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時候項目很緊,我們沒有時間來把用例都設計好并寫到用例管理系統中,使用思維導圖是一種比較好的方式,而且越來越受到人們的追捧。但是在實施過 程中,可能會有一些問題,比如A同學設計的用例只有他能看明白,B同學就很難看懂,這也不難理解,因為它就像人的大腦,他的思維是獨一無二的,腦子里怎么 想,這個就是怎么設計的。但是既然是用例,我們就需要保證其可讀性及重用性,便于評審以及給他人復用。今天我就把自己
工作中的一些經驗分享出來給大家。
使用思維導圖設計用例的注意事項:
1、分級:
第一級:按測試的類型劃分,如功能測試,交互測試,性能測試(可以是如懶加載,異步加載等內容涉及到性能改進的),異常測試(也可以放入功能測試下)等。對于功能涉及面廣的一定要嚴格區分出來,并且需要特別重視異常測試的內容;
第二級:按照需求的測試點劃分,一般可以劃分為多個測試點;
第三級:如果測試點可以細分到測試子項,就把測試子項作為第三級,否則直接在測試點后面寫用例。
2、對于功能測試下的分級:
可以按照組件,功能流程,數據層面,UI層面及異常情況等來進行分級。
3、對于具體測試用例的編寫,注意邏輯性及條理性:
1)如果好幾條用例是在某個條件下完成的,是屬于控制和被控制的關系,則可以放入該條件的節點下;
2)如果用例是屬于某個功能點下的,屬于包含與被包含的關系,那也放到它下面;
3)如果用例之間執行有順序要求,則標記好序號1,2,3;
4)保證同級之間的用例是相互平行,互不影響的,如果有相互間的影響,那肯定得有層級關系;
5)書寫用例時每條最好是說明一件事情,而且得出的是肯定或否定的結論,不要出現“是否,有可能,可否”等等 字樣,結果必須確定;
6)用例中最好不要出現操作步驟,這個屬于具體用例中的內容,但如果不多可以使用括弧備注。
總之,思維導圖是指導我們的思維過程,但是所有的思維發散都要有一個模型,在模型基礎上進行發散思維,這樣子,我們思考時候才是有條理的,進行測試時也才有條理性,沒有條理性的用例遲早會出亂子,有遺漏。
我畫了個示例圖。以簡單的郵件訂閱為例:

以這張圖來說,會比較有條理性,即使給其他人看也能明白,當然,這里面對郵箱格式的測試,其實不用這么啰嗦,可以直接對開發人員使用的正則表達式進行測試即可,關于正則表達式如何幫助我們更高效的測試,不是本文的重點,以后可以找個專題來說。
版權聲明:本文出自 zzzmmmkkk 的51Testing軟件測試博客:http://www.51testing.com/?258885
原創作品,轉載時請務必以超鏈接形式標明本文原始出處、作者信息和本聲明,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