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待更好更穩(wěn)定的開源FrameWork的出現(xiàn),讓我們一起努力吧!  
          日歷
          <2025年5月>
          27282930123
          45678910
          11121314151617
          18192021222324
          25262728293031
          1234567
          統(tǒng)計
          • 隨筆 - 78
          • 文章 - 1
          • 評論 - 29
          • 引用 - 0

          導航

          常用鏈接

          留言簿(1)

          隨筆分類

          隨筆檔案(42)

          文章檔案(37)

          相冊

          搜索

          •  

          積分與排名

          • 積分 - 45271
          • 排名 - 1064

          最新隨筆

          最新評論

          閱讀排行榜

          評論排行榜

           

          上海小吃特點是品種繁多,兼具南北風味,制作精細。而街頭小吃更是勝在應(yīng)節(jié)適令,因時更變,供應(yīng)方便靈活。可惜一度風靡上海各區(qū)的各類露天經(jīng)典小吃由于種種原因逐漸退出了上海的街頭巷尾。在這里僅是回味下當年的美味和那份可口的心情。

          1.“包腳布“

          所謂“包腳布“,就是雞蛋餅夾油條,里面再加甜蜜醬抑或辣椒醬,適量的榨菜,香菜,包起來象舊時的鉛筆盒一樣。曾幾何時,在喧鬧的清晨,等著公交車上班的或是剛跳完子夜舞,打完通宵麻將的,都會駐足在“包腳布“攤前,要上這可口鮮美的經(jīng)典小吃。多年后肯德基推出XX肉卷時,我不禁驚呼“洋人也會盜版!!”

          2.鍋貼

          那個傳說已不復(fù)再來,曾經(jīng)有二個少年,一口氣各吃了一斤就是十兩!我,就是其中一個。在四川長春路的那家小吃店早已倒閉,可是他的香菇鍋貼卻讓我至今口水洶涌。不過就算是普通鍋貼也是口感堅嫩交錯,入口鮮美實質(zhì)。每次回上海首選之食非鍋貼也!

          3.油墩子

          將調(diào)稀的面糊,用勺舀少許倒入既定的橢圓形鐵模勺中,隨即放上帶有蔥花和鹽的蘿卜絲,再復(fù)以面糊,舉勺下入油鍋永,至呈現(xiàn)黃褐色時取出,涼透可食,脆香有味。多少年來一直流行。路人腹肌眼饞,可隨見隨買,在路上邊走邊吃,別有一番風味。曾是上海的街頭小吃中最受女生歡迎之一。

          4.小籠

          本為上海郊區(qū)南翔鎮(zhèn)的傳統(tǒng)名點,素負盛名。因其形態(tài)小巧,皮薄呈半透明狀,以特制的小竹籠蒸熟,故稱“小籠包”。市內(nèi)也有兩家制作小籠包著名的店家。一家是豫園商城內(nèi)的南翔饅頭店,另一家是西藏路延安路口的古猗園點心店。我還是習慣稱豫園為城隍廟的,每每叫到“去城隍廟吃小籠啦!”

          5.生煎

          粗粗地掰一掰手指頭,上海灘的生煎饅頭店少說也有幾百家,比STARBUCKS的咖啡店要壯觀多了。金燦燦的,皮薄如紙,卻薄而不破,互不粘連,肉餡是用剁碎的豬肉,加上醬油、蔥姜末、花椒面、香油調(diào)制成的。用半發(fā)酵面包餡,排放平底鍋內(nèi),用油煎,噴水若干次即熟。當年和我歲數(shù)幾同的小伙計往往攔住猴急的我,原來還要最后撒上芝麻。底部金黃、硬香帶脆,饅身白色,軟而松,肉餡鮮嫩稍帶汁,咬嚼時更有芝麻及蔥的香味。

          6.陽春面

          又稱光面。面條韌糯滑爽,其中蝦米軟而鮮美,蔥油香郁四溢。記得幼時等候公交車久久不來,母親常常以到家門口給我買碗陽春面為由,讓我破涕為笑。曾幾何時,這經(jīng)濟實惠,隨處可見,開胃可口的經(jīng)典上海傳統(tǒng)面竟慢慢的被日式面食給取代,令我扼腕不已!可笑的是在日本許多鬼子都吵著要嘗嘗上海的傳統(tǒng)面條!

          7.臭豆腐干

          油炸臭豆腐干!多見學校工作單位出口處。臭豆腐干一般不十分咸,帶有鮮味,入油鍋后,外脆內(nèi)軟,撒上少許辣糊,十分鮮香可口。放學時分,經(jīng)常陪著心儀的女同學買吃這種食物。如今聽聞街頭也偶見賣,往往是供不應(yīng)求。

          8.油豆腐粉絲湯

          街頭小吃一般是簡單,快捷的完美體現(xiàn)。而這粉絲湯卻是首開慢食之鼻祖。如同那細細長長的粉絲,話題也是滔滔不絕,更有那油豆腐的塊塊嚼頭,可以趁機回避話題抑或思慮對答。搬開一條長凳,和朋友擠著坐下,不會兒熱騰騰的油豆腐粉絲湯一上來,一瞬間就感覺到這個冬天不太冷。

          9.酒釀圓子(甜酒釀)

          滾包糯米粉的小圓子與酒釀同煮而成。酒釀味濃甜潤,圓子較糯,餡甜香。10多年前常常在新村小區(qū)里像唱山歌般的叫賣。生意真的很火紅,而且很經(jīng)得起放,其甜酸酥軟可比元祖蛋糕。

          10.茶葉蛋

          是上海人一看就看得出來。十個有九個愛吃茶葉蛋!自家更是會有各自的密制訣竅。而當年在上海火車站及各大公園處的老婆婆的茶葉蛋真的是難以忘懷,先是遠遠的聞香而近,沾著函汁,一口,二口,我一般三口就完事。有過紀錄,一頓食了12個,用食而不用吃,可見當時的慘烈程度。

          當然另外還有不讓以上的經(jīng)典街頭小吃。大餅,油條,脆麻花,燒麥,糍飯團,麻球,糖糕,開口笑,麻餅,豆腐花,梨膏糖,奶油五香豆,小紹興雞粥,排骨年糕,蟹殼黃,烤山芋……上海的街頭小吃怎能用只字片句講的完呢。


           



          posted on 2007-12-18 15:48 BlueSky_itwangxinli 閱讀(281) 評論(0)  編輯  收藏

          只有注冊用戶登錄后才能發(fā)表評論。


          網(wǎng)站導航:
           
           
          Copyright © BlueSky_itwangxinli Powered by: 博客園 模板提供:滬江博客
          主站蜘蛛池模板: 栾城县| 通山县| 晋中市| 阜宁县| 定日县| 米泉市| 土默特右旗| 拉萨市| 宕昌县| 上栗县| 河南省| 宁城县| 旅游| 玛曲县| 昭平县| 濮阳市| 留坝县| 永顺县| 孝义市| 永福县| 荣成市| 牙克石市| 湾仔区| 巴东县| 依兰县| 泽普县| 嵊州市| 西乌珠穆沁旗| 屏南县| 姚安县| 定边县| 福州市| 大冶市| 隆化县| 遂昌县| 高淳县| 澜沧| 岳普湖县| 清河县| 建平县| 河东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