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份主要做:
1. IOM,IWMS,BS2,BS2.ERM.BS2.WMS的配置方案
2. 會議記錄
3. 測試倉儲系統
4. 學習了解新產品的需求和概要設計
5. 學習TD
七月份的第一天公司對研發部門進行了調整.我事前根本不知道這事,一點心理準備都沒有.我明確有了一個新的任務---配置管理.目前只做執行配置.其實對于配置管理一項工作一點都不了解,對于公司的配置項也不是很了解.開完會,心情很郁悶.不知道為什么,也許是不舍得這些一起工作這么久的同事.雖然還在同一公司,但是以后做事就比較沒有交集了.
軟件測試生命周期一般分為單元測試、集成測試、系統測試,從這個角度來說,業務流程測試其實應該屬于系統測試的功能測試。
那么你所提到的功能測試,也是屬于系統測試的一部分,我們其實可以理解為,系統測試同樣可以劃分為單元測試(對應于你說的功能測試)和集成測試(業務流程測試),只不過一般沒有人有這種提法。
一般來講,不經過單元測試,是沒法進入集成測試的,我們搞測試當然是按照這個順序,客戶關心業務流程也是沒有錯誤的,在時間和資源充足情況下,我們可以做到既達到軟件測試理論的要求,又滿足客戶的最終需求。但實際情況卻沒有那么理想,因為軟件畢竟是商業性很強的東西,把它當做完美工藝品是不可行的,所以我認為模塊的獨自測試應該是適可而止,測試的重點要和客戶的期望吻合。
1.先說模塊測試,既然是適可而止,當然決定權就在自己手里,比如圍繞邊界值條件設計測試數據,時間緊張的情況下就采用更大范圍的分組,減少執行測試用例的次數,然后一些按照常規考慮必定要測試的東西,象非空項驗證什么的,為保證大的流程沒問題,這些非致命的問題就暫時不去考慮;
2.理論上講,回歸測試是要對整個軟件系統全面的測試,但系統改動這么頻繁,要求每做一個小改動就全部測試,哪里都不可能。但是測試人員也要對開發人員的改動涉及到的范圍有一定認識,這樣我們就可以只選取那些可能造成影響的模塊來進行回歸,在回歸的時候,重點也是業務流程,看模塊之間的調用和數據傳遞是否出現問題,按照測試理論就是“樁模塊和驅動模塊的關系問題”。另外,如果僅僅是改動了某個模塊的頁面元素之類問題,那我回歸的時候其它模塊甚至不用去考慮。
3.說個原則:測試人員要相信自己。測試理論遠遠不夠完善,對實際測試活動的指導也只是大方向上的,自己總結出來的辦法,實踐證明效率高,就是你自己的理論,所以在測試領域里,要敢于對項目經理說:你沒有我懂。只是要注意加強溝通,虛心請教開發人員,減少測試的盲目性。
測試時注意點:
1. 測試環境與開發環境應該獨立開來
2. 能實時拿到最新版本的代碼
本人缺點:1.太過浮躁,急于求成2.對這個行業的了解不夠深入
接下來要做的事情:
1. 從多方面了解測試行業
2. 確定自己的方向
3. 多學習
4. 不要太過于浮躁,先沉下去才能浮起來
今天是八月份的第一天,可以對七月份進行總結了.七月份不怎么忙,主要還是學習也配置管理方面的知識,目前是只有一個初步的認識.還有待結合公司產品以及一些配置管理知識多進行實踐,才能有所提高.七月份的工作心情很不好,因為要轉正了,給的工資不高.轉正當天又因為看網頁被老板罰款.大大降低了我的工作積極性.曾經還一度想再找找別的工作.但是給自己定了個方向,要走測試這條路,至少得先有一年工作經驗,我忍下來了.繼續我的工作.經常在工作到一半時,很迷茫,不知道要測試哪里了.今天突然明白,是因為沒有寫測試用例的原因,幾事預則立不預則廢.沒有很好的一個工作規則,當然在工作時會覺得很迷茫.我應該去改變我的工作思路跟方法,才能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