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電腦操作每1小時應休息5-15分鐘,連續操作不要超過3小時。一天操作時間總量不宜超過6小時,即可避免體位性的疲勞,又有助于防范心理障礙。
②操作間歇休息時,做眼保健操并向遠處眺望,活動和按摩手腕、手指,做手、腕、臂的肌肉放松運動,如反復多次伸展手臂和握、放拳頭,經常注意做搖頭晃腦、轉頸、聳肩、扭腰、擴胸、后仰、上舉等動作。
③坐姿應規范,膝關節保持90度,小腿自然放松,腰部挺直靠椅背,與大腿的角度呈90度,肘部上身微向前傾,切勿養成垂肩、含胸、弓背的不良習慣。當坐著需要拿旁邊的東西時,要站起來、走過去而不要彎腰伸手極力去夠。不要長時間保持一種姿勢,不時地改變坐姿。凡可不用手擊鍵盤時身體應向后傾斜,以減輕脊柱的負擔;坐位操作時,雙腿和雙腳可隨時做交叉、扭動等小幅度動作;臂部也可不時松動。1小時后就應起身,變換為立姿、走姿來活動片刻,有條件的還可用平躺的臥姿來休息。
④電腦視屏的位置應當同窗口成直角,取用自然光線最好,但應避免陽光直射到視屏上,產生干擾光線。電腦桌桌面高度以70厘米左右為宜,使用帶扶手可升降的電腦椅,盡量降低腰背、頸部、肩部、臂部肌肉和手肌腱鞘等部位帶來的疲勞、疼痛、勞損等傷害。電腦操作人與視屏的距離以70-100厘米為最佳范圍。操作者每隔一段時間主動轉移視線或眨眨眼,經常眨眼或閉目養神,可使角膜表面重新潤滑。
⑤室內門窗應保持空氣對流,其風速控制在1米/秒左右,有利于電腦設置的散熱。即使在冬季,也要定時開窗通風,以增加新鮮空氣,改善室內小氣候環境。室內溫度最好控制在20-30℃之間,有利于電腦正常工作。最佳相對濕度應是40%-70%左右。
⑥室內保持整潔,注意防粉塵、防靜電、防其他電磁場干擾。電腦表面經常擦拭。操作工作完畢后,應及時洗臉,以防臉上生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