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ileilove

          blog已經轉移至github,大家請訪問 http://qaseven.github.io/

          傳統團隊如何轉變為敏捷團隊?

            問題

            問:傳統的團隊如何轉化為敏捷團隊(步驟,要點,注意事項等)?

            問:如果使用敏捷開發,在公司組織架構上有沒有什么建議?

            分析

            在談到何為敏捷團隊之前,先看看傳統團隊的問題,不要把團隊轉化完了,問題還存在;換言之,解決問題是目標,轉化團隊是手段。

            1、各部門打架嚴重

            來自于分工中的灰色地帶 / 各自目標和績效的不一致。

            典型的是開發/測試團隊,擴展而言,還包括市場/銷售團隊。

            后兩者也很關鍵,很多時候開發和測試團隊和諧了,聯合起來和銷售團隊打架,公司的整體效率仍然上不去。

            不過,如果沒有在市場/銷售團隊的工作經驗,或管理他們的經驗,談論和過問與他們跨職能的難度很大。但這不等于這個問題不存在,可以請公司更上層的人去關注這個問題。本博客未來會提到市場/銷售/開發團隊的跨職能問題。

            2、各部門流程/文檔繁雜

            為了解決打架問題,需要流程和文檔來規范接口。

            常常被過度寫作的需求文檔和設計文檔,就是因為要跨過多個部門,才需要被“簽字”“確認”“協調一致”,所以其寫作的水平,往往超過“以能編寫出軟件為準”,而是達到“能交給下一個部門,讓他們看完以后能編寫出軟件”為準。

            跨職能團隊是敏捷開發提出的團隊模型(自組織是跨職能的產物,下面會看到),通過消除部門分割,來解決上面的兩大難題。

            直接方案

            直接方案是那些幾乎不需要其他實踐,就能直接使用的方案,雖然他們也有一些先決條件。

            世界上沒有無條件的事,也沒有生下來就有條件的人,所以很容易把喜歡找借口勝過方法的人卡住。如果下面這個事情仍然覺得很難辦,那么多半還沒有到談論團隊轉型的階段,請繼續努力吧!

            3~5人規模的小組內實現跨職能(小組長可推行)

            這個是無需行政授權,小組長就能做的事情。

            本人非常推崇通過1-3-9團隊形成L型代碼結構(文后有鏈接),局部的“部門”打架和文檔問題迎刃而解。

            139團隊中,整個小組的目標是一致的,而且成敗都由師傅負責,因此他會成為跨人員的橋梁,把整個團隊的事情當作自己的事情,解決個人的打架問題。

            L型代碼結構可以有效降低文檔量。當積木代碼基本形成后,所有功能大致只有界面和業務邏輯的設計,經常一個功能只有50行代碼左右,很多設計都可以因此省略。

            生態方案

            生態方案多半不能直接就上,需要另外一些條件具備。

            10~20人規模的開發組內實現跨職能(項目經理可推行)

            實際上沒有辦法讓10~20人可以互相修改別人的代碼,但在這個規模上,合作的需求更高,代碼的復用利益更大,跨職能勢在必行。

            這里所說的跨職能,不是代碼級別的,而是在業務接口問題上,大致有以下幾種情況。

            一是經常有一些接口類功能,說不上來該誰做,這時候項目經理(就是10~20人的頭)要協調其中一方完成,并為這方爭取更多的資源(工期和人數)。

            這里多少要建立團隊可以提請要人的機制,而且項目經理能臨時分配人員,比如把小李交給老王那組工作一段時間之類的。在139團隊里邊這個相對好辦一些,如果是1個人管理12個人,就很難辦。

            組織方案

            1、進度-質量目標的合并(研發的部門經理可推行)

            也就是無論是否還有開發-測試的分割,必須把進度績效和質量績效統一管理。

            一個項目延期了,測試也有責任;一個項目質量差,開發也有責任。結果大致會變成:

            測試團隊與開發團隊融合

            一般是測試團隊分解到開發組,從事自動化測試的執行工作。

            多數自動化腳本開發團隊可以編寫,但是多半要配置一些腳本、寫一些測試用例什么的,由測試人員執行。

            這種模式下,對測試團隊的人數要求很少。

            測試團隊與需求團隊融合

            質量工作徹底交給開發團隊負責,測試團隊只負責業務級別的驗收測試(還負責早期的需求理解和機遇需求的測試用例編寫)。

            開發團隊分化出一些人負責執行測試,這些人的數量一樣要求很少;開發團隊同時對進度和質量負責。

            這兩種方法都不容易做到,而且還有無窮無盡的問題,但告訴大家一個方法來解決:那就是每當自己心里想問:“可是,怎么……呢?”,自己要先想三個答案,然后再問;有時候會發現不用問了,答案已經被自己說出來了。

            2、市場/銷售/產品/研發的跨職能(總經理/副總經理可以推行)

            簡單說就是市場/銷售/產品團隊,要為研發的成本負責(比如銷售要先扣除研發成本,再談提成);而研發要為銷售/市場負責(比如如果銷售額上升,研發團隊也有一個提成)。

            日后有機會再談這個,很多企業都已經有成功經驗了,只是都不太分享而已。



          posted on 2012-09-04 10:06 順其自然EVO 閱讀(396) 評論(0)  編輯  收藏 所屬分類: 敏捷測試

          <2012年9月>
          2627282930311
          2345678
          9101112131415
          16171819202122
          23242526272829
          30123456

          導航

          統計

          常用鏈接

          留言簿(55)

          隨筆分類

          隨筆檔案

          文章分類

          文章檔案

          搜索

          最新評論

          閱讀排行榜

          評論排行榜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宁河县| 鹤岗市| 北川| 四子王旗| 黄平县| 襄垣县| 德江县| 铜陵市| 海晏县| 冕宁县| 永登县| 中方县| 伊吾县| 龙江县| 东方市| 海原县| 乌拉特后旗| 衡阳县| 库车县| 疏勒县| 余庆县| 南靖县| 淮南市| 澳门| 革吉县| 连云港市| 九龙县| 镶黄旗| 通州市| 温州市| 南江县| 建湖县| 民乐县| 华蓥市| 临安市| 廉江市| 昭觉县| 乐东| 明星| 平山县| 穆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