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項目進展的不是很順利,公司采用的開發模式是臺北工程師和北京工程師合作來進行開發,中間交流溝通顯的特別重要。系統分析文件是由臺北分析師寫的,暫且不說項目涉及的專業名詞令人費解,就單單是密密麻麻的繁體中文和某些分析師自以為簡單明了的各種各樣的表格就足以讓人頭痛;暫且不說分析師寫的文件表述是否清晰詳細,是否漏洞百出,就單單是某些分析師習慣性無下限的跳轉,一個簡單的說明能跳轉至四五個分析文件,足以讓人惱火。
這些分析文件上存在的問題如果那邊有一個level比較high的SD合作開發的話也好解決,但事實往往背道而馳。那邊SD的不積極配合使開發陷入一個尷尬的境地,進度緩慢,質量低下,返工率增加,一直在不停的修改。SD不積極配合表現在:當你和他交流問題時半天不說一句話,說上一句也是前言不搭后語,答非所問的那種,這樣嚴重的挫傷了開發人員的積極性,問題得不到解決,朦朦朧朧,會產生一種抵觸感。長期下去,消極的情緒會使人失去成就感,對工作開始厭惡。
對于這些問題,公司應該協調好,使責任明確,SA盡量把分析文件寫的清晰些,SD除了做程序設計以外一定要和對方開發人員保持高效的溝通;做為開發人員當遇到問題時把問題整理下來,然后發送郵件或Jira留言給相關SD或SA,等待他們的回復就可以了,靠責任管理比較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