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ojing's technology space

          Knowledge is power
          posts - 27, comments - 3, trackbacks - 0, articles - 0
            BlogJava :: 首頁 ::  :: 聯系 :: 聚合  :: 管理

          直率聽上去是一種美好的品德,然而如果不注意區分實際情況,直率可能會成為一把傷人害己的“雙刃劍”!

          1.直率是關于說話的問題

            公司曾有一位人力資源經理是從傳統行業轉過來的,有一次她跟我說:“程序員真有意思,他們全都是一根腸子通到底,大腦不會轉彎!”

          還真是這樣的,估計沒有哪個行業的人員像程序員這樣,具有同樣的鮮明的性格特征:直率。

          直率很容易理解,其實就是一個關于說話的問題,準確的說這是一個關于說還是不說、以及說多少的問題。 過于直率的人,在說話方面往往有兩個特征:

            (1)想到什么說什么

            這是一個說還是不說的問題。顯然,不是什么東西都可以隨時隨地的說,或者對任何人說。可是對于過于直率的人而言,想到了就要說出來,就像俗話所說的:“嘴上沒有把門的”,不管好話壞話,不區分場合,不論說話對象是誰,心里想著什么,嘴里馬上就出來了。如果是好聽話還好,皆大歡喜;如果是讓人難堪的話,那就會傷害了別人了。如果是在公眾場合讓人難堪,人家可能會記住你一輩子。

            (2) 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這是一個說多少的問題。“知無不言、言無不盡”毛主席老人家曾大力倡導的,這在討論具體事情時無疑大有幫助,可是如果作為一種品格,在中國國情(文化氛圍)下,還是不宜提倡。話并不是說得越多越好,說得越多,錯的機會就會越多,反倒容易被人家抓住弱點或把柄。俗話說:“逢人只說三分話”,對一個項目經理而言,更應是如此。

           

            在情緒方面,過于直率的人,往往不能很好的掌控自己,在說話時容易顯得消極或沖動。

            (1) 消極型

            言語顯示出消極的態度,例如給人潑冷水。給項目組成員安排工作時,我最怕聽到兩種話,一種是說“這個我不干了”,還有就是說“ 我不想干這個”,每次聽到這兩句話,心里就覺得涼颼颼的,雖然不爽,但作為團隊的核心,我只能選擇耐心的分析和開導。如果項目經理也以消極的方式來應對,整個團隊的士氣將會愛到打擊。

            (2)沖動型

            雖然人人知道“沖動是魔鬼”,但魔鬼不是那么容易掌控的,人難免有時會說出沖動的話來,以直率著稱的程序員更是如此。沖動的主要表現是言辭激烈固執、情緒激動,一旦過頭就會變成人身攻擊。我經常看到程序員與項目經理討論問題,后來爭論不休,項目經理被迫使用自己的職位權力,強制執行,但這樣可能會導致矛盾激化,搞不好程序員就會拂袖而去:“我不干了!”

           

            無論是消極還是沖動,這都是職場的大忌。這些外在的情緒,在領導的眼中,就是體現出了一個人的工作態度,而在職場上,態度決定一切。對于領導而言,沒有積極、合作的態度,就意味著你不能為我所用,那留你何用?! 

           

          2.直率的悖論

            對于直率的人有很多有意思的詞語,好聽一點的比如“直性子”、“直來直去”、“心直口快”、“快人快語”、“率性而為”,不好聽的如“口無遮攔”、“大嘴巴”、“一根筋”、甚至“缺心眼”。可見在要不要直率這個問題上,中國人真的過得很矛盾、很痛苦,有時甚至無所適從。“說,還是不說,這是個問題”。長此以往,對于修養不夠的人,造成人格分裂的傾向也不足為奇。

            (1)書上提倡直率,現實鼓勵含蓄

            其實好像沒有哪本書正兒八經的告訴我們做人要直率,那為什么很多人眼里直率是一種美德呢?我想這是從小到大的教科書對我們潛移默化的結果。書上教育我們世界上主要有兩種人:好人和壞人。好人多是直率的人,他們流芳青史,而壞人多是陰險狡詐之徒,他們遺臭萬年。對比之下,我們當然想做直率的人了,光明正大,而且要直率太簡單了,人人都做到,做的過程中還很爽。

            另一方面,中國人的含蓄又是出了名的。中國是一個講人情的社會,什么東西最重要?人情和面子。一個成熟的人不會當面傷害別人的感情,不太好的事情喜歡用暗示,以免傷了面子。 不但說話,連中國的詩歌、中國的醫學、中國人談戀愛,也是含蓄的、有點模糊的不清的。

            (2)覺得直率好,卻很少有人喜歡別人對自己直率

          假如做一個調查,你是喜歡別人直率,還是含蓄,我相信大部分會選擇直率。當別人含蓄的時候,我們會催著讓他“有什么話直接說”,等別人說了,如果事情難辦,心里又可能犯嘀咕,“這人說話也太直接了,連退一步的余地也沒有了”。

            其實我們很少有人希望別人每件事情都對自己直來直去,試想一下,當別人當面揭露我們的缺點時,我們會是什么樣的心情?與此相對照的是,我們又希望自己對別人直來直去的時候,別人會高興的接納,這可真是奇怪的事情。

            (3) 網上“直率”,現實中彬彬有禮

            有些人在網上非常的“直率”,直率到了一不高興隨時罵娘的地步,罵了又怎么樣,反正見不著你。我相信在現實生活中,他們大部分都是講道理有禮節之人,因為在現實中,我從來沒有碰到像網上那么多人動不動就爆粗口、罵娘,祖宗十八代什么都可以罵。這樣的人,有人格分裂傾向。一個人格完整健全的人,應該是一個不管什么場合都言行一致的人。

            (4)表面直率,心里打算盤

            在中國什么類型電視劇最熱?我想無非是武俠劇、宮廷劇、歷史劇,這些電視劇無一不充斥著人與人之間勾心斗角的故事。有一位偉人說:“與人斗,其樂無窮”,試想一個什么都藏不住的人,與人斗,還不被別人玩死啊?因此,無恥的政客們不論心里面打著多壞的算盤,表面上也得笑著,一副給人家交了老底了樣子,好叫別人不要防著。當然,職場中還沒有這么夸張,那是因為我們沒有那大的利益需要去爭斗,但中國人長期受這種文化的熏陶,表里不一的人到處都是。

            上面這些所謂的“悖論”只為了引起大家的思考,對于直率是好是壞這樣的問題,并沒有標準答案。但凡事過猶不及,過于直率無疑不但會傷害別人,最后也會反過來傷害到自己。

           

          3.直來直去傷人害己

            直率這種性格聽上去還不錯,顯得一個人光明正大,無所畏懼。有些人在自我介紹時候會說:“我這個人就是個直腸子”,言語之間還透著一些小小的得意。

          很多人將直率視為一種美德。美德應當是對別人對自己都有好處的事情,可是“直率”并不是這樣,如果把握不了度,可能反而會傷人害己而不自知。

            (1)傷人

            要說直率傷人,相信人人都懂,很多人還會有切身的體會。國人最講面子,一旦面子被傷,很難挽回,正所謂“刀傷易痊,舌傷難愈”。武俠小說中江湖中人,為什么整天打打殺殺的?直率就是一個重要的原因,那些人個個都是直率之人,又不講禮節,經常出言不遜,一言不合,就兵刃相見。好在祖先教我們注意禮節,用禮節約束我們的言語和行為,社會就會和諧多了。

            有一次我收到一個程序員的辭職申請,讓我奇怪的是,這名程序員一向工作踏實,為什么突然辭職呢?跟他談過之后,這才明白原因很簡單,就是因為項目經理多次批評他“怎么這么簡單的事情都做不好”,而他認為事情并不簡單,是項目經理不了解實際情況。但他不想解釋,因為他的自尊心被傷害了,不想再待在這里工作。我又找項目經理溝通,項目經理說這是無心之言,只怪現在的員工太脆弱。最后的結果就是員工離職了,項目進度也受到一定的影響。試想,如果項目經理在說話的時候更加注意措辭,怎么會有這樣的結果呢?

            (2)害己

            還記得《三國演義》中的楊修是怎么死的嗎?楊修有過人之才,總是能看穿曹操的意圖,然后得意洋洋的告訴別人,最后被曹操以擾亂軍心的罪名處死。在歷史上,許許多多的忠臣最后都沒有好下場,因為他們往往是剛直之輩,言語傷了領導的面子,而領導一旦報復,后果是很可怕的。

            直率就像沒有成熟的柿子一樣,好看不好吃。現實中,只聽說過因為直率吃大虧,沒有聽說過誰因為直率升職加薪,不是這樣的嗎?一個管不住自己嘴巴的人,小則在團隊中難以與人和諧相處,大則可能會得罪客戶、甚至泄露公司機密,這樣的人,領導怎么敢委以重任呢?

            一個人能力很強,卻因為說話的問題而吃虧,那實在不劃算。技術的成長需要日積月累,而一句未經思考的話就有可能毀掉你在公司的前程。因此在把話說出去之前,我們應該多思考,三思而后言,避免犯下言語上的低級錯誤,后悔莫及。 

           

          4.三思而后言

            在計算機中,我們常用IPO(輸入-處理-輸出)圖來描述一個過程或一個功能模塊的設計,其實人說話也是一個輸入-處理-輸出的過程。首先我們接收到信息,比如別人說的話、文件、任務指令或其它外部事件,然后大腦對這些信息進行處理、思考,決定要說什么,最后嘴巴將大腦思考的結果輸出,也就是說話了。

          人與人之間說話的過程,主要區別就在于大腦思考處理這個環節。過于直率從某種程度來說,是一種有失理智的行為,因為他沒有經過“理智”的思考,全憑個人的直覺反應來應對外部事件。

            (1) 兩種說話模型

            根據人們說話的“輸入-處理-輸出”過程的不同,可以將說話的分為直率型和謹慎型兩種方式。

            對于直率型的說話方式,其主要特征是思考問題的方式比較簡單,只是根據大腦的直覺做出反應,得到結論,然后直截了當的將結論輸出(說出來),而且往往是一個輸入對就對應一個輸出,整個過程看上去就像一根“直腸子”,如下圖所示:

           

          圖1 直率型說話模型

            這個圖讓人不禁想起了巴浦洛夫的條件反射理論,顯然直率型的人在說話方面沒有充分利用人的思維能力,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

            而謹慎型的人,他們的思考過程比較復雜,在直覺反應之后,還要經過大腦的分析總結,在說話之前要判斷是否可以說,因為除了說之外,他們還可以選擇沉默。另外與直率型不同的是,他們往往多個輸入對應一個輸出,這意味著他們說之前要聽對方把話說完,而不是匆匆忙忙下結論。

           

          圖2 謹慎型說話模型

           

            兩種方式比較如下表所示:

          環節

          直率型

          謹慎型

          說明

          點評

          說明

          點評

          輸入

          每個輸入一個輸出

          快人快語

          多個相關輸入一起處理

          把話聽完,察言觀色,結合事件背景,邊聽邊看邊想

          處理

          直覺反應→結論,缺乏思考與分析的過程

          說話不經過大腦

          多了思考分析的過程,同時話說還有判斷是否可說

          說前要思考,嘴巴多了一個把門的

          輸出

          每個輸入一個輸出

          直腸子

          多個輸入,一個輸出(必要時沉默)

          心有城府

           

            (2)三思而后言

            從上面的模型可以看到,謹慎型的人主要特征是說話理智,真正做到了三思而后言。說話一定要經考大腦思考,沒有思考,我們就如同一個被自己的性格的直覺控制的牽線木偶。因此,當我們與人交流時,務必要時時思考說什么以及怎么說的問題。

          • 說什么

          說什么就是要判斷我們想說的內容可不可以說。說話不能逞一時之快,千萬不可說極端的話。還有就是要學會察言觀色,學會從事件的背景、對方面的性格、臉色、手勢等“輸入”信息來揣測對方意圖,從而做出合適的反應。

          • 怎么說

            這是說話方式的問題。要注意對事不對人,看透不說透,立場要客觀,不能偏激,好話可以直接說,不好的話要委婉的說。其實程序員直率一點,尚無大礙,因為程序員最重要的事情就是高效地寫出合格的代碼,即使你傷害了你和經理,他一般也不會計較;但對項目經理而言,溝通是其最重要的工作,他需要與各方、代表不同利益的人打交道,如果想到什么說什么,不但會被人家認為膚淺,而且你的底牌、你的真實想法全在人家的掌握之中,無論是在處理內部沖突的時候,還是與客戶談判的時候,都會陷入被動的境地。“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這話雖然“逆耳”,但是“利于行”啊。

           

            養成思考的習慣,剛開始可能會很不適應,覺得很累,但只要堅持,久而久之,就會習慣成自然,用大腦管住嘴巴。

            當然慎言也不能過度,否則可能會造成膽怯,什么都不敢說,反而不利于問題的解決。把握好度,不要走向反面,好與壞之間往往只隔著一層紙。

            需要說明的是,本人也絕不不是什么說話的高手,我對自己的要求不高,就是盡量照顧別人的感受,不捅漏子!當然即使是這個看上去簡單的要求,也必須要改掉過于直率的毛病,凡事三思而后言!

           

          5.守住真我

            (1)直率也有可取之處

            三思而后言,并不是要將直率一棒子打死。之所以要避免過于直率,是為了避免傷害別人和自己受傷,而不是要把自己藏得很深以進行利益的爭斗,更不是要去算計別人,記住這個出發點。

          因此該直率的時候還是要直率,否則就容易變成虛偽。比如在討論技術問題時,就應該暢所欲言,讓別人準確了解你的想法,注意就事論事、不搞人身攻擊就可以了。在分配工作時也是這樣,應該力求清晰明確。再比如,項目遭遇危機的時候,有什么想法要全盤說出來,就算只是頭腦風暴也有價值。如果這時候還在考慮要直率還是委婉的說,那就好比一個人都快餓暈了,還在考慮是要吃米飯還是面包一樣。在生活中,也有需要直率處理的問題,比如談戀愛,如果總是含蓄,始終不感說出“我愛你”三個字,說不定你的心上人就要飛了。 

            (2) 真我永存

            周星馳在《喜劇之王》中有一句臺詞:“其實我并不是一個直率的人,我只是個演員!”說出這句話,多少有些無奈,誰不想過恣意縱橫的生活呢?每個人都是生活這個舞臺上的演員,需要涂脂抹粉,甚至要戴上面具,不然容易傷到別人,或為別人所傷。但這并不意味著要泯滅真我,因為真我就如“挪威的森林”一樣,別人無法觸碰得到,但永遠存在于我們的內心深處。

            有人說,直率的人生活更加真實、更有個性,如果人人都像演員,便那豈不人人都失了性格?其實性格是一種內在的秉性,并不會因為你管住了自己的嘴巴就沒有了性格,難道含蓄和委婉的人就沒有了性格嗎?我們說話做事應該以原則為導向,而不是被性格所牽引和控制,只要你內心有自己的原則,你就是一個性格的人。

            不要過于直率,但也不要走向了另外一個極端。如果心機太深,或者虛情假意,那就變成了虛偽和狡詐,沒有人會愿意與這樣的人交往,因為他們的行為是不友好的,已經脫離了善的范疇。只要心存善念,真我就會永存。


          轉自:http://www.cnblogs.com/watsonyin/archive/2012/12/12/2814200.html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大荔县| 崇明县| 清河县| 黑龙江省| 万载县| 峨眉山市| 舒兰市| 饶河县| 城固县| 渭南市| 澄江县| 万全县| 靖江市| 乌兰察布市| 隆昌县| 井冈山市| 崇仁县| 商河县| 固安县| 依安县| 南涧| 游戏| 田东县| 潞城市| 工布江达县| 高安市| 阿克苏市| 莱西市| 顺义区| 霍邱县| 德庆县| 尼玛县| 鄂托克前旗| 百色市| 大关县| 盐亭县| 新兴县| 临武县| 仙游县| 巴林左旗| 交口县|