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技術領域相當令人費解。目前有許許多多的選項,包括新的HTML5技術、原生應用開發方法和各種內容管理系統。各種資產在手機推廣時選擇的結構完全不同,這似乎是個問題。技術專家最初的做法傾向于讓所有人針對所有資產運行一致的結構。但是,運行不同結構來支持手機推廣確實顯得更有意義。
最大的問題是,如何處理HTML5和原生應用之間的紛爭。有關這兩者間的多數討論都集中在不同的技術特征上。但是,真正的決策需要以站點流量類型為基礎。
流量來源
如果站點大部分流量是來自于谷歌、Facebook和Twitter的間接流量,那么該站點應當使用移動網頁和HTML5。因為多數的站點用戶通過鏈接到達站點,因此內容必須迅速加載到手機瀏覽器上。此類站點包括音樂歌詞站點和其他類型的信息搜索站點。
如果站點大部分流量是直接間歇流量,這意味著用戶會直接訪問站點,但是訪問頻率并不高,那么站點應當執行HTML5移動網頁。這些類型的站點屬于“觀光站點”,人們不會頻繁訪問,因而用戶不太可能下載應用。公司網站屬于此類站點,比如CBSi.com主頁。
如果站點大部分流量是直接流量,人們頻繁通過收藏夾或輸入URL地址直接訪問站點主頁,那么該站點應當使用原生應用。此類站點包括CBS.com、CNET Reviews和其他知名度較高的站點。
如果站點擁有的是直接間歇流量,這就意味著人們會不時訪問站點,那么應當使用的是HTML5而不是原生應用。對于有大量直接流量的站點而言,原生應用還提供其他有用的功能,比如通知和離線存儲,這些對間歇或間接流量的站點都不適用。
直接和間接流量混合的站點應該同時使用原生應用和HTML 5。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不要強行向那些訪問手機移動站點的人推廣原生應用。這會讓用戶感到厭煩。多數此類訪問者都是通過點擊谷歌或Facebook上的鏈接訪問站點,他們期望能夠直接看到內容。他們根本不想下載你的應用。
費用
在決定是要構建HTML5移動網站還是原生應用后,下個大問題就是愿意花多少錢來制作。事實上,選項只有兩個:便宜地完成或昂貴地個性化。
通常情況下,站點應當先選擇可行且便宜的解決方案。對于HTML5移動網站,Pressly和Mobify之類的商家會幫助你制作完成,賦予站點極具吸引力的界面。帶有手機插件的WordPress能夠在iPhone和Android設備上良好地運轉。記住,要添加“查看整個站點”的選項,這樣你的用戶才能夠跳出手機體驗,訪問可行的HTML5方案還未支持的功能。
要制作可行的原生應用,MobileRoadie之類的服務值得考慮,可以讓你得到優秀的iPhone和Android原生應用,iPad版本不久就將問世。應用美觀且使用,提供了眾多選項。
對于需要同時支持移動網頁和原生應用的站點,很可能不久就會出現可提供同時支持兩種傳播渠道的產品服務。但是現在,我推薦分別選擇相應的制作商。
獲得基礎的手機呈現方式后,你可以考慮添加個性化體驗,增加支持的功能并改善用戶界面。不幸的是,個性化意味著需要付出更多成本,對HTML5和原生應用均是如此。
目前有許多綜合性的系統可供選擇,用來輔助iPhone、iPad和Android原生應用。應當注意的是,這些綜合系統需要整合到你的注冊、用戶資料和內容系統中,而這需要工程和IT方面的工作。諸如FreeRange360之類的綜合系統有一個基礎平臺,可以使這類個性化相當直觀。
雖然HTML5已經有所發展,但是其體驗還是不如原生應用。Financial Times和Playboy等發行商在HTML5中投入巨額資金,使其功能性貼近原生應用,由此來繞開蘋果30%的應用商店費用。但是,目前沒有可用的 JavaScript庫提供高效點擊和離線閱讀等功能。
也就是說,提供高效的手機網頁體驗相對簡單。jQuery和Sencha等移動庫提供了絕妙的HTML5 iPhone式用戶界面控制,在PHP和Ruby等現代web框架中,已經足夠察覺何種設備正在請求內容并針對特定屏幕尺寸傳播個性化頁面。這是項繁雜且沉重的工作,但是能夠實現,而且控制和靈活性都很棒。
對于主要包含文字和圖片的資產,你可以考慮混合HTML5和原生應用的方法。雖然這聽起來像是個理想的解決方案,但是這種方法還有待完善,而且將HTML5制作得與原生應用相似還需要大量的工作。
總得來說,在考慮移動發展戰略時,站點流量類型決定了是使用HTML5移動網頁還是原生應用,然后根據你的預算來決定是達成實用性還是個性化目標。
文章出自:游戲邦
英文出自:venturebea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