,最好閉上你的鳥嘴
講幾個值得思考的故事
NO.1一只山羊
清晨,一只山羊在柵欄外徘徊,它想吃柵欄里的白菜,可是進不去。
這時,太陽東升斜照大地,在不經意中,山羊看見了自己被太陽拖得很長很長的影子。
它想﹕我如此高大,肯定能吃到樹上的果子,吃不吃這白菜又有什么關系呢?于是,它朝果園奔去。
到果園時已是正午,太陽當頂/此時,山羊的影子變成了很小的一團,山羊就嘆道﹕“哎,原來我這么矮小,是吃不到樹上的果子的,還是回去吃白菜好了!
于是,它不悅的折身往回跑。
到柵欄外時,太陽已經偏西,它的影子重新又變的很長很長。山羊非常懊惱﹕“干嘛非要回來呢?憑我這么大的個子,吃樹上的果子是一點問題也沒有的!
得意時認為自己很高大,失意時認為自己很渺小。故事中的山羊以影子為標準來判斷自己,那我們又應該怎樣認識自己呢?
NO.2顏回做飯
孔子被困在陳國、蔡國之間,只能吃些沒有米粒的野菜,7天沒有吃到糧食。
孔子白天躺著睡覺。顏回去討米,討米后燒火做飯,飯快熟了,孔子看見顏回抓取鍋里的飯吃。
過了一會兒,飯做熟了,顏回拜見孔子并且端上飯食,孔子假裝沒有看見顏回抓飯,起身說﹕“今天我夢見了先君,把飯食弄干凈了然后去祭祀先君。”
顏回回答說﹕“不行,剛才灰塵落進了飯鍋里,扔掉沾著灰塵的食物不吉利,我抓出來吃了。”
孔子嘆息說﹕“人所相信的是眼睛,可是眼睛看到的還是不可以相信;人所依靠的是心,可是心里揣摩的還是不足以依靠。學生們記住﹕了解人本來就不容易呀。”
人常說眼見為實,可是眼睛看到的也往往不過是表面現象而已。
NO.3死亡
有個國王非常殘忍,每次處決死刑犯的時候,他都要想些新鮮的花招。
一次一位犯人被告知明天將被處以極刑,行刑方式是在他的手臂上割個口子,讓他流盡鮮血而死。犯人驚恐之至,百般哀求,但毫無用處。
次日一早,犯人被帶到一個房間中,鎖在一面墻上,墻上有個小孔,剛好可以把一只胳膊穿過去。行刑者把他的手從孔中穿過,在墻的另一邊,用刀子在他的手上割了一個口子,在手下邊還放了一個瓦罐來盛血。
“滴答,滴答。。。。。。”血一滴滴的滴在瓦罐中四周靜極了。
墻這邊的犯人就這樣靜靜的聽著自己的血滴在瓦罐中的聲音,他覺得渾身的血液都在向這個胳膊涌去,越來越快的流向那個瓦罐。不一會兒,他的意志也隨著血流走了,他無力的倒下來,死了。
在墻的另一邊,他手上的那個小口子早就不流血了,刀手身邊的桌上放著一個大水瓶,水瓶中的水正通過一個特制的漏斗軟管往下邊的瓦罐中滴答。
一種強烈的心理暗示,讓犯人殺死了自己。
心理學家曾對二戰時的集中營做過分析調查,發現自然死亡中無牽無掛的人占多數,而對親人牽腸掛肚的大都活了下來,因為他們天天告訴自己﹕我要活下去!而正是這種強烈的求生意愿和心理暗示讓他們都活了下來。
NO.4老實人吃的啞巴虧
三個鬼魂被押到陰曹地府,他們生前分別是妓女、小偷和醫生。
閻王先問妓女在陽世是干什么的。妓女回答﹕“我專門收容一些無家可歸的男子,讓他們也享受夫妻生活的樂趣。”閻王頷首﹕“善哉,應有好報應。”遂命判官把她降生到富貴人家。
輪到小偷了,他也從容的說﹕“回閻王,我在陽世專門替別人拿東西。有人口袋太重,拿不動,我就替他分擔一些;有人東西沒藏好,我也撿回來;有人家里貴重東西太多了,我怕他失火,就把它們轉移到我家里,好好保藏起來。”閻王好高興﹕“你做的很好,這就助人為樂,與人為善,理當增壽三世紀,享年百歲。”
醫生在一旁忍不住的開口說﹕“大王你被騙了,他們在人間做的都是害人的事。。。。。。”
閻王大怒,一拍驚堂木﹕“誰騙的了我,我問你答,扯別人干嗎?你是干什么的?”
醫生理直氣壯的說﹕“我才是真正的好人,我治病救人,把快死的人都精心救好。。。。。。”
“住嘴,難怪我派小鬼都抓不到人,原來是你在和我作對。來人,將他打入十八層地獄,永世不得翻身。”
笑歸笑,你身邊有沒有說的比唱的好聽的人,有沒有自以為是的糊涂領導?小心啊,別吃啞巴虧。
NO.5國王的花園
古代印度有一個國王,他的國家廣大而強盛。他得到一個美若天仙的女子,就收為王妃,兩人相親相愛,琴瑟和諧。然而天奪人愛,他的寵妃的了絕癥,連全國最好的醫生也束手無策,最終香消玉隕。
悲痛欲絕的國王為愛妃舉行了盛大的葬禮,用所能找到的最好的木材,讓最好的工匠為愛妃做了棺材。為了能日日見到愛妃,國王下令把棺材停放在王宮旁邊的大殿里。國王一有時間就來此陪伴愛妃,回憶過去的美好時光。
日子久了,國王覺得這靈殿周圍的景色太單調貧乏,不配愛妃的容顏,于是下令在周圍修建花園,從全國各地搜尋奇花異草。花園建好后,覺得還缺些什么,就又引恒河水建成一個美侖美奐的人工湖。湖建成后,又修建亭臺樓閣,后來又請來一流的雕刻師制作精美的雕塑。。。。。。
國王總不滿意這個園林,一直不斷的擴充和完善。一直到國王暮年,還在苦苦思索怎樣讓這座園林更加完美。有一天,他的目光落在愛妃的棺材上,覺得它停在這樣的園子中間根本不協調,就揮了揮手說﹕“把它搬出去吧!”
組建家庭是為了能與心愛的人在一起,可許多人當家庭中的硬件越來越高級時,感情卻越來越淡,最終把人請了出去,不知不覺的就忘了自己在舍本求末了。
NO.6快樂與悲哀
一個老太太有兩個女兒﹕大女兒嫁給一個賣雨傘的,二女婿則靠賣草帽為生。
一到晴天,老太太就唉聲嘆氣,說“大女婿的雨傘不好賣,大女兒的日子不好過了。”
可一到雨天,她又想起二女兒﹕“又沒有人買草帽了。”所以,無論晴天還是雨天,老太太總是不開心。
一位鄰居覺得好笑,便對老太太說﹕“下雨天你想想大女兒的傘好賣了,晴天你就想二女兒的草帽生意不錯,這樣想,你不就天天高興了嗎?
老太太聽了鄰居的話,天天臉上哦度有了笑容。
任何事物都可以從多個角度去看,為什么總要找對自己最不利的角度,和自己過不去呢?
NO.7貓頭鷹和它的孩子
貓到林中捕鳥,碰到一只貓頭鷹。
貓頭鷹問到﹕“親愛的大哥,你到哪兒去啊?”
“我去林中捕鳥吃。”貓答道。
“啊,貓大哥,千萬別傷害我的小孩子。”
“你的孩子長的什么樣,這個你可得讓我知道。”
“我的孩子啊,長的最漂亮。”
“知道拉。”貓認真的回答,貓頭鷹放心的飛走了。
貓在矮樹叢中找來找去,鳥巢里凈是些美麗的小鳥,貓都怕是貓頭鷹的孩子而沒有下口,最后,發現一群長的非常難看的小鳥,于是貓放心的飽餐了一頓。貓回家的路上,又碰到貓頭鷹。
貓說﹕“你放心吧,我吃的是最丑的鳥。”
貓頭鷹回家一看,它的“漂亮”的孩子一個都不見了,窩里留著幾根貓的胡須。
老婆都是別人的好,孩子都是自己的好,對孩子的缺點視而不見,這樣的父母最終只能害了孩子,陷入愛的誤區。
NO.8財主的選擇
有一個財主犯了罪,被帶到縣衙審問。
縣太爺為了證明自己是個清官,提出三種懲罰的方式讓財主選擇﹕
第一種是罰50兩銀子。
第二種是抽50皮鞭,
第三種是聲吃5斤大蒜。
財主既怕花錢又怕挨打,就選擇了第三種。
在人們的圍觀下,財主開始吃大蒜,“吃大蒜倒不是什么難事,這是最輕的懲罰。”
當吃了第一顆大蒜時,財主是這么想的。可越往下吃越感到難受,吃完2斤大蒜的時候,他感到自己的五臟六腑都在翻騰,像被烈火炙烤一樣,他流著淚喊道﹕“我不吃大蒜了,我寧愿挨50皮鞭!”
執法的衙役剝去財主的衣服,把他按到一條板凳上,當著面把皮鞭蘸上了鹽水和辣椒粉,財主看的膽戰心驚,打帶第10下時,財主痛的屁滾尿流,終于忍不住叫道﹕“青天大老爺,可憐可憐我吧,別再打我了,罰我50兩銀子吧。”
很多事情都是這樣的。比如,有些人為了省錢,寧愿忽視自己的健康,可等到他吃夠了苦頭,不得不為健康大把花錢的時候,已經太遲了!罪也受了,錢也花了,早知如此,何必當初?
NO.9講道理
孔子在帶領學生周游列國的途中,有一次,一匹駕車的馬脫韁跑開,吃了一位農民的莊稼,這位農民就把馬扣住不給。
弟子中子貢能說會道,自告奮勇去交涉,結果子貢講了一堆的大道理,說了不少的好話,農民就是不還馬,子貢只好灰溜溜的回來了。
孔子見狀,笑著說﹕“拿人家聽不懂的道理去游說,就好比用高級祭品去供奉野獸,用美妙的音樂去取悅飛鳥,怎么行的通呢?”
馬夫走到農民跟前,笑嘻嘻的說﹕“老兄,你不是在東海種地,我也不是在西海旅行,我們既然碰到了一起,我的馬吃你兩口莊稼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
農民聽馬夫這樣說,在看看與自己相同打扮的馬夫,覺得很親切,就十分痛快的把馬還給了他。
在農民面前大講詩、書、禮、樂的大道理,正是腐儒的表現之一。
NO.10跳高冠軍
科學家做過一個有趣的實驗﹕
他們把跳蚤放在桌上,一拍桌子,跳蚤迅速跳起,跳起高度均在其身高的100倍以上,堪稱世界上跳的最高的動物!然后在跳蚤頭上罩一個玻璃罩,再讓它跳;這一次跳蚤碰到了玻璃罩。連續多次后,跳蚤改變了起跳高度以適應環境,每次跳躍總保持在玻璃罩以下高度。接下來逐漸改變玻璃罩的高度,跳蚤總在碰壁之后主動改變了自己的高度。最后玻璃罩接近桌面,這時跳蚤已無法再跳了。科學家于是把玻璃罩打開了,再拍桌子,跳蚤仍然不會跳,變成“爬蚤”了。
跳蚤變成爬蚤,并非喪失了跳躍的能力,而是由于一次次的受挫學乖了,習慣了,麻木了。最可悲之處就在于,實際上玻璃罩已經不存在了,它卻連“再試一次”的勇氣都沒有。玻璃罩已經在它的潛意識里,罩在它的心靈上。行動的欲望和潛能被自己扼殺!科學家把這種現象叫做“自我設限”。
審視一下自己,是否也給自己“設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