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歸去來兮,回歸本源 ——評孫衛(wèi)琴新作《Java面向對象編程》
歸去來兮,回歸本源
|
|
——評孫衛(wèi)琴新作《Java面向對象編程》
|
|
|
|
拿到孫衛(wèi)琴老師的近作《Java面向對象編程》,一眼就被它的封面吸引了,一反技術類圖書嚴肅有余,活潑不足的常態(tài),換以一種非常清新的視覺享受。或許因為孫衛(wèi)琴是一位女性技術作家吧,她挑選的這個封面風格猶如她一貫的行文風格,清新淡雅,讀之令人愉悅。 如果單純從這本書的目錄看來,似乎沒有多少新意,顯得非常“純樸”,幾乎沒有眼下大家追捧的N多潮流技術和時髦語言,沒有讓人眼暈的框架,沒有讓人恐懼的英文縮寫術語,擺在我眼前的全是Java編程最核心的東西。我知道,孫衛(wèi)琴是一名非常嚴謹?shù)募夹g專家,不能算作多產(chǎn),至今也就出版了四本著作,全部都是在電子工業(yè)出版社出版的。2004年的《Tomcat與JavaWeb開發(fā)技術詳解》,借助最適合學習的WebServer Tomcat,幫助讀者從零開始,能夠編寫基于Web的程序,這對于一個初學者來說,就是最好的開端了,因為有了Web的實戰(zhàn)成果,就算是在Java開發(fā)中入門了。同年,又出版了《精通Struts:基于MVC的JavaWeb設計與開發(fā)》,為大家剖析了當下最流行和高效的Struts框架,應該是對她上一本書在技術上的提升。到2005年,孫衛(wèi)琴又結合輕量級架構Hiber鄄nate技術,專門針對Java持久化開發(fā)技術編著了《精通Hibernate:Java對象持久化技術詳解》。孫衛(wèi)琴是一位很有心的作者,能夠體會Java學習者的心理,特別是剛剛跨入這個領域的初學者,如果要在紛繁復雜的Java叢林中不迷路,必須得有短平快的成果來激勵自己,不能一開始就是復雜的框架,就是深邃的面向對象思想,就是讓人頭皮發(fā)麻的關于輕量級和重量級問題的辨析。 回過頭來說《Java面向對象編程》,就是在介紹了這些對實際項目開發(fā)非常有幫助的技術之后,把她這些年來對Java的領悟,從最基礎、最核心的層面,借助Java語言這個工具,來表達她對于面向對象編程這個程序員最關心,也最難以吃透的問題,用她一貫平實、清新的語言娓娓道來。孫衛(wèi)琴在她的一篇關于為何寫作本書的文章中,曾表白本書是想幫助讀者“看清Java萬花筒的本質,從復雜的表象中尋找普遍的規(guī)律,深刻理解Java的核心思想”。說到根上,無論是何種架構、何種技術、何種項目,都是由代碼組成,編碼的內涵就是編程思想,現(xiàn)在再也沒有人討論關于結構體和面向對象的差異了,也沒有人再對面向對象思想的質疑了,因為大家都達成共識了。然后,你可以問你身邊的程序員,看看有幾個人是真正明白了面向對象的思想內核了,可是大家在聊到Java技術的時候,幾乎沒有人不能口若懸河,談上三天不帶重樣的技術術語,因為,在這個時代里,大家都善于“忽悠”了。 我寫這篇文章便是想對孫衛(wèi)琴的這本《Java面向對象編程》喝一聲彩。這本書你可以把它當工具書查閱,因為它里面的技術很全面,案例非常典型;你也可以把它當作經(jīng)典的教科書來讀,它完全可以帶領你探索Java面向對象編程世界的精髓。無論你是從零開始的“檻外人”,還是在看了無數(shù)時髦的著作之后,想重新梳理腦中糾結不清的編程思緒的“檻內人”,都可以在本書的閱讀中得以返樸歸真,重新思考程序該怎么寫。而這,正是程序員的身家大事,立身之本。 |
posted on 2006-08-21 17:38 XiaoLi 閱讀(1685) 評論(3) 編輯 收藏 所屬分類: Oth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