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習慣:
細節一:在電腦旁放上幾盆植物,傳說仙人掌可以有效地吸收輻射,但是會扎到人,而且有沒效果也沒科學根據,不推薦;其實只要是綠色植物就可以,植物可以讓你多點氧氣,保持頭腦清醒。
細節二:操作電腦時最好在顯示屏上安一塊電腦專用濾色板以減輕輻射的危害,室內不要放置閑雜金屬物品,以免形成電磁波的再次發射。使用電腦時,要調整好屏幕的亮度,一般來說,屏幕亮度越大,電磁輻射越強,反之越小。不過,也不能調得太暗,以免因亮度太小而影響效果,且易造成眼睛疲勞。
細節三:對于生活緊張而忙碌的人群來說,消除疲勞,抵御電腦輻射最簡單的辦法就是在每天上午喝2至3杯的薄荷茶,吃一個橘子。喝薄荷茶是最值得推崇的提神方式,近來被美國《健身》雜志推薦為健康飲品。據最近的研究報道,薄荷可以防止痙攣、放松肌肉、減輕肌肉僵硬與疼痛感。而薄荷茶可以刺激食物在消化道內的運動,幫助消化,尤其適合腸胃不適或是吃了太過油膩的食物后飲用。工作在電腦前的上班族,當感到精神不濟時應喝杯清涼的薄荷茶,這有利于提神醒腦、緩解壓力。另外,由于薄荷具有一種獨特的芳香,將薄荷茶拿來漱口或飲用,不僅能齒頰留香、口氣清新,還可以消除牙齦腫痛。
細節四:應盡可能使用新購買的電腦,一般不要使用舊電腦,舊電腦的輻射一般較厲害,在同距離、同類機型的條件下,一般是新電腦的1-2倍。
細節五:電腦擺放位置很重要。盡量別讓屏幕的背面朝著有人的地方,因為電腦輻射最強的是背面,其次為左右兩側,屏幕的正面反而輻射最弱。以能看清楚字為準,至少也要50厘米到75厘米的距離,這樣可以減少電磁輻射的傷害。
細節六:注意室內通風,科學研究證實,電腦的熒屏能產生一種叫溴化二苯并呋喃的致癌物質。所以,放置電腦的房間最好能安裝換氣扇,倘若沒有,上網時尤其要注意通風。尤其是大的辦公環境,空氣質量很重要。
細節七:注意酌情多吃一些胡蘿卜、豆芽、西紅柿、瘦肉、動物肝等富含維生素A、C和蛋白質的食物,經常喝些薄荷茶,多吃水果和蔬菜,同時可以的話,盡量多吃點粗糧,比如:紅薯,玉米,等等。
細節八:經常在電腦前工作的人常會覺得眼睛干澀疼痛,所以,在電腦桌上放幾支香蕉很有必要,香蕉中的鉀可幫助人體排出多余的鹽分,讓身體達到鉀鈉平衡,緩解眼睛的不適癥狀。此外,香蕉中含有大量的β胡蘿卜素,當人體缺乏這種物質時,眼睛就會變得疼痛、干澀、眼珠無光、失水少神,多吃香蕉不僅可減輕這些癥狀,還可在一定程度上緩解眼睛疲勞,避免眼睛過早衰老.
細節九:空閑的時候滴點眼藥水,或起身走動走動,男同事就利用抽煙的機會出去換換氣,女同事就利用撲妝的空擋出去洗洗臉,當時還可以多泡茶,多喝水,多上廁所.不要一坐就一天。
不良習慣:
1、IT人普遍視力低(近視戴眼鏡)
2、...普遍身體素質差(體重偏瘦)
3、...普遍缺乏勞動力(不愛做家務)
4、...普遍不喜歡運動(不愛出門、游玩)
5、...普遍坐骨神經、脊椎不好(坐的時間過長)
6、...普遍思維方式比較怪異(抽象空間太廣泛,把不可能變成可能)
7、...普遍心高氣熬(自以為可以引導未來世界的發展)
8、...普遍生活沒有規律(經常熬夜)
9、...普遍手不離煙(從每天6顆變成10顆甚至一盒)
10、...普遍喜歡獨處(把自己關在屋子里沒有截止的玩游戲)
11、自卑又自傲
以上所說并不是每個IT人都有的,請大家看看自己符合幾條。符合的太多就要注意了,沒有寫全的大家補上。
posted @
2009-04-09 09:24 冬天出走的豬 閱讀(268) |
評論 (0) |
編輯 收藏
4.4用ref的屬性指定依賴的3種模式
(1) 用local屬性指定
如果一個Bean與被參考引用的Bean在同一個XML文件中而且被參考引用的Bean是用id來命名的,那么就可以使用ref的local屬性.這樣會使XML
解釋器更早地在XML文檔解釋時,驗證Bean的id.local屬性的值必須與被參考引用的Bean的id屬性一致
4.5 Bean自動裝配的5種模式
(1)使用byName模式
byName模式指的就是通過Bean的屬性名字進行自動裝配。在Spring的配置文檔XML中,查找一個與將要裝配的屬性同名字的Bean.
在配置文檔中,有一個id為HelloWorld的Bean被設置為通過byName自動裝配,Helloworld.java包含一個date變量,Spring就會查找一個叫
做date的Bean定義,然后用它來設置date屬性。
****HelloWorld*****
package com.gc.action;
import java.util.Date;
public class HelloWorld{
private String msg=null;
private Date date=null;
public void setMsg(String msg){
this.msg=msg;
}
public String getMsg(){
return this.msg;
}
public void setDate(Date date){
this.date=date;
}
public Date getDate(){
return this.date;
}
}
配置文檔config.xml
<?xml version="1.0" encoding="UTF-8"?>
<!DOCTYPE beans PUBLIC "-//SPRING//DTD BEAN/EN"
"http://www.springframework.org/dtd/spring-beans.dtd">
<beans>
<bean id="HelloWorld" class="com.gc.action.HelloWorld" autowire="byName">
<property name="msg">
<value>HelloWorld</value>
</property>
</bean>
<bean id="date" class="java.util.Date"/>
<beans>
(2)使用ByType模式
byType模式指的就是如果XML中正好有一個與類型一樣的Bean,就自動裝配這個屬性。如果有多于一個這樣的Bean,就拋出一個異常,指出可
能不能對那個Bean使用byType的自動裝配。
在配置文檔中,有一個id為HelloWorld的Bean被設置為通過byType自動裝配,Helloworld.java包含一個date變量,Spring就會查找一個類
型為date的Bean定義,然后用它來設置date屬性。
****HelloWorld*****
同上
配置文檔config.xml
<?xml version="1.0" encoding="UTF-8"?>
<!DOCTYPE beans PUBLIC "-//SPRING//DTD BEAN/EN"
"http://www.springframework.org/dtd/spring-beans.dtd">
<beans>
<bean id="HelloWorld" class="com.gc.action.HelloWorld" autowire="byType">
<property name="msg">
<value>HelloWorld</value>
</property>
</bean>
<bean id="date" class="java.util.Date"/>
<beans>
(3)使用constructor模式
constructor模式指的就是根據構造函數的參數進行自動裝配。在配置文檔中,有一個id為HelloWorld的Bean被設置為通過constructor自動
裝配,HelloWorld.java包含一個構造函數方法,spring就會根據構造函數的參數查找合適類型的Bean定義,然后用它來設置購置函數的參數的
值。
****HelloWorld*****
package com.gc.action;
import java.util.Date;
public class HelloWorld{
private String msg=null;
private Date date=null;
public HelloWorld(Date date)
this.date=date;
}
public void setMsg(String msg){
this.msg=msg;
}
public String getMsg(){
return this.msg;
}
public void setDate(Date date){
this.date=date;
}
public Date getDate(){
return this.date;
}
}
配置文檔config.xml
<?xml version="1.0" encoding="UTF-8"?>
<!DOCTYPE beans PUBLIC "-//SPRING//DTD BEAN/EN"
"http://www.springframework.org/dtd/spring-beans.dtd">
<beans>
<bean id="HelloWorld" class="com.gc.action.HelloWorld" autowire="constructor">
<property name="msg">
<value>HelloWorld</value>
</property>
</bean>
<bean id="date" class="java.util.Date"/>
<beans>
(4)autodetect模式指的就是通過對Bean檢查類的內部來選擇constructor或byType.如果先找到constructor就用constructor;如果沒有
constructor,而找到byType,就用byType.
****HelloWorld****
同上(3)
配置文件config.xml
autowire="autodetect"
(5)no模式指的就是不使用自動裝配。
****HelloWorld****
同上(3)
配置文件config.xml
autowire="no"
小結:對于大型的應用,不鼓勵使用自動裝配,因為它去除了參考依賴的透明性和清晰性。有了自動裝配后,可以減少開發人員的輸入問題,但
是卻使開發人員很難看出Bean的每個屬性都是否設定完成。
完成
4.6 Bean依賴檢查的4種模式
就像自動裝配功能一樣,依賴檢查能夠分別對每一個Bean應用或取消應用。默認的是不檢查依賴關系。使用Bean元素的dependency-check屬性
來指定Bean定義的依賴檢查共有4種模式:simple.object.all.none
借助依賴檢查來實現查看Bean的每個屬性是否都設定完成的功能
(1)使用simple模式
simple模式指的是對基本類型,字符串和集合進行依賴檢查。
<?xml version="1.0" encoding="UTF-8"?>
<!DOCTYPE beans PUBLIC "-//SPRING//DTD BEAN/EN"
"http://www.springframework.org/dtd/spring-beans.dtd">
<beans>
<bean id="HelloWorld" class="com.gc.action.HelloWorld" autowire="autodetect" dependency-check="simple">
</bean>
<bean id="date" class="java.util.Date"/>
</beans>
(2)使用object模式
object模式指的是對依賴對象進行依賴檢查.
<?xml version="1.0" encoding="UTF-8"?>
<!DOCTYPE beans PUBLIC "-//SPRING//DTD BEAN/EN"
"http://www.springframework.org/dtd/spring-beans.dtd">
<beans>
<bean id="HelloWorld" class="com.gc.action.HelloWorld" autowire="autodetect" dependency-check="object">
</bean>
<bean id="date" class="java.util.Date"/>
</beans>
(3)使用all模式
all模式的是對全部屬性進行依賴檢查
<?xml version="1.0" encoding="UTF-8"?>
<!DOCTYPE beans PUBLIC "-//SPRING//DTD BEAN/EN"
"http://www.springframework.org/dtd/spring-beans.dtd">
<beans>
<bean id="HelloWorld" class="com.gc.action.HelloWorld" autowire="autodetect" dependency-check="all">
</bean>
<bean id="date" class="java.util.Date"/>
</beans>
(4)使用none模式
none模式指的是不進行依賴檢查
<?xml version="1.0" encoding="UTF-8"?>
<!DOCTYPE beans PUBLIC "-//SPRING//DTD BEAN/EN"
"http://www.springframework.org/dtd/spring-beans.dtd">
<beans>
<bean id="HelloWorld" class="com.gc.action.HelloWorld" autowire="autodetect" dependency-check="none">
</bean>
<bean id="date" class="java.util.Date"/>
</beans>
小結:一般情況下,依賴檢查和自動裝配結合使用。當開發人員想看Bean的每個屬性是否都設定完成的時候,依賴檢查的作用顯得更大。當依
賴檢查和自動裝配結合使用時,依賴檢查會在自動裝配完后發生。當Bean的屬性都有默認的值,或者不需要對Bean的屬性是否都被設置到Bean
上檢查時,依賴檢查的作用就不是很大了,
4.7 集合的注入方式
(1).List
****HelloWorld****
package com.gc.action;
public class HelloWorld{
private List msg=null;
public void setMsg(List msg){
this.msg=msg;
}
public List getMsg(){
return this.msg;
}
}
配置文檔
<beans>
<bean id="HelloWorld" class=com.gc.action.HelloWorld">
<property name="msg">
<list>
<value>gf</value>
<value>gd</value>
<value>HelloWorld</value>
</list>
</property>
<beans>
(2).Set
****HelloWorld****
package com.gc.action;
public class HelloWorld{
private Set msg=null;
public void setMsg(Set msg){
this.msg=msg;
}
public Set getMsg(){
return this.msg;
}
}
配置文檔
<beans>
<bean id="HelloWorld" class=com.gc.action.HelloWorld">
<property name="msg">
<set>
<value>gf</value>
<value>gd</value>
<value>HelloWorld</value>
</set>
</property>
<beans>
(3).Map
****HelloWorld****
package com.gc.action;
public class HelloWorld{
private Map msg=null;
public void setMsg(Map msg){
this.msg=msg;
}
public Map getMsg(){
return this.msg;
}
}
配置文檔
<beans>
<bean id="HelloWorld" class=com.gc.action.HelloWorld">
<property name="msg">
<Map>
<entry key="gf">
<value>HelloWorld</value>
</entry>
<entry key="gd">
<value>HelloWorld</value>
</entry>
</Map>
</property>
<beans>
(4).Properties
****HelloWorld****
package com.gc.action;
public class HelloWorld{
private Properties msg=null;
public void setMsg(Properties msg){
this.msg=msg;
}
public Properties getMsg(){
return this.msg;
}
}
配置文檔
<beans>
<bean id="HelloWorld" class=com.gc.action.HelloWorld">
<property name="msg">
<props>
<prop key="gf">HelloWorld</prop>
<prop key="gd">HelloWorld</prop>
</props>
</property>
<beans>
小結:對于List.set.Map和Properties來說都是類似的,就是都要把要注入的信息注入到集合中去,然后在把集合注入到相關的Bean中.
posted @
2007-12-25 15:12 冬天出走的豬 閱讀(1025) |
評論 (0) |
編輯 收藏
原文出處:http://blog.csdn.net/song_liu/archive/2007/08/29/1763424.aspx
小時聽到關于工程師性格的故事都來自科學家,比如好奇壺蓋為什么會動的瓦特,做了好幾百次實驗的愛迪生,都有點一根筋的單純。自從工業革命以來,人類社會里面多了一個對技術文明貢獻最大的人群,工程師。據說人類物質文明的80%
是由3000多個歷史上的重要的科學家和工程師們貢獻的。現在工程師人數眾多,遍及世界各個工業國,默默無聞地改變著我們的社會。這個人群的相似之處太多,以至于甚至把全世界的工程師們算為一個特殊的民族,工作的特點決定了他們價值觀與個性的相似之處。總的來說,這是個外冷內熱,還保有男孩本性的一群人,擁有一技之長不僅保證了他們穩定的生活,還可以維持他們的男孩本性。不過誰也不知到他們心理的夢想是什么,說出來了肯定嚇人一跳。
以下我是對一些國內工程師性格的體會:
價值觀
- 對生活的一般看法:追求簡單,安定,可控制的生活,但對家庭生活的責任持消極態度
- 草根本性,反對政治和專制
- 希望得到平等和公正的對待
- 對技術高手的名聲比對錢看中,僅在覺得受到不公正待遇時才對錢敏感
- 相信一分耕耘,一分收獲
- 將技術視為立身之本,是自己的價值體現
- 將技術視為自身的資產,有時不愿意共享
- 不喜歡理念的東西,認為不如技術來的實在
情感
- 渴望被尊重,雖然有一顆自愿孤獨的心
- 羨慕口才好的人,但對夸張會感到不舒服
- 愛憎分明,一般不主動控制自己的情感,對自己的情感敏感,但對別人的情感體察力差
- 受到傷害時,容易把自己想象為受害者
- 與人溝通在乎是否談得來,不愿意妥協,就是妥協了也很容易被看出來
- 認為妥協是某種意義的背叛自己
- 一半以上是自我為中心的人,偶爾會有家庭影響的小資情緒
- 多半不喜歡文藝,因此沒有演講的情緒感染力,但寫東西文采可能非常不錯
- 喜歡說到做到,做不到,寧可不說,覺得自己欺騙別人的時候犯罪感強烈
理性與技術
- 線性思維的相信者,而且容易傾向于一因一果論
- 對技術的因果有先天的興趣,對技術的崇拜來自于對天才的崇拜,技術的背后是人的思想
- 喜歡機械,電子,軟件等一些似乎改變了世界的東西,因此對汽車,播放器,搜索引擎長期抱有興趣
- 最大的理想:成為某種技術的專家或大拿
- 對于理性的看法:心底里認為,自然科學和技術是有嚴謹邏輯的,一般對社會科學不感興趣
- 數理思維能力強,但綜合思維能力弱,有時會因為對語境的理解障礙導致低級錯誤.
性格
- 多數不重視外表,尤其是頭發,從頭發可以辨認出80%的工程師
- 研發類工程師,受工作性格的影響,凡事容易較真,有時會比較過分
- 和老婆的關系:近乎母子關系
- 換工作:三十歲之前,換工作很隨性,情緒化,不做太多發展的思考,不是很有計劃,三十歲之后,比較追求穩定
商業與管理
- 對于商業的看法:商業世界混亂而復雜,因此他們有道德上的潔癖
- 對前途的看法:沒有長遠的計劃,容易受情境影響
- 對于宣傳和市場的看法:"忽悠"
- 商業人士一般更喜歡面對面的交流,商業人士相信的是全息理解世界的方式,工程師性格的人在面對面時(尤其是和女人打交道)多半羞澀,但在網絡上反而比較活躍,尤其在匿名的情況下有安全感
- 對管理學的看法:炒作概念,浪費時間
- 對管理者的看法:"當官的"
posted @
2007-09-04 10:55 冬天出走的豬 閱讀(326) |
評論 (0) |
編輯 收藏
新的一年做的最有意義的第一件事就是學習了“時間管理”。之所以想起來學習一下時間管理,是因為在過去的一年中自己迷失了目標,浪費了許多的好時光;因此痛定思痛,決定在這一年中利用好所有自己的時間,實現自己年度目標。
一、 為什么要進行時間管理?
時間是財富!想想吧,如果你每天都收到86400美元,而要求你每天必須把它用完,那你會如何運用?天下真有如此的好事?事實上,有。那就是時間。我們每個人每天都有86400秒進帳,合理的利用他們,你就可以創造財富,愛情,成功,健康等。人生最寶貴的兩項資產,一項是頭腦,一項是時間。無論你做什么事情,即使不用腦子,也要花費時間。因此,管理時間的水平高低,會決定你事業和生活的成敗。每個星期有168 個小時,其中56 個小時在睡眠中度過,21 個小時在吃飯和休息中度過,剩下的91 個小時則由你來決定做什么——每天13 個小時。如何根據你的價值觀和目標管理時間,是一項重要的技巧。它使你能控制生活,善用時間,朝自己的方向前進,而不致在忙亂中迷失方向。
二、 我為什么浪費時間?
原因很多,有主觀的原因,也有客觀的原因。主觀原因是一個人浪費時間的根源,因此我們看一下主觀原因:
(1)做事目標不明確;
(2)作風拖拉;
(3)缺乏優先順序,抓不住重點;
(4)過于注重細節;
(5)做事有頭無尾;
(6)沒有條理,不簡潔,簡單事情復雜化;
(7)事必親躬,不懂得授權;
(8)不會拒絕別人的請求;
(9)消極思考。
三、時間管理的十大關鍵
(一)時間管理第一大關鍵是設立明確的目標;成功等于目標,時間管理的目的是讓你在最短時間內實現更多你想要實現的目標; 你必須把今年度4到10個目標寫出來,找出一個核心目標,并依次排列重要性,然后依照你的目標設定一些詳細的計劃,你的關鍵就是依照計劃進行。
(二)第二個時間管理的關鍵是你要列一張總清單,把今年所要做的每一件事情都列出來,并進行目標切割;1. 年度目標切割成季度目標,列出清單,每一季度要做哪一些事情;2. 季度目標切割成月目標,并在每月初重新再列一遍,碰到有突發事件而更改目標的情形便及時調整過來;3. 每一個星期天,把下周要完成的每件事列出來;4. 每天晚上把第二天要做的事情列出來。
(三)第三個時間管理的關鍵是20:80定律;用你80%的時間來做20%最重要的事情,因此你一定要了解,對你來說,哪些事情是最重要的,是最有生產力的。談到時間管理,有所謂緊急的事情、重要的事情,然而到底應做哪些事情? 當然第一個要做的一定是緊急又重要的事情,通常這些都是一些突發困擾,一些災難,一些迫不及待要解決的問題。當你天天處理這些事情時,表示你時間管理并不理想。成功者花最多時間在做最重要,可是不緊急的事情,這些都是所謂的高生產力的事情。然而一般人都是做緊急但不重要的事。你必須學會如何把重要的事情變得很緊急,這時你就會立刻開始做高生產力的事情了。
(四)第四個時間管理的關鍵就是每天至少要有半小時到1小時的不被干擾時間;假如你能有一個小時完全不受任何人干擾,自己關在自己的房間里面,思考一些事情,或是做一些你認為最重要的事情。這一個小時可以抵過你一天的工作效率,甚至有時候這一小時比你三天工作的效率還要好。
(五)第五個時間管理的關鍵是要和你的價值觀相吻合,不可以互相矛盾;你一定要確立你個人的價值觀,假如價值觀不明確,你就很難知道什么對你最重要,當你價值觀不明確,時間分配一定不好。時間管理的重點不在管理時間,而在于如何分配時間。你永遠沒有時間做每件事,但你永遠有時間做對你來說最重要的事。
(六)第六個時間管理關鍵:每一分鐘每一秒做最有效率的事情;你必須思考一下要做好一份工作,到底哪幾件事情是對你最有效率的,列下來,分配時間做它做好。(始終直瞄靶心--績效<=>晉升)
(七)第七個時間管理的關鍵要充分地授權;列出你目前生活中所有覺得可以授權的事情,把它們寫下來,然后開始找人授權,找適當的人來授權,這樣效率會比較好。
(八)第八個時間管理的關鍵:同一類的事情最好一次把它做完;假如你在做紙上作業,那段時間都做紙上作業;假如你是在思考,用一段時間只作思考;打電話的話,最好把電話累積到某一時間一次把它打完。當你重復做一件事情時,你會熟能生巧,效率一定會提高。
(九)第九個時間管理的關鍵:做好時間日志;你花了多少時間在哪些事情,把它詳細地記錄下來,每天從刷牙開始,洗澡,早上穿衣花了多少時間,早上搭車的時間,早上出去拜訪客戶的時間,把每天花的時間一一記錄下來,做了哪些事,你會發現浪費了哪些時間。當你找到浪費時間的根源,你才有辦法改變。
(十)第十個時間管理的關鍵:時間大于金錢,用你的金錢去換取別人的成功經驗,一定要跟頂尖人士學習;千萬要仔細選擇,你所接觸的對象,因為這會節省你很多時間,假設與一個成功者在一起,他花了四十年時間成功,你跟十個這樣的人一起,你是不是就濃縮了四百年的經驗?
四、時間管理的一些理論
第一個是“6點優先工作制”,就是要求每天全力以赴做6件最重要的事。這個方法是咨詢大師艾維利提出的價值2.5萬美元的時間管理方法;第二個是帕累托原則,其核心內容是生活中80%的結果幾乎是源于20%的活動,即二八理論。根據這一原則,我們應該首先完成那些緊急又重要的工作,其次是重要而非緊急的任務,再次是緊急而非重要的工作,最后是那些既不重要也不緊急的工作。掌握這一點很重要,它可以決定你今晚是看電影還是去寫一個報告。第三個理論是莫法特休息法,也就是不要長時間的做同一種工作,而是要經常的做不同內容的工作,保持精神上的興奮點,進行主動的調劑和放松。第四個是麥肯錫30秒電梯理論,據說麥肯錫曾經丟掉過一個客戶,原因是這個客戶董事長在電梯里碰到了麥肯錫的項目經理,要求他談談項目的結果,可憐的項目經理沒有在電梯運行的短短30秒內把結果說清楚。后來麥肯錫就要求員工要表達清楚,直奔主題,凡事要歸納在3條以內。這就是30秒電梯理論,或者電梯演講。
posted @
2007-08-17 16:55 冬天出走的豬 閱讀(299) |
評論 (1) |
編輯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