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連看了幾場中歐女子乒乓球對抗賽,對歐洲女隊鮑羅斯的反手拉球在這次系列比賽中的運用效果印象頗深。盡管原來也見過她的拉球,感覺很有一些男子運動員的味道,但每當與中國人對抗,由于對中國運動員的節奏適應不好,其力量和速度都難以發揮,能用上的時候也很少。
仔細觀察鮑羅斯的反手拉球,大致上主要用于以下三種情況:一是反手位的第一板上手,二是正手變反手位時,三是反手位的機會比較好時。而這三種球也恰恰是中國運動員,特別是水平不高的運動員常感到很別扭的球。
中國隊的打法歷來講究積極主動,體現在打法上的最明顯特征就是突出正手單面進攻的使用率和殺傷力。曾有一段時間,歐洲人在比較清楚地把握了中國人的慣性套路后,以接發球“晃撇”反手底線長球和“調右壓左”,從正手突破的戰術,一度使中國隊陷入非常被動的境地,常常令中國隊“撥”不出手來,難以形成有效的正手單面攻,造成失利。所以,無論是橫板快攻還是弧圈打法,在訓練過程中,掌握一板比較高質量的反手拉是非常有必要的,可以為發揮正手的殺傷力創造更多的機會。
談橫板反手拉球,不能不說一說它的基本要領。常有業余愛好者問,正手拉球時,一腳在前,一腳在后,那么反手拉球時,是否需要進行重心交換呢?可以說,其基本的道理是差不多的。但反手拉球由于受到身體解剖結構的限制,不能像正手拉球時過于側向的站位,一般要接近于兩腳的平行,只要能夠完成基本的重心交換即可。在拉球引拍時,也不能像正手拉一樣有很大的幅度,適當地把肘關節抬起來一點,以增加手臂的發力距離,這是與正手拉本質的區別;在接觸球的一瞬間,重心往上撥,盡可能向前發力,以使球體現足夠的向前質量。
在練習和運用反手拉球過程中,要注意,作為具有中國人特點打法的運動員,其進攻和上手的指導思想都應建立在正手的基礎上,再運用反手,千萬不能形成左來左打,右來右打的打法風格,有失積極意義,畢竟正手和反手的殺傷力是不同的,這也是中國隊在長期的實踐中摸索的打法風格的成功經驗之一。但作為輔助技術手段,鮑羅斯反手拉球的運用和所產生的效果是值得我們借鑒和學習的。
仔細觀察鮑羅斯的反手拉球,大致上主要用于以下三種情況:一是反手位的第一板上手,二是正手變反手位時,三是反手位的機會比較好時。而這三種球也恰恰是中國運動員,特別是水平不高的運動員常感到很別扭的球。
中國隊的打法歷來講究積極主動,體現在打法上的最明顯特征就是突出正手單面進攻的使用率和殺傷力。曾有一段時間,歐洲人在比較清楚地把握了中國人的慣性套路后,以接發球“晃撇”反手底線長球和“調右壓左”,從正手突破的戰術,一度使中國隊陷入非常被動的境地,常常令中國隊“撥”不出手來,難以形成有效的正手單面攻,造成失利。所以,無論是橫板快攻還是弧圈打法,在訓練過程中,掌握一板比較高質量的反手拉是非常有必要的,可以為發揮正手的殺傷力創造更多的機會。
談橫板反手拉球,不能不說一說它的基本要領。常有業余愛好者問,正手拉球時,一腳在前,一腳在后,那么反手拉球時,是否需要進行重心交換呢?可以說,其基本的道理是差不多的。但反手拉球由于受到身體解剖結構的限制,不能像正手拉球時過于側向的站位,一般要接近于兩腳的平行,只要能夠完成基本的重心交換即可。在拉球引拍時,也不能像正手拉一樣有很大的幅度,適當地把肘關節抬起來一點,以增加手臂的發力距離,這是與正手拉本質的區別;在接觸球的一瞬間,重心往上撥,盡可能向前發力,以使球體現足夠的向前質量。
在練習和運用反手拉球過程中,要注意,作為具有中國人特點打法的運動員,其進攻和上手的指導思想都應建立在正手的基礎上,再運用反手,千萬不能形成左來左打,右來右打的打法風格,有失積極意義,畢竟正手和反手的殺傷力是不同的,這也是中國隊在長期的實踐中摸索的打法風格的成功經驗之一。但作為輔助技術手段,鮑羅斯反手拉球的運用和所產生的效果是值得我們借鑒和學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