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新創項目而言,是idea更重要,還是執行力更重要?在沒有用戶時,我們該如何冷啟動?團隊、人、技術、產品、推廣和拜春哥,哪一個更重要?到底是什么決定了一個項目的生存或者毀滅?
來吧,一起書寫51daifan的成長史吧。51daifan是一個同事之間分享午餐、特產的公益平臺。每天帶飯的同學,可以多帶幾份愛心便當,分享給身邊的同事。大家中午一起熱飯,一起桌上足球,一起品嘗同事帶來的愛心便當。讓午餐變成每天最快樂的時光。
51daifan從5月底開始有想法,一周后6月初web版本上線,四周后7月中旬android版本上線,現在,8月初,ios版本即將上線。2個月時間,有過快樂,有過迷茫,也有過痛苦。它到底會不會成功,誰也不知道,這也許就是生活最富有魅力的部分吧。關注我們的微信公共號,一起來品味產品成長中的酸甜苦辣吧:
一起來品味產品成長中的酸甜苦辣吧,每周一,我們將把51daifan上周所有滋味傾訴在這里:產品的運營數據、開發進度、對產品方向的思考、產品運營遇到的問題和想法。加入我們,一起來決定產品的進程吧,把你的想法告訴我們,我們一起來嘗試,不管結果如何,當我們的額頭爬滿皺紋,我們能做到的就是,不讓它們也爬在心里。
一、產品源起
產品想法緣起每天的午飯:
但是,我們周圍還有這樣一群人:
于是,我們想:
產品運營&數據
目前產品上線8周,注冊用戶160人,app下載用戶22人,日活躍用戶在25人。有過訂飯/帶飯行為的用戶為62人,訂飯數據371人次。
產品運營分為3個階段:
- 6月份中上旬在部門里試用,用戶數到達30人,日活躍用戶在20人,2人帶飯,日均訂飯數12;
- 6月下旬在公司BBS進行了第一次推廣,一周內注冊用戶數達到90人,但帶飯人數依舊是2人,拓展新的帶飯同事困難(之前假設妹子有時間帶飯的路證明是不通的),日均訂飯數16;
- 7月開始轉換思路,同時鼓勵同事可以分享自己家產的特產,進行了兩次自家蜂蜜和蜂王漿的團購,產品推廣集中在bbs發帖,人數緩慢增長到160,一位帶飯的同事退出(確實是太累了,純愛心活),為了增加網站粘度,增加了711免費帶飯服務,但效果并不明顯。因為沒有找到新的帶飯同事,目前日均訂飯數下降至10。
對當前產品運營來說,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如何找到更多愿意分享的同事。目前有兩種思路:一是降低分享的門檻,例如我們可以分享自己15分鐘家常菜的菜譜,通過降低門檻拉動社區的活躍度;二是推廣我們的網站,認為沒有更多分享同事是因為我們用戶數還很少。
9月份有個大的分享活動是nanana同學家在五常,10月她家新稻米收割,我們會組織一次團購,五常稻花香大米在超市的價格在10元左右是陳米并且一定摻有其他米(這已經是所有大米收購時就有的潛規則),我們初步考慮的價格在7元左右,成本在于物流,真是個大問題,目前考慮是長途車送至四惠客運站,然后再包車拉到公司(可行性還在討論)。
對產品方向的不懈思考
我始終認為產品大的方向絕對正確,就是基于社交關系的O2O(這里是同事關系)。在這個全國造假、連政府信用都已經破產的當下,冷漠、造假似乎是我們這個時代的代名詞。我們一定能做點什么,通過基于社交/同事關系的O2O,我們認為一定能重建人們之間的關心和溫暖。一方面我們能獲得綠色、環保、健康的食品,另一方面,能夠拉近同事間的關系。
當前開發進度
目前web、android、ios開發全部在同步進行,全部是業余時間開發,代碼開源在:https://github.com/ronghao100。Android第一個版本已經發布,第二個版本將包含上傳圖片和消息通知,計劃下周發布,ios本周提交審核,計劃一周后發布。
對這個項目發展你有什么想法,來吧,一起決定它的未來!掃描二維碼立刻關注我們的微信公共賬號:
http://www.aygfsteel.com/ronghao 榮浩原創,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