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apok

          垃圾桶,嘿嘿,我藏的這么深你們還能找到啊,真牛!

            BlogJava :: 首頁 :: 新隨筆 :: 聯系 :: 聚合  :: 管理 ::
            455 隨筆 :: 0 文章 :: 76 評論 :: 0 Trackbacks
          "漸減定價法"的定義:
          如:
          至20件 每件20美元
          20件以上 每件19美元
          100件以上 每件18美元
          按正常尺度,客戶買20件時每件付20美元,共付400美元。客戶買21件,每件都付19美元,總共付399美元。買的多反而付錢少些。
          用漸減定價,20件產品的總價也是20美元,但若客戶買21件,該系統對前20件每件收400美元,最后一件收19美元,總共收419美元。


          我覺得這個“漸減定價法”更具科學性、更符合常理,但我們平時都是采用簡單的定價法。
          如客戶要定購101個物料A:
          如果采用“正常法”:

          物料    數量 單價 小計
          A 101    18 1818
          合計: 1818



          如果采用“漸減定價法”方式,那么在操作上要如何實現:
          在下訂單時,客戶定101個物料,在輸入數量后是不是要根據不同的價格段生成多條明細如下:
          物料 數量 單價 小計
          A 20 20 400
          A 80 19 1520
          A 1 18 18
          合計: 1938

          從這個就可以看出來,1938與1818差價還是蠻大的。
          我咨詢了一位高手:認為這樣的方式不合理,因為對于客戶方來說,他們不方便處理同一個料的不同的價格。對于客戶,一次采購,一個物料應該是一個價比較好,這樣會比較方便計算成本。
          就算存在同一料的不同價格,也應該是不同的批號,比如同一個料A,使用合同定價17塊購買1000件后,客戶還想要,但合同的可用數量已經沒有了,客戶就只能按正常價購買1000個20塊的,那么,這種情況下,A料會在訂單中出現兩條明細,但客戶要處理的話,會把這2000個分為兩批貨處理。
          而上面的那種,感覺上是完全沒有必要了。因此考慮采用“平均價格”
          我們應該采用平均價格:(400+1520+18)/ 101 =19.19
          所以訂單上顯示:
          物料 數量 單價 小計
          A 101    19.19 1938.19
          合計: 1938.19

          這個采用平均價后的合計1938.19與上面的1938差不多。

          系統應該提供"正常法"與"漸減法",讓客戶進行設置。

          我的疑問是:
            你覺得“漸減法”是否有科學性,是否應該采用?
            如果采用"漸減法",那么,您建議采用什么方式比較好?
          主站蜘蛛池模板: 长武县| 冷水江市| 大英县| 巨野县| 墨脱县| 大石桥市| 衢州市| 建平县| 木兰县| 西青区| 甘泉县| 罗甸县| 上饶县| 拉孜县| 东阳市| 吉木乃县| 锡林浩特市| 富源县| 资中县| 阿尔山市| 绵阳市| 门头沟区| 县级市| 丰都县| 大兴区| 嵊泗县| 沂南县| 宜川县| 基隆市| 清流县| 松滋市| 景泰县| 汾阳市| 长岭县| 原平市| 抚松县| 河曲县| 广河县| 广昌县| 固阳县| 柳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